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泵管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76299发布日期:2023-12-30 11:49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震泵管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泵管支撑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震泵管支架。


背景技术:

1、混凝土原料丰富、价格低廉、抗压强度高且耐久性好,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还广泛应用于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开发和地热工程等领域。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需要利用混凝土泵管进行输送,进而将混凝土转运至需要浇筑的模具内。

2、混凝土泵管一般固定在施工现场的支撑架上,但是混凝土泵管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剧烈的振动,长时间的使用可能会导致支撑架或泵管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泵管长时间使用因振动而受损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抗震泵管支架,具有减震效果好、结构简单以及实施便捷的优点。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抗震泵管支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抗震泵管支架,包括竖直支撑框、水平支撑框和弹性抗震组件,所述水平支撑框水平放置,所述竖直支撑框一端与水平支撑框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抗震组件包括安装套筒、弹性件和用于夹持泵管的第一夹持件,所述安装套筒为筒状结构且一端固定在竖直支撑框上,所述第一夹持件滑动设置在安装套筒内,所述弹性件在安装套筒内,且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与竖直支撑框和第一夹持件固定连接。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夹持件对泵管进行限位,避免泵管因振动而脱离安装架,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同时第一夹持件具备一定的活动空间,在泵管发生振动时,第一夹持件在安装套筒内同步移动,进而避免夹持件与泵管因振动而损坏,第一夹持件在移动的同时压缩或拉伸弹性件,从而利用弹性件的弹力对泵管的振动进行缓释,起到减震的效果。

5、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持件靠近弹性件的一侧设置有凸起,且所述第一夹持件套设有限位盖板,所述限位盖板与安装套筒远离竖直支撑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盖板将第一夹持件设有凸起的一端限制在安装套筒内。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夹持件的凸起和限位盖板的配合,可以防止在泵管振动过程中,第一夹持件被从安装套筒中拉出,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第一夹持件对泵管的限位效果。

7、可选的,还包括滑动抗震组件,所述滑动抗震组件包括安装底板、第二限位件和用于夹持泵管的第二夹持件,所述安装底板固定在水平支撑框上,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在安装底板顶部,所述第二夹持件滑动设置在第二限位件内。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二夹持件对泵管进行进一步限位,使得泵管始终处于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的夹持下,进而不会因振动脱离支架,在泵管发生振动时,第二夹持件则在第二限位件内滑动,为泵管提供一些活动空间,避免夹持件及泵管过度振动而损坏。

9、可选的,所述滑动抗震组件还包括滑轮,所述滑轮位于第二夹持件和第二限位件之间。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滑轮减小了第二夹持件与第二限位件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第二夹持件在第二限位件内的滑动效果,进而提高对泵管的保护效果。

11、可选的,所述第二夹持件靠近滑轮的一侧开设有滑动配合槽,所述第二夹持件在第二限位件内移动时所述滑轮在滑动配合槽内转动。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滑动配合槽对滑轮进行限位,提高滑轮在转动时的稳定性,避免滑轮倾斜或脱离而影响第二夹持件在第二限位件内的滑移效果,进而确保减震效果不受影响。

13、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夹持配合的弹性上箍和弹性下箍,所述弹性下箍一端呈半圆形结构,另一端呈柱状结构,所述弹性下箍柱状结构的一端伸入安装套筒内并与弹性件相连,所述弹性上箍与弹性下箍组成用于夹持泵管的圆形夹持结构并通过螺栓固定。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弹性上箍和弹性下箍的夹持配合,实现对泵管的夹持定位,且圆形结构能够提高与泵管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夹持效果,同时弹性上箍和弹性下箍通过螺栓固定,更便于安装以及拆卸泵管。

15、可选的,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夹持配合的滑动下箍和滑动上箍,所述滑动下箍一端呈半圆形结构,另一端呈柱状结构,所述滑动下箍柱状结构的一端伸入第二限位件内并在第二限位件内滑动,所述滑动上箍与滑动下箍组成用于夹持泵管的圆形夹持结构并通过螺栓固定。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滑动下箍与滑动上箍的夹持配合,对泵管进行夹持限位,且圆形夹持结构能够提升夹持效果,滑动下箍在第二限位件内的移动,为泵管的振动提供了活动空间,避免固定连接导致泵管损坏。

17、可选的,所述竖直支撑框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竖直支撑板,所述竖直支撑板有多个并竖直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将多个所述竖直支撑板连接并形成框架结构,所述水平支撑框包括水平支撑板和第二连接件,所述水平支撑板对应竖直支撑板设有多个并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将多个所述水平支撑板连接,且多个所述水平支撑板一端分别与多个竖直支撑板固定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将竖直支撑板和水平支撑板连接并组成框架结构,为弹性抗震组件以及滑动抗震组件提供稳定的安装,进一步确保泵管支架的夹持定位效果。

19、可选的,还包括加固件,所述加固件对应竖直支撑板设置有多个,所述加固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竖直支撑板上和水平支撑板上。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加固件使得加固件、竖直支撑板和水平支撑板组成三角形框架结构,进一步提高泵管支架整体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对泵管的夹持定位效果。

21、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竖直支撑板的每个连接处均设置有两个连接板,两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并分别固定在第一连接件和竖直支撑板上,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水平支撑板的每个连接处均设置有两个连接板,两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并分别固定在第二连接件与水平支撑板。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板优化支撑板与连接件的安装结构,可以避免将连接件直接焊接到支撑板上,利用连接板更便于安装和拆卸,当不需要使用时,可以将支撑板和连接件拆卸,更便于保存和运输。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利用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对泵管进行限位,避免泵管因振动而脱离安装架,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同时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具备一定的活动空间,在泵管发生振动时,第一夹持件在安装套筒内同步移动并压缩或拉伸弹性件,并通过弹性件的弹力缓释泵管的振动,而第二夹持件则通过滑轮在第二限位件内滑动,从而起到减震的效果,避免泵管过度振动而损坏夹持件;

25、2.通过设置限位盖板与第一夹持件的凸起相配合,可以防止在泵管振动过程中,第一夹持件被从安装套筒中拉出,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第一夹持件对泵管的限位效果;

26、3.通过设置滑动配合槽对滑轮进行限位,提高滑轮在转动时的稳定性,避免滑轮倾斜或脱离而影响第二夹持件在第二限位件内的滑移效果,进而确保减震效果不受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抗震泵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支撑框(1)、水平支撑框(2)、弹性抗震组件(3)和滑动抗震组件(4),所述水平支撑框(2)水平放置,所述竖直支撑框(1)一端与水平支撑框(2)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抗震组件(3)包括安装套筒(32)、弹性件(31)和用于夹持泵管的第一夹持件(33),所述安装套筒(32)固定在竖直支撑框(1)侧壁,所述第一夹持件(33)一端插入在安装套筒(32)内,并相对安装套筒(32)沿水平方向滑动,所述弹性件(31)在安装套筒(32)内,且所述弹性件(31)两端分别与竖直支撑框(1)和第一夹持件(33)连接,所述滑动抗震组件(4)用于夹持泵管并在水平方向供泵管发生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泵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33)靠近弹性件(31)的一侧设置有凸起(34),且所述第一夹持件(33)套设有限位盖板(35),所述限位盖板(35)与安装套筒(32)远离竖直支撑框(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盖板(35)将第一夹持件(33)设有凸起(34)的一端限制在安装套筒(3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泵管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抗震组件(4),所述滑动抗震组件(4)包括安装底板(41)、第二限位件(42)和用于夹持泵管的第二夹持件(44),所述安装底板(41)固定在水平支撑框(2)上,所述第二限位件(42)设置在安装底板(41)顶部,所述第二夹持件(44)滑动设置在第二限位件(4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震泵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抗震组件(4)还包括滑轮(43),所述滑轮(43)转动安装在第二夹持件(44)的底部,且滑轮(43)位于安装底板(41)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震泵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件(44)靠近滑轮(43)的一侧开设有滑动配合槽(45),所述滑轮(43)转动安装在滑动配合槽(45)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震泵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件(44)包括夹持配合的滑动下箍(442)和滑动上箍(441),所述滑动下箍(442)一端呈半圆形结构,另一端呈柱状结构,所述滑动下箍(442)柱状结构的一端伸入第二限位件(42)内并在第二限位件(42)内滑动,所述滑动上箍(441)与滑动下箍(442)组成用于夹持泵管的圆形夹持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泵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33)包括夹持配合的弹性上箍(331)和弹性下箍(332),所述弹性下箍(332)一端呈半圆形结构,另一端呈柱状结构,所述弹性下箍(332)柱状结构的一端伸入安装套筒(32)内并与弹性件(31)相连,所述弹性上箍(331)与弹性下箍(332)组成用于夹持泵管的圆形夹持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泵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支撑框(1)包括第一连接件(12)和竖直支撑板(11),所述竖直支撑板(11)有多个并竖直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12)将多个所述竖直支撑板(11)连接并形成框架结构,所述水平支撑框(2)包括水平支撑板(21)和第二连接件(22),所述水平支撑板(21)对应竖直支撑板(11)设有多个并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22)将多个所述水平支撑板(21)连接,且多个所述水平支撑板(21)一端分别与多个竖直支撑板(11)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抗震泵管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固件(6),所述加固件(6)对应竖直支撑板(11)设置有多个,所述加固件(6)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竖直支撑板(11)上和水平支撑板(2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抗震泵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2)与竖直支撑板(11)的每个连接处均设置有两个连接板(5),两所述连接板(5)通过螺栓连接并分别固定在第一连接件(12)和竖直支撑板(11)上,所述第二连接件(22)与水平支撑板(21)的每个连接处均设置有两个连接板(5),两所述连接板(5)通过螺栓连接并分别固定在第二连接件(22)与水平支撑板(21)。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泵管支撑设备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抗震泵管支架,其包括竖直支撑框、水平支撑框、用于夹持泵管并在水平方向能够提供弹性缓冲力的弹性抗震组件和用于夹持泵管并在水平方向能够产生一定位移的滑动抗震组件,竖直支撑框的底部与水平支撑框的一端固定连接,弹性抗震组件安装在竖直支撑框侧壁,滑动抗震组件安装在水平支撑框侧壁。泵管工作过程中,弹性抗震组件和滑动抗震组件对泵管夹持限位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避免泵管固定连接会因振动而损坏,同时泵管产生的振动经由弹性抗震组件的缓释,能够起到减震的效果。本申请具有减震效果好、结构简单以及实施便捷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绪世伟,李东阳,毛明志,武泽兴,余涛,张晨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三局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