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感控制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89714发布日期:2024-02-20 21:46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体感控制器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支撑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体感控制器支架。


背景技术:

1、随着虚拟现实硬件的发展,vr以其高沉浸感和交互性特点,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涉及医疗、工业、教育、旅游、游戏、影视等多个领域。其中,高沉浸感通过计算机技术结合vr头盔实现,vr头盔通过头带佩戴在人的眼睛前侧,vr头盔的后侧设有用于头带穿过的头带孔;而与虚拟环境的交互则主要通过手柄进行,但是手柄的交互在视觉上给操作者的感觉不如人手操作真实,因此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将具有手势识别功能的leapmotion(体感控制器)嵌入到vr开发中,以达到将人的手部动作带入模型和虚拟环境中,增强操作的真实感的目的。

2、由于将leap motion(体感控制器)与vr头盔结合使用起步较晚,目前普遍采用是将体感控制器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vr头盔上的连接方式,但是vr头盔使用过程中的发热会导致胶的粘连性降低,体感控制器与vr头盔之间不能保证固定关系,影响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感控制器支架,旨在解决现有的体感控制器与vr头盔采用粘接的固定方式,存在稳定性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体感控制器支架,包括:

3、支撑壳体,其前侧开设有用于容纳体感控制器的容纳腔;所述支撑壳体的后侧壁抵靠在vr头盔的前侧壁上;和

4、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壳体的后侧,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支撑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抵靠在vr头盔的后侧壁上。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个所述连接杆在所述支撑壳体上对称布置。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个所述第一卡块相互背离的一端设有第二卡块;两个所述第二卡块位于头带孔内,分别抵靠在头带孔相对的两侧壁上。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支撑壳体一体成型。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开设有豁槽,所述豁槽贯穿所述支撑壳体的前侧端面。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开设有与体感控制器的开关按钮相对应的操作孔。

11、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体感控制器支架,支撑壳体的前侧开设有容纳腔,体感控制器位于该容纳腔内,支撑壳体的后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背离支撑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卡块,支撑壳体和第一卡块分别抵靠在vr头盔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本申请的体感控制器支架通过支撑壳体和第一卡块的配合夹紧固定在vr头盔上。因此,本申请的体感控制器支架与vr头盔的固定连接方式不受vr头盔发热的影响,保证了体感控制器在vr头盔上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体感控制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感控制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感控制器支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杆在所述支撑壳体上对称布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感控制器支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卡块相互背离的一端设有第二卡块;两个所述第二卡块位于头带孔内,分别抵靠在头带孔相对的两侧壁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感控制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支撑壳体一体成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感控制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开设有豁槽,所述豁槽贯穿所述支撑壳体的前侧端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感控制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开设有与体感控制器的开关按钮相对应的操作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体感控制器支架,属于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壳体和连接杆。支撑壳体的前侧开设有用于容纳体感控制器的容纳腔;支撑壳体的后侧壁抵靠在VR头盔的前侧壁上;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支撑壳体的后侧,连接杆远离支撑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卡块,第一卡块抵靠在VR头盔的后侧壁上。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体感控制器支架,本申请的体感控制器支架通过支撑壳体和第一卡块的配合夹紧固定在VR头盔上。因此,本申请的体感控制器支架与VR头盔的固定连接方式不受VR头盔发热的影响,保证了体感控制器在VR头盔上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成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弘宇飞拓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0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