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方便的摩托车后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36132发布日期:2024-02-26 16:45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节方便的摩托车后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减震器,具体涉及一种调节方便的摩托车后减震器。


背景技术:

1、摩托车减震器的作用主要是起缓冲作用,没有它即使路面有小小的颠簸,产生的冲击对使用者都是很大的,不仅驾驶感觉不适,还会造成操作失误,危及人身安全。但现有的摩托车后减震器的内管固定方式都是采用螺牙连接,容易导致内管不垂直,活塞运动存在卡顿现象,减震效果不好,使用舒适度差,同时调节螺钉一般采用用内六角调节钉,调节工具不普遍性,使用不方便,消费者体验不佳。因此,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调节方便的摩托车后减震器。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调节方便的摩托车后减震器,包括上接头与下接头,所述上接头的下部螺接有一活塞杆,所述下接头右侧的顶部螺接有一外筒,所述外筒的外侧套设有一外弹簧,所述上接头的底部安装有一上弹簧座,所述外筒下部的外侧螺接有一下弹簧座,所述外筒顶部的内侧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一油封组件与一外筒压盖,所述外筒的内侧设有一内筒,所述内筒的顶部安装有一导向套,所述活塞杆的底部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一活塞组件与一缓冲弹簧,所述活塞组件套设于所述内筒的内侧,所述下接头左侧的顶部安装有一气筒,所述气筒的顶部安装有一气筒堵头,所述气筒堵头安装有一气嘴,所述下接头的左侧安装有一下压可调螺塞组件与一回弹可调螺塞组件,所述下压可调螺塞组件与所述内筒连通,所述回弹可调螺塞组件与所述外筒连通,所述内筒顶部的外侧设有一与所述外筒连通的连通孔,所述下压可调螺塞组件与所述回弹可调螺塞组件分别设有一字下压调节螺钉与一字回弹调节螺钉。

4、进一步,所述下压可调螺塞组件包括第一可调螺塞,所述第一可调螺塞的内侧连接有第一调节连接套,所述第一调节连接套的内侧连接有第一调节芯,所述第一调节芯与所述一字下压调节螺钉连接,所述第一可调螺塞的右端连接有第一阀座,所述第一阀座的外侧套设有第一活塞、第一阀片与塔型弹簧。

5、进一步,所述第一可调螺塞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密封胶圈,所述一字下压调节螺钉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密封胶圈,所述一字下压调节螺钉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弹簧与第一钢球,所述第一活塞的外侧设有第一活塞衬套。

6、进一步,所述回弹可调螺塞组件包括第二可调螺塞,所述第二可调螺塞的内侧连接有第二调节连接套,所述第二调节连接套的内侧连接有第二调节芯,所述第二调节芯与所述一字回弹调节螺钉连接,所述第二可调螺塞的右端连接有第二阀座,所述第二阀座的外侧套设有第二活塞、第二阀片与鞍形弹性垫圈。

7、进一步,所述第二可调螺塞的外侧套设有第三密封胶圈,所述一字回弹调节螺钉的外侧套设有第四密封胶圈,所述一字回弹调节螺钉的内侧安装有第二弹簧与第二钢球,所述第二活塞的外侧设有第二活塞衬套。

8、进一步,所述活塞组件的外侧套设有活塞环。

9、进一步,所述下弹簧座安装有一紧定螺钉。

10、进一步,所述外筒底部的外侧套设有第五密封胶圈,所述内筒底部的外侧套设有第六密封胶圈。

11、进一步,所述气筒的内侧安装有一气筒活塞组件,所述气筒顶部的内侧与底部的内侧均设有第七密封胶圈。

12、进一步,所述上接头安装有胶套与导管。

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外筒的内侧设有一内筒,内筒的顶部安装有一导向套,活塞杆的底部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一活塞组件与一缓冲弹簧,活塞组件套设于内筒的内侧,使内筒不以螺牙的固定方式连接,内筒安装方式利用导向套连接,保证连接垂直性,不会导致内筒不垂直,活塞运动不卡顿,减震效果好,使用舒适度好,通过下压可调螺塞组件与回弹可调螺塞组件分别设有一字下压调节螺钉与一字回弹调节螺钉,用一字螺丝刀即可调节,调节工具普遍性,使用方便,消费者体验佳。



技术特征:

1.一种调节方便的摩托车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头与下接头,所述上接头的下部螺接有一活塞杆,所述下接头右侧的顶部螺接有一外筒,所述外筒的外侧套设有一外弹簧,所述上接头的底部安装有一上弹簧座,所述外筒下部的外侧螺接有一下弹簧座,所述外筒顶部的内侧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一油封组件与一外筒压盖,所述外筒的内侧设有一内筒,所述内筒的顶部安装有一导向套,所述活塞杆的底部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一活塞组件与一缓冲弹簧,所述活塞组件套设于所述内筒的内侧,所述下接头左侧的顶部安装有一气筒,所述气筒的顶部安装有一气筒堵头,所述气筒堵头安装有一气嘴,所述下接头的左侧安装有一下压可调螺塞组件与一回弹可调螺塞组件,所述下压可调螺塞组件与所述内筒连通,所述回弹可调螺塞组件与所述外筒连通,所述内筒顶部的外侧设有一与所述外筒连通的连通孔,所述下压可调螺塞组件与所述回弹可调螺塞组件分别设有一字下压调节螺钉与一字回弹调节螺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方便的摩托车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可调螺塞组件包括第一可调螺塞,所述第一可调螺塞的内侧连接有第一调节连接套,所述第一调节连接套的内侧连接有第一调节芯,所述第一调节芯与所述一字下压调节螺钉连接,所述第一可调螺塞的右端连接有第一阀座,所述第一阀座的外侧套设有第一活塞、第一阀片与塔型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方便的摩托车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调螺塞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密封胶圈,所述一字下压调节螺钉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密封胶圈,所述一字下压调节螺钉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弹簧与第一钢球,所述第一活塞的外侧设有第一活塞衬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方便的摩托车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可调螺塞组件包括第二可调螺塞,所述第二可调螺塞的内侧连接有第二调节连接套,所述第二调节连接套的内侧连接有第二调节芯,所述第二调节芯与所述一字回弹调节螺钉连接,所述第二可调螺塞的右端连接有第二阀座,所述第二阀座的外侧套设有第二活塞、第二阀片与鞍形弹性垫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节方便的摩托车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可调螺塞的外侧套设有第三密封胶圈,所述一字回弹调节螺钉的外侧套设有第四密封胶圈,所述一字回弹调节螺钉的内侧安装有第二弹簧与第二钢球,所述第二活塞的外侧设有第二活塞衬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方便的摩托车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的外侧套设有活塞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方便的摩托车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弹簧座安装有一紧定螺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方便的摩托车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底部的外侧套设有第五密封胶圈,所述内筒底部的外侧套设有第六密封胶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方便的摩托车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筒的内侧安装有一气筒活塞组件,所述气筒顶部的内侧与底部的内侧均设有第七密封胶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方便的摩托车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安装有胶套与导管。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调节方便的摩托车后减震器,包括上接头与下接头,所述上接头的下部螺接有一活塞杆,所述下接头右侧的顶部螺接有一外筒,所述外筒顶部的内侧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一油封组件与一外筒压盖,所述外筒的内侧设有一内筒,所述内筒的顶部安装有一导向套,所述活塞杆的底部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一活塞组件与一缓冲弹簧,所述活塞组件套设于所述内筒的内侧,所述下压可调螺塞组件与所述回弹可调螺塞组件分别设有一字下压调节螺钉与一字回弹调节螺钉。本技术内筒安装方式利用导向套连接,保证连接垂直性,不会导致内筒不垂直,活塞运动不卡顿,减震效果好,使用舒适度好,同时用一字螺丝刀即可调节,调节工具普遍性,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言谦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门市挚诚通用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8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