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半挂车用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91591发布日期:2024-02-22 20:42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半挂车用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减震,具体为一种新能源半挂车用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被研发出来,并投入使用,包括常见的半挂车,半挂车在进行运输的过程中,大多都是长途运输,现有的半挂车由于载货量大,使用的减震装置多为板簧进行减震,减震效果差,且弹簧板暴露在外,容易被水侵蚀生锈,容易损坏,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减震装置的使用寿命;

2、现有中国专利cn 215334161 u公布了一种新能源半挂车用减震装置,该新能源半挂车用减震装置车厢和货物在重力的作用下晃动,对承重板产生压力,承重板通过滑动部件下压推动部件,推动部件驱使两根推杆在滑孔内滑动,两根推杆带动两个第二磁石运动,由于两个第二磁石分别与两个第一磁石同极性相对,故而第一磁石与第二磁石相斥,在推杆的推力和第一磁石的斥力的作用下,第二磁石带着推杆来回滑动,对震动进行缓冲,改善了减震效果,且此种减震形式包裹在安置筒内,避免了侵蚀,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3、然而上述装置中与承重板连接的滑动部件以及下移部件依然裸露在外界中,其作为连接承重板和减震部件的中间部位,也会因为裸露在外被雨水侵蚀而损坏,进而导致减震装置使用寿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半挂车用减震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半挂车用减震装置,包括底座;

3、固定安装在底座顶部的支撑筒;

4、固定安装在支撑筒左右两侧外壁上安置筒;

5、设置在支撑筒和安置筒内的减震组件;

6、以及设置在减震组件顶部的承重板,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减震部、散热部,所述减震部位于支撑筒和安置筒内,所述散热部位于安置筒的外壁上,所述减震部的外部设置有吹风部。

7、优选的,所述减震部包括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部与承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的底端活动贯穿支撑筒的顶部,所述升降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底部通过销铰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底端通过销铰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内壁滑动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固定安装在支撑筒的底部内壁上,所述滑动板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活动贯穿支撑筒和安置筒的内壁,所述滑动块位于安置筒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远离连接板的一端与安置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的外壁活动套设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顶部与承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套的底部与支撑筒的顶部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散热部包括散热孔、挡雨罩,散热孔位于安置筒的正面和背面外壁上,所述挡雨罩固定安装在安置筒的外壁上,且挡雨罩罩在散热孔上,所述挡雨罩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挡雨板一,所述挡雨罩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挡雨板二。

9、优选的,所述吹风部包括转轴一、转轴二,所述转轴一通过轴承与安置筒的正面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一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啮合有齿条一,所述齿条一的一端与连接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一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扇叶一,所述转轴二通过轴承与安置筒的背面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二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啮合有齿条二,所述齿条二的一端与连接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二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扇叶二。

10、优选的,所述升降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底部与安置筒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的外壁活动套设有光滑套,所述光滑套的内壁与支撑筒的内壁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挡雨板二位于挡雨板一的下方,所述挡雨板二与挡雨板一上下交错分布。

12、优选的,所述齿条一位于齿轮一的下方,所述齿条二位于齿轮二的上方。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半挂车用减震装置。该新能源半挂车用减震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新能源半挂车用减震装置,设置橡胶套对裸露在外的升降杆进行保护,将其余结构均设置在支撑筒和安置筒内,避免雨水对减震部内结构的侵蚀,设置散热孔使得阻尼器工作时散发的热量可以排放到安置筒外,避免大量热量堆积在安置筒内导致阻尼器工作效率下降,设置挡雨罩对散热孔进行遮挡,避免雨水直接从散热孔进入到安置筒内,既实现了减震结构的保护,也可以将减震结构工作时散发的热量排出;

15、(2)、该新能源半挂车用减震装置,连接板在移动时会带动齿条一和齿条二移动,进而带动齿轮一和齿轮二转动,齿轮一和齿轮二带动转轴一、转轴二转动,进而带动扇叶一和扇叶二转动,利用扇叶一和扇叶二加速安置筒内的空气流动,进而提高对阻尼器散热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半挂车用减震装置,包括底座(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半挂车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部(51)包括升降杆(513),所述升降杆(513)的顶部与承重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513)的底端活动贯穿支撑筒(2)的顶部,所述升降杆(5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升降板(512),所述升降板(512)的底部通过销铰接有铰接杆(514),所述铰接杆(514)的底端通过销铰接有滑动板(516),所述滑动板(516)的内壁滑动设置有导轨(515),所述导轨(515)固定安装在支撑筒(2)的底部内壁上,所述滑动板(516)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滑动块(517),所述滑动块(517)活动贯穿支撑筒(2)和安置筒(4)的内壁,所述滑动块(517)位于安置筒(4)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518),所述连接板(518)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阻尼器(519),所述阻尼器(519)远离连接板(518)的一端与安置筒(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513)的外壁活动套设有橡胶套(511),所述橡胶套(511)的顶部与承重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套(511)的底部与支撑筒(2)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半挂车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52)包括散热孔(521)、挡雨罩(522),散热孔(521)位于安置筒(4)的正面和背面外壁上,所述挡雨罩(522)固定安装在安置筒(4)的外壁上,且挡雨罩(522)罩在散热孔(521)上,所述挡雨罩(52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挡雨板一(523),所述挡雨罩(52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挡雨板二(5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半挂车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部(53)包括转轴一(531)、转轴二(537),所述转轴一(531)通过轴承与安置筒(4)的正面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一(53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齿轮一(532),所述齿轮一(532)啮合有齿条一(534),所述齿条一(534)的一端与连接板(518)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一(53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扇叶一(533),所述转轴二(537)通过轴承与安置筒(4)的背面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二(537)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齿轮二(535),所述齿轮二(535)啮合有齿条二(538),所述齿条二(538)的一端与连接板(518)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二(537)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扇叶二(53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半挂车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5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弹簧(7),所述支撑弹簧(7)的底部与安置筒(4)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517)的外壁活动套设有光滑套(6),所述光滑套(6)的内壁与支撑筒(2)的内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半挂车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雨板二(524)位于挡雨板一(523)的下方,所述挡雨板二(524)与挡雨板一(523)上下交错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半挂车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一(534)位于齿轮一(532)的下方,所述齿条二(538)位于齿轮二(535)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汽车减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半挂车用减震装置,包括底座;固定安装在底座顶部的支撑筒;固定安装在支撑筒左右两侧外壁上安置筒;设置在支撑筒和安置筒内的减震组件;以及设置在减震组件顶部的承重板,设置橡胶套对裸露在外的升降杆进行保护,将其余结构均设置在支撑筒和安置筒内,避免雨水对减震部内结构的侵蚀,设置散热孔使得阻尼器工作时散发的热量可以排放到安置筒外,避免大量热量堆积在安置筒内导致阻尼器工作效率下降,设置挡雨罩对散热孔进行遮挡,避免雨水直接从散热孔进入到安置筒内,既实现了减震结构的保护,也可以将减震结构工作时散发的热量排出。

技术研发人员:祁鹏,崔玉国,于清顺,于奕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奥特姆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1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