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尺寸低刚度单脉冲的凸轮轴曲轴阻尼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54635发布日期:2024-03-12 19:31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尺寸低刚度单脉冲的凸轮轴曲轴阻尼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船舶传动减振,具体涉及一种小尺寸低刚度单脉冲的凸轮轴曲轴阻尼器结构。


背景技术:

1、凸轮轴是活塞发动机里的一个部件,曲轴是内燃机中的重要零件之一,是发动机的脊柱,是承受冲击载荷、传递动力的关键零件,在凸轮轴与曲轴匹配安装在发动机的内部使用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减震处理,通常通过安装阻尼器进行减震,且现有的阻尼器是通过其质量、弹性系统和阻尼特性来消耗主机突变输出的动能,从而稳定输出相应的转矩,因此通过安装内侧板、外侧板与弹簧板对阻尼器主体进行弹性受力形式的改进,满足尺寸缩小的同时,其阻尼器主体刚度特性也同比下降,使得其具有更小的尺寸要求与刚度条件,能极大提高其在高速柴油机中的应用范畴,并起到一定的减震效果;

2、现有的阻尼器与凸轮轴曲轴安装后,再次将其安装在高速柴油机发动机内部使用时,受双向交变弯曲应力的阻尼器受制于其质量块的惯量要求,需要较大尺寸的构件实现其额定阻尼值,因此在高速柴油机组中应用极大的限制,阻尼器尺寸较大,且本身刚度特性较高,因此影响阻尼器与凸轮轴曲轴安装后和柴油机匹配安装后使用的弹性减震受力效果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小尺寸低刚度单脉冲的凸轮轴曲轴阻尼器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尺寸低刚度单脉冲的凸轮轴曲轴阻尼器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阻尼器使用时,需要较大尺寸的构件实现其额定阻尼值,因此在高速柴油机组中应用极大的限制,阻尼器尺寸较大,且本身刚度特性较高,因此影响阻尼器与凸轮轴曲轴安装后和柴油机匹配安装后使用的弹性减震受力效果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尺寸低刚度单脉冲的凸轮轴曲轴阻尼器结构,包括阻尼器主体,所述阻尼器主体包括液压锥套与外套圈,所述外套圈设置在液压锥套的两端,且两个所述外套圈相互对称设置,所述阻尼器主体上还设置有:

3、单向弯曲减震机构,且该单向弯曲减震机构包括安装组件、弹性减震组件、限位组件与紧固密封组件,所述安装组件设置在外套圈的内表面与液压锥套的端部连接处,所述弹性减震组件设置在安装组件的内部,所述紧固密封组件设置在安装组件的一侧,且紧固密封组件贯穿于安装组件的内部,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弹性减震组件的侧面。

4、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设置在外套圈内表面的外侧板,和设置在液压锥套端部边缘处的内侧板。

5、优选的,所述内侧板与外侧板均为环形结构,且所述外侧板的外表面与外套圈的内表面结构相吻合。

6、优选的,所述弹性减震组件包括卡合安装在外侧板内表面边缘处的弹簧板,所述弹簧板的侧面位于外侧板的内部安装有铜垫片,和开设在内侧板外表面边缘处的齿槽。

7、优选的,所述齿槽与所述内侧板为一体式结构,且所述弹簧板的端部与内侧板的内部通过齿槽啮合。

8、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外侧板内部位于两个所述弹簧板连接处的限位块,且限位块与成对所述弹簧板间隔布置。

9、优选的,所述紧固密封组件包括设置在外套圈的外表面与内侧板和外侧板端部连接处的动态密封圈,和设置在内侧板、外侧板与液压锥套端部表面连接处的静态密封圈,和设置在内侧板与外侧板连接处的紧固件一与紧固件二。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通过设计单向弯曲减震机构,可以在阻尼器主体锁紧后,外套圈则起到锁住抱紧内部结构的作用,因此内部的液压油与整体配重一起将阻尼器主体起到减振阻尼的作用,同时通过安装内侧板、外侧板与弹簧板对阻尼器主体进行弹性受力形式的改进,满足尺寸缩小的同时,其阻尼器主体刚度特性也同比下降,使得其具有更小的尺寸要求与刚度条件,能极大提高其在高速柴油机中的应用范畴,因此将阻尼器主体与凸轮轴曲轴匹配安装在柴油机发动机内部起到一定的单向弯曲应力减震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小尺寸低刚度单脉冲的凸轮轴曲轴阻尼器结构,包括阻尼器主体(100),所述阻尼器主体(100)包括液压锥套(101)与外套圈(102),所述外套圈(102)设置在液压锥套(101)的两端,且两个所述外套圈(102)相互对称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主体(100)上还设置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尺寸低刚度单脉冲的凸轮轴曲轴阻尼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设置在外套圈(102)内表面的外侧板(1022),和设置在液压锥套(101)端部边缘处的内侧板(10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尺寸低刚度单脉冲的凸轮轴曲轴阻尼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板(1021)与外侧板(1022)均为环形结构,且所述外侧板(1022)的外表面与外套圈(102)的内表面结构相吻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尺寸低刚度单脉冲的凸轮轴曲轴阻尼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减震组件包括卡合安装在外侧板(1022)内表面边缘处的弹簧板(1027),所述弹簧板(1027)的侧面位于外侧板(1022)的内部安装有铜垫片(1020),和开设在内侧板(1021)外表面边缘处的齿槽(102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尺寸低刚度单脉冲的凸轮轴曲轴阻尼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槽(1029)与所述内侧板(1021)为一体式结构,且所述弹簧板(1027)的端部与内侧板(1021)的内部通过齿槽(1029)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尺寸低刚度单脉冲的凸轮轴曲轴阻尼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外侧板(1022)内部位于两个所述弹簧板(1027)连接处的限位块(1028),且限位块(1028)与成对所述弹簧板(1027)间隔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尺寸低刚度单脉冲的凸轮轴曲轴阻尼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密封组件包括设置在外套圈(102)的外表面与内侧板(1021)和外侧板(1022)端部连接处的动态密封圈(1026),和设置在内侧板(1021)、外侧板(1022)与液压锥套(101)端部表面连接处的静态密封圈(1025),和设置在内侧板(1021)与外侧板(1022)连接处的紧固件一(1023)与紧固件二(102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尺寸低刚度单脉冲的凸轮轴曲轴阻尼器结构,包括阻尼器主体,所述阻尼器主体包括液压锥套与外套圈,所述外套圈设置在液压锥套的两端,且两个所述外套圈相互对称设置;通过设计单向弯曲减震机构,可以在阻尼器主体锁紧后,外套圈则起到锁住抱紧内部结构的作用,因此内部的液压油与整体配重一起将阻尼器主体起到减振阻尼的作用,同时通过安装内侧板、外侧板与弹簧板对阻尼器主体进行弹性受力形式的改进,满足尺寸缩小的同时,其阻尼器主体刚度特性也同比下降,使得其具有更小的尺寸要求与刚度条件,能极大提高其在高速柴油机中的应用范畴。

技术研发人员:何敏,李良军,王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伏尔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1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