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弦式三向测缝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45232发布日期:2024-01-26 23:01阅读:21来源:国知局
振弦式三向测缝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具体为振弦式三向测缝计。


背景技术:

1、振弦式三向测缝计适用于长期埋设在水工建筑物或其它混凝土建筑物内部或表面,用于测量结构物伸缩缝或周边缝的开合度(变形),并可同步测量埋设点的温度。

2、但是相较于普通的振弦式三向测缝计,普通的振弦式三向测缝计工作是当被测结构物发生变形时将会引起测缝计的位移,经万向连轴节传递给二级机械负放大机构,经负放大后的位移传递给振弦转变成振弦应力的变化,从而改变振弦的振动频率。 电磁线圈激振振弦并测量其振动频率,频率信号经电缆传输至读数装置,即可测出被测结构物的位移量。在使用时,装置可能会被浇筑的材料所堵塞,导致测量不准,或无法测量。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不足予以研究改良,提出振弦式三向测缝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振弦式三向测缝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振弦式三向测缝计,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外表面后侧开设有滑槽,且主体的外表面左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滑槽的外部滑动设置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表面上方、侧方和前方均设置有滑轨,所述滑槽贯穿主体的上下两端,且滑槽与滑轨滑动连接。

3、优选的,所述主体与安装座的长度、宽度相同,且螺纹孔贯穿滑槽。

4、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外表面右侧固定设置有接头,且接头的外表面中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罩,且保护罩的外表面一端开设有焊槽。

5、优选的,所述接头的内部转动设置有万向球头,且万向球头的外表面一端固定设置有拉杆。

6、优选的,所述接头与万向球头转动连接,且万向球头与拉杆固定连接。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1.本实用新型通过主体、滑槽、螺纹孔、安装座和滑轨的设置,考虑到一次安装需要三个测缝计,所以为此设计连接方式,可以快捷的进行安装,将主体上的滑槽对准安装座上的任意一条滑轨插入,随后再使用螺丝,拧入螺纹孔,以便于将主体及安装座固定,防止滑脱,这样就完成了一个方向的安装,随后将其余两个方向安装后即可开始使用;

9、2.本实用新型通过主体、接头、卡槽、保护罩和焊槽的设置,本装置是在建筑内进行测量,为此设计保护罩,以便于在浇筑水泥后,防止拉杆卡死,导致无法测量,保护罩的一端卡在卡槽内,完成后,可以沿着焊槽将上下两个保护罩焊接在一起,这样即可以固定保护罩,也便于维持装置的正常运作;

10、3.本实用新型通过主体、接头、拉杆和万向球头的设置,考虑到本装置可能放置在不平整的平面,所以在主体的一侧的接头内设置有万向球头,万向球头在接头内可以随意转动,这样就可以使拉杆在一定范围内随意转动,以便于适应更多不同的工作环境,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振弦式三向测缝计,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外表面后侧开设有滑槽(2),且主体(1)的外表面左侧开设有螺纹孔(3),所述滑槽(2)的外部滑动设置有安装座(4),且安装座(4)的表面上方、侧方和前方均设置有滑轨(5),所述滑槽(2)贯穿主体(1)的上下两端,且滑槽(2)与滑轨(5)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弦式三向测缝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与安装座(4)的长度、宽度相同,且螺纹孔(3)贯穿滑槽(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弦式三向测缝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外表面右侧固定设置有接头(6),且接头(6)的外表面中部开设有卡槽(7),所述卡槽(7)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罩(8),且保护罩(8)的外表面一端开设有焊槽(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弦式三向测缝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6)的内部转动设置有万向球头(11),且万向球头(11)的外表面一端固定设置有拉杆(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弦式三向测缝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6)与万向球头(11)转动连接,且万向球头(11)与拉杆(10)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振弦式三向测缝计,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外表面后侧开设有滑槽,且主体的外表面左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滑槽的外部滑动设置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上方、侧方和前方均设置有滑轨,所述滑槽贯穿主体的上下两端,且滑槽与滑轨滑动连接。该振弦式三向测缝计,与现有的普通振弦式三向测缝计相比,考虑到一次安装需要三个测缝计,所以为此设计连接方式,可以快捷的进行安装,将主体上的滑槽对准安装座上的任意一条滑轨插入,随后再使用螺丝,拧入螺纹孔,以便于将主体及安装座固定,防止滑脱,这样就完成了一个方向的安装,随后将其余两个方向安装后即可开始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平,莫燕平,曾荣奎,何纪伟,吴奋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建利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9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