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减压阀输出稳压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60965发布日期:2023-12-30 06:31阅读:13来源:国知局
比例减压阀输出稳压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阀门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比例减压阀输出稳压控制结构,属于液压设备制造。


背景技术:

1、比例减压阀属液压控制阀系列,适用于机床、塑机、液压试验机组等设备上。主要用途:是采用节流耗能达到降压的功能,使高压、超高压设备和高压管道内的高压液体通过此阀将高压液体降至负载所需的低压力后排出,使高压系统压力均匀降低。

2、比例减压阀通过比例电磁铁的调节作用,将进口压力减至某一需要的出口压力,以满足某一支路的压力需求,可见其出口压力的稳定尤为重要;比例减压阀在工作时,其控制柱塞被压力油紧紧的与比例电磁铁的推杆顶住,由于比例电磁铁结构特殊,其推杆与衔铁为组合连接结构,故推杆与衔铁的同心度、垂直度和刚度比整体式要差;且衔铁与比例电磁铁的内孔有一定的间隙s,这样衔铁由于重力作用有一面会贴住比例电磁铁的内孔壁面,造成推杆与比例电磁铁的前端螺纹的同心度偏差较大,再加上比例电磁铁的制造误差,造成控制柱塞顶住推杆时,控制柱塞会受到侧向分力f的作用,使得比例减压阀的主阀芯在作动时阻力较大,影响输出压力的稳定性,降低了最大输出压力。

3、因此,现有技术中亟待一种可保证单口输出压力最大化的比例减压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比例减压阀输出稳压控制结构,通过一侧设置垫片来限制控制柱塞的运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比例减压阀单口输出压力无法达到最大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比例减压阀输出稳压控制结构,包括:阀体、阀芯和两个推杆;

3、所述阀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弹簧腔,每个所述弹簧腔内设置有弹簧;所述阀芯可滑动的安装于所述阀体内,且所述阀芯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弹簧腔相接触;

4、所述阀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控制腔,该控制腔内设置有可滑动的控制柱塞;所述阀芯通过端部的所述控制柱塞与两个所述推杆相接触;

5、所述阀芯的端部与所述弹簧之间设置有弹簧垫片,该弹簧垫片上具有对接孔,所述控制柱塞通过该对接孔与所述推杆相接触;

6、其中一侧所述弹簧垫片与其所在所述弹簧腔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阀芯向该侧弹簧腔滑动,该侧所述控制柱塞通过该弹簧垫片抵靠在所述垫片上。

7、如上所述的比例减压阀输出稳压控制结构,其中,所述弹簧垫片上设置有倾斜接触面,所述控制柱塞滑动并通过该倾斜接触面与所述弹簧垫片相接触。

8、如上所述的比例减压阀输出稳压控制结构,其中,所述控制柱塞的端部具有倾斜台阶,所述控制柱塞通过该倾斜台阶与所述倾斜接触面相接触。

9、如上所述的比例减压阀输出稳压控制结构,其中,所述阀体内设置有高压油口和两个工作油口;所述阀芯向左或向右滑动,以使所述高压油口与其中一个所述工作油口相连。

10、如上所述的比例减压阀输出稳压控制结构,其中,所述垫片为环形垫片;所述垫片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弹簧腔的开口上,另一端可与所述弹簧垫片相接触。

11、如上所述的比例减压阀输出稳压控制结构,其中,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推杆的一端,且不与所述推杆相接触。

12、如上所述的比例减压阀输出稳压控制结构,其中,所述阀体内还设置有两个回油腔,两个所述回油腔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工作油口的外侧;

13、所述阀芯滑动,以使其中一个所述工作油口与所述回油腔相连。

14、如上所述的比例减压阀输出稳压控制结构,其中,所述阀体的两端还设置有比例电磁铁;该比例电磁铁与所述推杆固定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比例减压阀输出稳压控制结构,推杆通过控制柱塞与阀芯相互传动,控制柱塞穿过弹簧垫片从而避免了推杆与阀芯不同轴产生的侧向分力产生的阻力,同时在弹簧垫片与弹簧腔之间设置垫片,从而使该侧的控制柱塞的最大位移被限位运动,从而使阀芯的滑动更加快捷,使得该侧的工作油口的压力输出稳定性好,提高了该口的最大输出压力。

16、同时本实用性将比例减压阀输出稳压控制结构,使自动调整比例减压的运动机构能够平稳进行动作,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工作寿命,提升了最终产品的品质。



技术特征:

1.一种比例减压阀输出稳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阀芯和两个推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例减压阀输出稳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垫片上设置有倾斜接触面,所述控制柱塞滑动并通过该倾斜接触面与所述弹簧垫片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比例减压阀输出稳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柱塞的端部具有倾斜台阶,所述控制柱塞通过该倾斜台阶与所述倾斜接触面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例减压阀输出稳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设置有高压油口和两个工作油口;所述阀芯向左或向右滑动,以使所述高压油口与其中一个所述工作油口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比例减压阀输出稳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为环形垫片;所述垫片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弹簧腔的开口上,另一端可与所述弹簧垫片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比例减压阀输出稳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推杆的一端,且不与所述推杆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比例减压阀输出稳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还设置有两个回油腔,两个所述回油腔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工作油口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比例减压阀输出稳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两端还设置有比例电磁铁;该比例电磁铁与所述推杆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比例减压阀输出稳压控制结构,属于减压阀制造领域;本技术包括:阀体、阀芯和两个推杆;阀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弹簧腔,每个弹簧腔内设置有弹簧;阀芯可滑动的安装于阀体内,且阀芯的两端分别通过弹簧与弹簧腔相接触;阀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控制腔,控制腔内设置有可滑动的控制柱塞;阀芯的端部与弹簧之间设置有弹簧垫片,该弹簧垫片上具有对接孔,控制柱塞通过该对接孔与推杆相接触;其中一个弹簧垫片与其所在弹簧腔之间设置有垫片,该侧控制柱塞通过该弹簧垫片抵靠在垫片上。本技术推杆通过控制柱塞与阀芯传动,同时通过在弹簧垫片与弹簧腔之间设置垫片,从而使阀芯的滑动更加快捷,也提高了该口的最大输出压力。

技术研发人员:彭敏,陈家豪,翁明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涌镇液压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