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动硬管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71897发布日期:2023-12-30 09:43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动硬管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动,特别涉及一种制动硬管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1、制动硬管作为汽车制动系统中的制动液压传输管路,肩负着将制动主缸建立的液压稳定传导至制动器轮缸进而实现制动的重任。而制动硬管通过单层喇叭口\外螺纹公接头与对手件(如制动主缸、epbi、制动软管及制动硬管双层喇叭口\内螺纹母接头)对接装配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汽车的制动效果及行车安全。

2、而目前市场上制动硬管单层喇叭口与外螺纹公接头结构存在如下问题:

3、如下图1所示,传统的制动硬管单层喇叭口1与外螺纹公接头2配合结构,公接头端面与单层喇叭口端面13配合,端面配合受力面小,制动硬管与对手件拧紧装配过程中,单层喇叭口端面根部垂直受力,单层喇叭口端面根部受力撕裂风险较大,导致存在制动液泄露、制动失效的安全风险;

4、或如公告号为cn207864831u的专利中,通过在制动硬管公接头端面与单层喇叭口端面之间增加垫片来解决单层喇叭口根部撕裂、制动液泄露的问题,但该措施成本高,同时增加制动硬管生产装配及制造难度。

5、可见,目前的制动硬管连接结构仍然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动硬管连接结构,包括:外螺纹接头和管体,所述外螺纹接头的一端设置有抵靠锥面;所述管体包括管段以及凸缘段,所述管段伸入所述外螺纹接头内,所述凸缘段包括依次连接的外翻段、回折段以及内翻段,所述外翻段贴合并完全覆盖所述抵靠锥面,所述外翻段与所述抵靠锥面密封管体与外螺纹接头之间的间隙。

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制动硬管连接结构在外螺纹接头上配置了抵靠锥面,管体上设计了相应形状的外翻段与抵靠锥面相配合并完全覆盖抵靠锥面,外螺纹接头与管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装配时管体不易发生根部撕裂,不易出现漏液的问题,同时该结构无须增加垫片,结构简单,成本低,装配工艺难度小。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回折段的外端伸出至所述外螺纹接头之外。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回折段呈“v”形,所述回折段的拐角为弧形拐角。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管段与所述外翻段之间通过管圆角面过渡连接,所述管圆角面的半径为0.7至1.3mm。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管圆角面为1mm。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外螺纹接头包括内孔面,所述内孔面通过接头圆角面与抵靠锥面连接,所述接头圆角面的半径为1.3mm至1.5mm。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接头圆角面的半径为1.4mm。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管段与所述外翻段之间的夹角为120°至150°。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管段与所述外翻段之间的夹角为135°。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抵靠锥面的粗糙度为3.2。



技术特征:

1.一种制动硬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螺纹接头(3)和管体(4),所述外螺纹接头(3)的一端设置有抵靠锥面(31);所述管体(4)包括管段(41)以及凸缘段,所述管段(41)伸入所述外螺纹接头(3)内,所述凸缘段包括依次连接的外翻段(42)、回折段(43)以及内翻段(44),所述外翻段(42)贴合并完全覆盖所述抵靠锥面(31),所述外翻段(42)与所述抵靠锥面(31)密封管体(4)与外螺纹接头(3)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硬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折段(43)的外端伸出至所述外螺纹接头(3)之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动硬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折段(43)呈“v”形,所述回折段(43)的拐角为弧形拐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硬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段(41)与所述外翻段(42)之间通过管圆角面(4111)过渡连接,所述管圆角面(4111)的半径为0.7至1.3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动硬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圆角面(4111)为1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动硬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接头(3)包括内孔面(32),所述内孔面(32)通过接头圆角面(311)与抵靠锥面(31)连接,所述接头圆角面(311)的半径为1.3mm至1.5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制动硬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圆角面(311)的半径为1.4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硬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段(41)与所述外翻段(42)之间的夹角为120°至15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制动硬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段(41)与所述外翻段(42)之间的夹角为13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硬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锥面(31)的粗糙度为3.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动技术领域,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动硬管连接结构,包括:外螺纹接头和管体,所述外螺纹接头的一端设置有抵靠锥面;所述管体包括管段以及凸缘段,所述管段伸入所述外螺纹接头内,所述凸缘段包括依次连接的外翻段、回折段以及内翻段,所述外翻段贴合并完全覆盖所述抵靠锥面,所述外翻段与所述抵靠锥面密封管体与外螺纹接头之间的间隙。该制动硬管连接结构在外螺纹接头上配置了抵靠锥面,管体上设计了相应形状的外翻段与抵靠锥面相配合并完全覆盖抵靠锥面,外螺纹接头与管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装配时管体不易发生根部撕裂,不易出现漏液的问题,同时该结构无须增加垫片,结构简单,成本低,装配工艺难度小。

技术研发人员:易川,姚文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