一种可调阻力的汽车空气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48767发布日期:2023-12-30 03:00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阻力的汽车空气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空气减震器,具体为一种可调阻力的汽车空气减震器。


背景技术:

1、空气弹簧减振器是一门比较新的技术,应用虽然还不太普遍,却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隔振方案,现已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并在一些工程隔振中被采用,空气弹簧是一种帘线增强的橡胶囊,内充压缩空气,利用气体的可压缩性起弹簧作用的减振橡胶制品,有长枕式、葫芦式和隔膜式等类型。汽车上采用的空气弹簧可以大致分为自由膜式、混合式、袖筒式和囊式空气弹簧,其橡胶囊结构与无内胎轮胎相似,由内胶层(气密层)、外胶层、帘布增强层及钢丝圈组成。

2、空气弹簧减震器在进行工作时,一般通过内部的压缩空气对活塞杆进行缓冲工作,但空气弹簧减震器内部的压缩空气一般为定量设置,在进行使用时,只能进行定量缓冲工作,导致空气弹簧减震器在功能性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可调阻力的汽车空气减震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阻力的汽车空气减震器,有效的解决了空气弹簧减震器在进行工作时,一般通过内部的压缩空气对活塞杆进行缓冲工作,但空气弹簧减震器内部的压缩空气一般为定量设置,在进行使用时,只能进行定量缓冲工作,导致空气弹簧减震器在功能性较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阻力的汽车空气减震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呈连通设置,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块,所述活塞杆的上部设置有上支座,所述上支座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二空腔的内部设置有支杆,所述第二空腔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块,所述支杆的外侧面螺接有螺接帽,所述支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环。

3、优选的,所述上支座的内部设置有缓冲簧,所述缓冲簧的另一端与第一壳体的上部相连,所述上支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呈套接型设置。

4、优选的,所述移动架包括固定块,所述第二密封块固定连接在固定块的上部,所述固定块的底部设置有锥形架,所述锥形架和固定块与支杆呈套接型设置。

5、优选的,所述支杆的外侧面均匀开设有螺接槽,所述螺接帽通过螺接槽与支杆相螺接。

6、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底部设置有螺接头,所述螺接头的外侧面螺接有定位帽。

7、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右侧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内侧与第一空腔呈连通设置。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当该装置在进行使用时,通过向第一空腔的内部输送气压,通过连通设置的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使得气压储存在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的内部,气压在输送至,通过设置有第一密封块与第二密封块,可对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的内部进行密封工作,使得气压输送至第一空腔内部时,第一密封块会带动活塞杆进行向上移动工作;

10、2.通过设置有固定块,可对第二密封块的位置进行限定,通过设置有锥形架,使得螺接帽在拧动时,锥形架更好的对固定块的位置进行调节工作,以使得固定块更好的带动第二密封块进行升降工作;

11、3.通过螺接帽的转动对移动架的位置进行调节工作,从而对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内部的阻力进行调节工作,且通过设置有第一连接环与第二连接环,可辅助该装置更好的与车体进行连接工作,从而有效的对该装置进行安装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阻力的汽车空气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0),所述第一壳体(1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11),所述第一壳体(1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空腔(12),所述第一空腔(11)与第二空腔(12)呈连通设置,所述第一空腔(11)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杆(13),所述活塞杆(1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块(14),所述活塞杆(13)的上部设置有上支座(15),所述上支座(15)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环(16),所述第二空腔(12)的内部设置有支杆(17),所述第二空腔(12)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架(18),所述移动架(18)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块(19),所述支杆(17)的外侧面螺接有螺接帽(20),所述支杆(17)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环(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阻力的汽车空气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座(15)的内部设置有缓冲簧(150),所述缓冲簧(150)的另一端与第一壳体(10)的上部相连,所述上支座(15)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壳体(151),所述第二壳体(151)与第一壳体(10)呈套接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阻力的汽车空气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18)包括固定块(180),所述第二密封块(19)固定连接在固定块(180)的上部,所述固定块(180)的底部设置有锥形架(181),所述锥形架(181)和固定块(180)与支杆(17)呈套接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阻力的汽车空气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17)的外侧面均匀开设有螺接槽,所述螺接帽(20)通过螺接槽与支杆(17)相螺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阻力的汽车空气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底部设置有螺接头,所述螺接头的外侧面螺接有定位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阻力的汽车空气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的右侧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内侧与第一空腔(11)呈连通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空气减震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调阻力的汽车空气减震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呈连通设置,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块,所述活塞杆的上部设置有上支座,所述上支座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二空腔的内部设置有支杆,所述第二空腔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块,本新型方案可对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内部的阻力进行调节工作,且通过设置有第一连接环与第二连接环,可辅助该装置更好的与车体进行连接工作,从而有效的对该装置进行安装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朱壮,朱文豪,汪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拓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