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阻尼单元及支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31469发布日期:2024-04-18 17:45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橡胶阻尼单元及支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用于车辆中的气泵支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橡胶阻尼单元及支架系统。


背景技术:

1、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气泵高速运转会产生振动,为了满足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即噪声、振动和声振粗糙度)需求,需要对气泵的支架系统进行特殊处理以达到减振的目的。

2、当前市场上采用的方案是在气泵的泵体外侧安装整圈的阻尼橡胶垫,再用金属支架固定。此方案橡胶用量大,成本较高,并且结构冗杂,不利于支架系统的轻量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当前市场上气泵支架系统中的橡胶阻尼结构的橡胶用量大,成本较高,并且结构冗杂,不利于支架系统的轻量化设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橡胶阻尼单元及支架系统,可有效地减少橡胶阻尼结构的橡胶用量、降低成本和简化结构,有利于支架系统的轻量化设计。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橡胶阻尼单元,用于连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包括第一金属件、第二金属件和橡胶件;

3、沿第一方向,所述橡胶件固定于所述第一金属件和所述第二金属件之间;

4、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橡胶件的截面面积从所述橡胶件的两端至中间递减;

5、所述第一金属件用于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金属件用于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橡胶件设置在第一金属件和第二金属件之间,相比于整圈的橡胶阻尼结构,橡胶件的截面面积从所述橡胶件的两端至中间递减,可以有效地减少橡胶阻尼单元的的用量,降低成本,同时,可以有效地提高橡胶阻尼单元的高频振动滤振性。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沿周向,所述橡胶件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三个橡胶筋,所述周向环绕所述第一方向;

8、沿所述第一方向,每一个所述橡胶筋的截面面积从所述橡胶筋的两端至中间递增。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橡胶筋,能够为橡胶阻尼单元在第一方向提供支撑力,当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橡胶阻尼单元连接时,保证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沿所述周向,每相邻两个所述橡胶筋之间的间隔相等。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每相邻两个橡胶筋之间的间隔相等,能够在周向上的各个方向均匀地向橡胶阻尼单元提供支撑力。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橡胶件内部不设有骨架。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件内部不设骨架,可以实现较大的阻尼变形,有效地提高了隔振能力。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橡胶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件凹凸配合,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件凹凸配合。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橡胶件和第一金属件以及第二金属件的凹凸配合,能够有效地提高橡胶件与第一金属件和第二金属件的接触面积,提升橡胶件与第一金属件和第二金属件之间的附着力,提高橡胶阻尼单元的机械强度。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金属件与所述橡胶件固定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凸筋,多个所述第一凸筋沿周向分布,所述橡胶件与所述第一金属件固定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凹槽,每一个所述第一凸筋与一个所述第一凹槽凹凸配合;

17、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金属件与所述橡胶件固定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二凸筋,多个所述第二凸筋沿所述周向分布,所述橡胶件与所述第二金属件固定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二凹槽,每一个所述第二凸筋与一个所述第二凹槽凹凸配合。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凸筋与第一凹槽的凹凸配合,第二凸筋与第二凹槽的凹凸配合,能够有效地提高橡胶件与第一金属件和第二金属件的接触面积,提升橡胶件与第一金属件和第二金属件之间的附着力,提高橡胶阻尼单元的机械强度。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橡胶件的一端通过硫化加工的方式与所述第一金属件连接,所述橡胶件的另一端通过硫化加工的方式与所述第二金属件连接。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橡胶件的一端通过注塑加工的方式与所述第一金属件连接,所述橡胶件的另一端通过注塑加工的方式与所述第二金属件连接。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第一c型卡簧和第二c型卡簧;

22、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金属件远离所述橡胶件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轴,所述第一c型卡簧卡接于所述第一安装轴,所述第一c型卡簧与所述第一金属件之间形成第一卡接空间,所述第一卡接空间用于卡接所述第一支架;

23、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金属件远离所述橡胶件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轴,所述第二c型卡簧卡接于所述第二安装轴,所述第二c型卡簧与所述第二金属件之间形成第二卡接空间,所述第二卡接空间用于卡接所述第二支架。

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c型卡簧将第一支架与第一金属件固定连接,通过第二c型卡簧将第二支架与第二金属件固定连接,安装效率高,所占用空间小并且连接稳固,并且相较于传统的通过螺栓固定的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在振动时不会出现退丝的现象。

2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c型卡簧包括第一弧形段、第二弧形段和第一平直段,所述第一弧形段和所述第二弧形段通过所述第一平直段连接;

26、所述第二c型卡簧包括第三弧形段、第四弧线段和第二平直段,所述第三弧形段和所述第四弧形段通过所述第二平直段连接。

2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c型卡簧和第二c型卡簧上设置平直段,便于安装过程中的自动化送料和定位。

2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橡胶件的硬度为sha40至sha50。

2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橡胶件的硬度设置在sha40至sha50,能够保证橡胶件具有足够的强度的同时又能阻尼变形,提高隔振能力。

3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支架系统,用于安装汽车泵体,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至少一个上述任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橡胶阻尼单元;

31、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橡胶阻尼单元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

32、所述第一金属件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金属件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

3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至少一个橡胶阻尼单元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定连接,可有效地减少支架系统的橡胶用量、降低成本和简化结构,有利于支架系统的轻量化设计。



技术特征:

1.一种橡胶阻尼单元,用于连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金属件、第二金属件和橡胶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阻尼单元,其特征在于,沿周向,所述橡胶件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三个橡胶筋,所述周向环绕所述第一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橡胶阻尼单元,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周向,每相邻两个所述橡胶筋之间的间隔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阻尼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件内部不设有骨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阻尼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件凹凸配合,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件凹凸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橡胶阻尼单元,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金属件与所述橡胶件固定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凸筋,多个所述第一凸筋沿周向分布,所述橡胶件与所述第一金属件固定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凹槽,每一个所述第一凸筋与一个所述第一凹槽凹凸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阻尼单元,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橡胶件的一端通过硫化加工的方式与所述第一金属件连接,所述橡胶件的另一端通过硫化加工的方式与所述第二金属件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阻尼单元,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橡胶件的一端通过注塑加工的方式与所述第一金属件连接,所述橡胶件的另一端通过注塑加工的方式与所述第二金属件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阻尼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c型卡簧和第二c型卡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橡胶阻尼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型卡簧包括第一弧形段、第二弧形段和第一平直段,所述第一弧形段和所述第二弧形段通过所述第一平直段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阻尼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件的硬度为sha40至sha50。

12.一种支架系统,用于安装汽车泵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橡胶阻尼单元;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橡胶阻尼单元,用于连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金属件、第二金属件和橡胶件;沿第一方向,橡胶件固定于第一金属件和第二金属件之间;沿第一方向,橡胶件的截面面积从橡胶件的两端至中间递减;第一金属件用于与第一支架固定连接,第二金属件用于与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本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橡胶阻尼单元的橡胶用量,降低成本,并且可以有效地提高橡胶阻尼单元的高频振动滤振性。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支架系统,用于安装汽车泵体,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上述的橡胶阻尼单元。

技术研发人员:杨向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纬湃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8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