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系统及其水路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51861发布日期:2024-02-07 12:15阅读:20来源:国知局
管道系统及其水路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管设备,具体涉及管道系统及其水路分配器。


背景技术:

1、分水器是供水管路中常用的连接部件,其主要起到将来自进水管的水分配到每个用户的水表中的作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水路分配器如图1所示,由于进入分水器时水流流向突然发生变化,第一管体中的水由于惯性会继续快速向前流动,这样一来容易造成第二管体内壁的压力突然变大,从而引起水击,造成水锤现象,水锤现象的频繁发生,会使管道破裂,造成渗漏,继而产生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管道系统及其水路分配器,它减缓在了部分水流的冲击力,有利于消除水锤,确保水路分配器的使用寿命。

3、2、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路分配器,包括第一管体和多个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具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多个所述第二管体沿由第一进液口向第一出液口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管体包括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与第一管体连通,所述第二出液口低于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二出液口向着远离第一管体的方向延伸。

5、可选的,所述第二管体为弧形。

6、可选的,所述第二管体包括第一弧形壁和第二弧形壁,所述第一弧形壁的曲率半径为30-40cm,所述第二弧形壁的曲率半径为65-75cm。

7、可选的,还包括与第二管体结构相同的第三管体,部分第二管体与第三管体沿第一管体轴线对称分布。

8、可选的,所述第二进液口内壁与第一管体连接处均为弧形。

9、可选的,所述第二出液口与第一管体相对垂直设置。

10、可选的,所述第一进液口外周壁、第一出液口外周壁、第二出液口外周壁均设有螺纹。

11、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管道系统,包括上文所述的水路分配器。

12、3、有益效果

13、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水路分配器,第二管体由第一管体的第一进液口向着第一出液口的方向倾斜设置,顺应了水流惯性,减缓在了部分水流的冲击力,有利于消除水锤,确保水路分配器的使用寿命。第一弧形壁和第二弧形壁的曲率半径合理,所以排水顺畅,即使在大排水情况下也不会产生排水滞留或者形成水塞,并且保证排水立管中不会产生有害的超高负压或这超高内压,使得排水能够安全有效的排出。



技术特征:

1.一种水路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体和多个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具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多个所述第二管体沿由第一进液口向第一出液口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管体包括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与第一管体连通,所述第二出液口低于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二出液口向着远离第一管体的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路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为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路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包括第一弧形壁和第二弧形壁,所述第一弧形壁的曲率半径为30-40cm,所述第二弧形壁的曲率半径为65-7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路分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第二管体结构相同的第三管体,部分第二管体与第三管体沿第一管体轴线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路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液口内壁与第一管体连接处均为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路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液口与第一管体相对垂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路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口外周壁、第一出液口外周壁、第二出液口外周壁均设有螺纹。

8.一种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水路分配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管道系统及其水路分配器,涉及水管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管体和多个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具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多个所述第二管体沿由第一进液口向第一出液口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管体包括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与第一管体连通,所述第二出液口低于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二出液口向着远离第一管体的方向延伸。第二管体由第一管体的第一进液口向着第一出液口的方向倾斜设置,顺应了水流惯性,减缓在了部分水流的冲击力,有利于消除水锤,确保水路分配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裘永权,郦琼,裘永柯,陈丽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倍德洛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0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