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松脱自锁螺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73101发布日期:2024-01-23 11:03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松脱自锁螺钉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螺钉锁附,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松脱自锁螺钉结构。


背景技术:

1、螺钉作为常用的连接锁紧件,单靠螺钉本身锁附在一段时间后是很容易松动而脱落的,为此需要增加防松脱功能。

2、在现有技术中,螺钉的防松脱功能多采用多件组合达成。常用方式一是通过追加螺钉与螺母之间的摩擦力;二是通过额外的限位结构,防止螺钉旋转导致松脱。但是,其中靠弹簧垫片等方式增加摩擦力,往往会因使用时间长而零件弹性减少导致防松失效;靠限位方式则需要额外的固定结构及部件,成本增加,占用的空间大且多部件配合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松脱自锁螺钉结构,它结构简单,在保持原体型的基础上还能实现较好的防松脱效果。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防松脱自锁螺钉结构,它包括螺钉本体和防脱部,所述螺钉本体尾部开设有扇形台阶状的防脱口,所述防脱部与防脱口相适配;

4、所述防脱口包括连通螺钉本体尾端面的第一扇形口以及轴向连通第一扇形口的第二扇形口;

5、所述防脱部包括成形为扇形台阶状的第一扇形块和第二扇形块;

6、当螺钉本体正向旋转时能够带动防脱部同步旋转,且所述第一扇形块的一侧面紧贴第一扇形口的一边内侧壁,所述第二扇形块的一侧面紧贴第二扇形口的一边内侧壁;当螺钉本体反向旋转时能够受到防脱部的限制。

7、进一步,所述第一扇形块的角度小于第一扇形口,所述第二扇形块的角度小于第二扇形口。

8、进一步,所述第一扇形口的角度为135°,所述第二扇形口的角度为270°。

9、进一步,所述第一扇形块的角度为90°,所述第二扇形块的角度为225°。

10、进一步,所述螺钉本体外侧具有第一螺纹,所述防脱部外侧具有适配第一螺纹的第二螺纹,且当螺钉本体正向旋转时所述第二螺纹与第一螺纹保持连续一致。

11、进一步,所述第二螺纹至少具有三圈。

12、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螺钉本体尾部扇形台阶状的防脱口,以及角度比防脱口小一点的扇形台阶状的防脱部的设计,使得螺钉本体正向旋转时能够顺利带动防脱部一起旋转拧紧,而在反向旋转时会受到限制不会松脱,即依靠螺钉本体和防脱部本身的特性就能实现防松脱效果,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

14、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体型与标准单螺钉大小一致,因此占用空间小;并且无需其它额外的固定结构或部件,因此成本不高;同时装配简单,也无需额外的工序。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松脱自锁螺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螺钉本体(1)和防脱部(2),所述螺钉本体(1)尾部开设有扇形台阶状的防脱口,所述防脱部(2)与防脱口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松脱自锁螺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形块(21)的角度小于第一扇形口(101),所述第二扇形块(22)的角度小于第二扇形口(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松脱自锁螺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形口(101)的角度为135°,所述第二扇形口(102)的角度为27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松脱自锁螺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形块(21)的角度为90°,所述第二扇形块(22)的角度为2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松脱自锁螺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本体(1)外侧具有第一螺纹,所述防脱部(2)外侧具有适配第一螺纹的第二螺纹,且当螺钉本体(1)正向旋转时所述第二螺纹与第一螺纹保持连续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松脱自锁螺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至少具有三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松脱自锁螺钉结构,它包括螺钉本体和防脱部,所述螺钉本体尾部开设有扇形台阶状的防脱口,所述防脱部与防脱口相适配;所述防脱口包括连通螺钉本体尾端面的第一扇形口以及轴向连通第一扇形口的第二扇形口;所述防脱部包括成形为扇形台阶状的第一扇形块和第二扇形块;当螺钉本体正向旋转时能够带动防脱部同步旋转,且所述第一扇形块的一侧面紧贴第一扇形口的一边内侧壁,所述第二扇形块的一侧面紧贴第二扇形口的一边内侧壁;当螺钉本体反向旋转时能够受到防脱部的限制。本技术结构简单,在保持原体型的基础上还能实现较好的防松脱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屠力,鞠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4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