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楼板管道防渗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06788发布日期:2024-02-02 21:36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穿楼板管道防渗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施工,尤其涉及一种穿楼板管道防渗漏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给排水系统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室内给排水工程在整体的建筑工程中所占比例不大,但是对施工质量的要求很高,尤其是管道与楼板接口处,若是封堵的不彻底,在水的长期作用下就会发生渗漏,造成楼板结构的破坏,存在安全隐患。

2、目前传统的施工做法是采用普通水泥砂浆对管道与楼板接口处进行封堵,但是由于砂浆属于刚性材料,对管壁的附着效果差,无法与楼板边缘和管道产生很好的粘结效果,造成管道周边混凝土浇筑不密,封堵效果差,容易造成渗水的问题。

3、因此,亟需一种穿楼板管道防渗漏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楼板管道防渗漏结构,以解决管道与楼板接口处封堵不密实,封堵效果差,易造成渗水的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穿楼板管道防渗漏结构,管道穿设于楼板的穿孔内,所述穿楼板管道防渗漏结构包括浇筑层、粘合层、挡水台和吊模;

4、所述吊模开设有与所述管道的外径尺寸相适配的缺口,所述吊模通过所述缺口套设于所述管道,且所述吊模的顶面与所述楼板的底面抵接,所述吊模、所述楼板的穿孔内壁和所述管道的外壁围合形成浇筑间隙;

5、浇筑层,填充封堵于所述浇筑间隙内;

6、挡水台,凸出于所述楼板上表面,并围设于所述管道的外壁周向;

7、粘合层,所述管道的外壁和所述浇筑层的内壁之间、以及所述管道的外壁和所述挡水台的内壁之间均设置有所述粘合层。

8、作为优选,所述浇筑层包括第一浇筑层和第二浇筑层,所述第一浇筑层位于所述浇筑间隙的底部,所述第二浇筑层位于所述第一浇筑层上方,且所述第二浇筑层的顶面与所述楼板的顶面平齐。

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浇筑层和所述第二浇筑层均由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形成,所述微膨胀细石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高于所述楼板所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浇筑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二浇筑层的厚度相等。

11、作为优选,所述挡水台与所述楼板的交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

12、作为优选,所述挡水台的上表面与所述管道交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

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挡水台的外壁和所述楼板的上表面之间的密封胶;和/或,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挡水台的上表面与所述管道之间的密封胶。

14、作为优选,所述吊模包括模板单元和紧固单元,所述模板单元开设有所述缺口,所述紧固单元设置于所述模板单元底面,将所述模板单元顶紧于所述楼板的底面。

15、作为优选,所述挡水台相对所述楼板上表面的凸出高度不小于200mm。

16、作为优选,所述粘合层为掺有粘合剂的防水涂料。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穿楼板管道防渗漏结构,通过浇筑层将楼板和管道间的浇筑间隙封堵,防止水从浇筑间隙中渗漏,也可通过浇筑层的粘合作用将管道的位置固定,防止管道晃动;在管道的外壁设置有粘合层,可以提高浇筑层对管道壁的附着力,使管道与楼板连接的更加牢固,提高防渗效果;通过凸出于楼板上表面,沿管道的外壁周向设置挡水台,挡水台的内表面与粘合层紧密贴合,可提高与管道外壁的附着力,起到阻水的作用,防止水流至管道外壁,沿管道外壁和挡水台间渗漏至楼板中,由此实现了管道与楼板接口处封堵密实,且封堵效果好,不会发生水的渗漏现象。之外,为了便于浇筑层施工,防止浇筑层中的物料从浇筑间隙中渗漏,通过吊模与楼板的下表面抵接,对浇筑间隙的下端进行封堵,避免浇筑层中的物料发生渗漏。



技术特征:

1.一种穿楼板管道防渗漏结构,管道(200)穿设于楼板(100)的穿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楼板管道防渗漏结构包括浇筑层(1)、粘合层(2)、挡水台(3)和吊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楼板管道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层(1)包括第一浇筑层(11)和第二浇筑层(12),所述第一浇筑层(11)位于所述浇筑间隙的底部,所述第二浇筑层(12)位于所述第一浇筑层(11)上方,且所述第二浇筑层(12)的顶面与所述楼板(100)的顶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楼板管道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浇筑层(11)和所述第二浇筑层(12)均由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形成,所述微膨胀细石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高于所述楼板(100)所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楼板管道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浇筑层(11)的厚度与所述第二浇筑层(12)的厚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楼板管道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台(3)与所述楼板(100)的交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楼板管道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台(3)的上表面与所述管道(200)的交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楼板管道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结构(5)包括设置于所述挡水台(3)的外壁和所述楼板(100)的上表面之间的密封胶;和/或,所述第二密封结构(6)包括设置于所述挡水台(3)的上表面与所述管道(200)之间的密封胶。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穿楼板管道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模(4)包括模板单元(41)和紧固单元(42),所述模板单元(41)开设有所述缺口,所述紧固单元(42)设置于所述模板单元(41)的底面,用于将所述模板单元(41)顶紧于所述楼板(100)的底面。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穿楼板管道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台(3)相对所述楼板(100)上表面的凸出高度不小于2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穿楼板管道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2)为掺有粘合剂的防水涂料。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穿楼板管道防渗漏结构,包括浇筑层、粘合层、挡水台和吊模。浇筑层将楼板和管道间的浇筑间隙封堵,防止水从浇筑间隙中渗漏;吊模与楼板的下表面抵接,对浇筑间隙的下端进行封堵,避免浇筑层施工时发生物料渗漏;粘合层设置于管道的外壁上,可以提高浇筑层对管道壁的附着力,使管道与楼板连接的更加牢固,提高防渗效果;挡水台凸出于楼板上表面,沿管道的外壁周向设置,且与粘合层紧密贴合,提高与管道外壁的附着力,防止水沿管道外壁和挡水台间渗漏至楼板中,由此实现了管道与楼板接口处的密实封堵,此结构封堵效果好,不会发生水的渗漏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阚义森,刘伟,崔少坤,周华杰,王殿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崇建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1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