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效果好的船舶用中间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54037发布日期:2024-03-12 19:30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船舶用中间轴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到船舶中间轴承组件领域,特别是一种冷却效果好的船舶用中间轴承。


背景技术:

1、中间轴承常用于船舶轴系的支承单元,其作用是威力减少轴系扰度而设置的轴系支撑点,他用来承受中间值本身的自重,以及轴系传递转矩时发生变形产生的径向负荷,中间轴承的润滑及散热是由在中间转轴上的甩油盘旋转,利用离心力将甩油盘浸入底部油池的润滑油送至顶部的上轴瓦处,对中间转轴和轴承部位进行散热。

2、由于甩油盘是通过离心作用将底部油池的润滑油送至顶部的上轴瓦处,接收油量有限,低速时离心力不足,无法持续供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的船舶用中间轴承。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却效果好的船舶用中间轴承,包括下轴承座以及与所述下轴承座相匹配的上轴承座,所述上轴承座与所述下轴承座之间设有轴瓦,所述轴瓦中部设有中间转轴,所述下轴承座底部设有油槽,所述油槽上设有冷却装置,所述上轴承座内设有注油斗,所述中间转轴上设有甩油盘,所述上轴承座与所述下轴承座内设有导油腔,所述甩油盘转动时可将所述油槽内的润滑油输送至所述注油斗中;

3、其中,所述甩油盘包括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轴侧设有若干导油板,所述导油板远离所述轴瓦的一侧设有挡板,所述导油板之间设有蓄油室,所述蓄油室与所述导油板之间设有蓄油腔,所述蓄油室朝向所述轴瓦的一侧设有出油口。

4、该中间轴承在使用时,当中间转轴转速相对较高时,底部油槽内经冷却装置冷却后的润滑油在甩油盘与导油腔的配合作用下,蓄油腔携带润滑油输送至注油斗位置,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将润滑油输送至注油斗中,通过轴瓦导油槽将润滑油分配到各润滑部位,实现自给式润滑冷却;当中间转轴转速相对较低时,离心力不足,在蓄油室经过油槽时,润滑油进入到蓄油室,当蓄油室到达注油斗位置时,润滑油从出油口流出,进入到注油斗中,通过轴瓦导油槽将润滑油分配到各润滑部位,实现自给式润滑冷却,如此,保证中间轴承在转速高低转换时,均能向注油斗内供油,对中间轴承持续进行润滑冷却。

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蓄油室远离所述轴瓦的一侧设有进油口。

6、进一步的,所述进油口设于所述蓄油室远离所述固定盘中心轴的一侧,所述出油口设于所述蓄油室靠近所述固定盘中心轴的一侧。

7、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油板呈螺旋状设置。

8、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盘朝向所述轴瓦的一侧设有环槽,所述注油斗上设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延伸至所述环槽内。

9、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上轴承座上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上设有透明盖板。

10、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封板,所述封板上设有弯制冷却管以及支持板。

11、进一步的,所述弯制循冷却管由铜合金管制成。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与现有技术相比,当中间转轴转速相对较高时,底部油槽内经冷却装置冷却后的润滑油在甩油盘与导油腔的配合作用下,蓄油腔携带润滑油输送至注油斗位置,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将润滑油输送至注油斗中,通过轴瓦导油槽将润滑油分配到各润滑部位,实现自给式润滑冷却;当中间转轴转速相对较低时,离心力不足,在蓄油室经过油槽时,润滑油进入到蓄油室,当蓄油室到达注油斗位置时,润滑油从出油口流出,进入到注油斗中,通过轴瓦导油槽将润滑油分配到各润滑部位,实现自给式润滑冷却,如此,保证中间轴承在转速高低转换时,均能向注油斗内供油,对中间轴承持续进行润滑冷却。



技术特征:

1.一种冷却效果好的船舶用中间轴承,包括下轴承座以及与所述下轴承座相匹配的上轴承座,所述上轴承座与所述下轴承座之间设有轴瓦,所述轴瓦中部设有中间转轴,所述下轴承座底部设有油槽,所述油槽上设有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承座内设有注油斗,所述中间转轴上设有甩油盘,所述上轴承座与所述下轴承座内设有导油腔,所述甩油盘转动时可将所述油槽内的润滑油输送至所述注油斗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效果好的船舶用中间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油室远离所述轴瓦的一侧设有进油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效果好的船舶用中间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设于所述蓄油室远离所述固定盘中心轴的一侧,所述出油口设于所述蓄油室靠近所述固定盘中心轴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效果好的船舶用中间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板呈螺旋状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效果好的船舶用中间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朝向所述轴瓦的一侧设有环槽,所述注油斗上设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延伸至所述环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效果好的船舶用中间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承座上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上设有透明盖板。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冷却效果好的船舶用中间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封板,所述封板上设有弯制冷却管以及支持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冷却效果好的船舶用中间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制冷却管由铜合金管制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的船舶用中间轴承,包括下轴承座以及与所述下轴承座相匹配的上轴承座,所述上轴承座与所述下轴承座之间设有轴瓦,所述轴瓦中部设有中间转轴,所述下轴承座底部设有油槽,所述油槽上设有冷却装置,所述上轴承座内设有注油斗,所述中间转轴上设有甩油盘,所述上轴承座与所述下轴承座内设有导油腔;所述甩油盘包括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轴侧设有若干导油板,所述导油板远离所述轴瓦的一侧设有挡板,所述导油板之间设有蓄油室,所述蓄油室与所述导油板之间设有蓄油腔,所述蓄油室朝向所述轴瓦的一侧设有出油口。保证中间轴承在转速高低转换时,均能向注油斗内供油,对中间轴承持续进行润滑冷却。

技术研发人员:崔元桃,张良平,丁小玲,葛亚萍,叶华,邓卫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台船用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6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