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人脸扫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91519发布日期:2024-03-22 10:46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维人脸扫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人脸数据采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人脸扫描装置。


背景技术:

1、面部扫描仪是一种可在短时间内完成人体面部的快速三维扫描,获取面部的三维外形数据的视觉设备。其主要通过投射对人体无害的红外结构光图案到面部,实现人体面部、头部的三维扫描,同时获得面部三维几何坐标数据和彩色纹理数据。目前市场上的人脸数据采集设备多种多样,有注重便携性与简单性的,这类设备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调节不方便和成像不精准的缺点,造成普遍设备达不到精准与快速识别人脸的要求。另外也有一些注重高精度的,该类立式面扫仪为获得相对精确的数据,需设置多组相机,且多为板筋铸件结构,整体体积庞大,不便于拆卸组装和移动,灵活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面部扫描仪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轻便、调节灵活的三维人脸扫描装置。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三维人脸扫描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扫描仪,所述机架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升降杆和控制主机,所述升降杆的固定端安装在底座上,伸缩端上设有连接杆,所述扫描仪包括机身和设置在机身正面顶部的相机模组,所述机身背面的下半部设有内凹的安装台阶,安装台阶内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支撑块与连接杆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控制主机与升降杆和扫描仪通过数据线连接,控制主机包括可对外通信的无线传输模块或有线传输接口。

4、进一步的是,所述升降杆为液压杆、气压杆、丝杆电机或直线电机。

5、进一步的是,所述升降杆使相机模组的升降高度范围为1-1.7m。

6、进一步的是,所述支撑块与支撑板相连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板上,支撑块另一端设有卡块,所述连接杆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并在其顶部侧面设有供支撑块卡入的卡口,所述卡块卡接在连接杆的顶空腔内并通过侧面的螺钉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7、进一步的是,所述控制主机设置在底座上远离相机模组的一侧。

8、进一步的是,所述相机模组呈弧形结构,在弧形凹面的中部设有一颗2d相机,弧形凹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一颗深度相机。

9、进一步的是,所述机架上还设有外壳,所述升降杆、连接杆和控制主机都位于外壳内,所述外壳顶部侧面设有供支撑块穿过和移动的升降开口。

10、进一步的是,所述外壳由对称的左侧壳体和右侧壳体通过螺栓和卡扣连接组合而成,外壳的底部通过螺栓与底部连接。

11、进一步的是,所述支撑块背离机身的一侧还设有后盖,所述后盖上设有供支撑块穿过的通孔。

12、进一步的是,所述后盖下方设有紧贴连接杆和升降开口的装饰条。

13、进一步的是,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万向轮。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一根升降杆来支撑相机模组,搭配可调节高度的座椅,能几乎适用于所有人群在站姿或坐姿下的面部扫描,从而实现在更加合理的位置获取更加精确的面部数据的目的;另外,通过连接杆来保证相机模组的高度,可降低对升降杆的升降高度要求,升降杆可采用更加短小的结构,使其更靠近底座,从而降低设备重心高度,同时将控制主机设置在底座上,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扫描仪通过支撑板和支撑块与连接杆相连,能够使相机模组尽量向外凸出,便于贴近面部扫描,同时支撑板能提高扫描仪与支撑块连接的结构强度,减少升降过程中的晃动,提高扫描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三维人脸扫描装置,包括机架(1)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扫描仪(2),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包括底座(11),以及设置在底座(11)上的升降杆(3)和控制主机(4),所述升降杆(3)的固定端安装在底座(11)上,伸缩端上设有连接杆(5),所述扫描仪(2)包括机身(21)和设置在机身(21)正面顶部的相机模组(22),所述机身(21)背面的下半部设有内凹的安装台阶(23),安装台阶(23)内设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通过支撑块(7)与连接杆(5)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控制主机(4)与升降杆(3)和扫描仪(2)通过数据线连接,控制主机(4)包括可对外通信的无线传输模块或有线传输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人脸扫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杆(3)为液压杆、气压杆、丝杆电机或直线电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人脸扫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杆(3)使相机模组(22)的升降高度范围为1-1.7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人脸扫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块(7)与支撑板(6)相连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板(6)上,支撑块(7)另一端设有卡块(71),所述连接杆(5)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并在其顶部侧面设有供支撑块(7)卡入的卡口(51),所述卡块(71)卡接在连接杆(5)的顶空腔内并通过侧面的螺钉与连接杆(5)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人脸扫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控制主机(4)设置在底座(11)上远离相机模组(22)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人脸扫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相机模组(22)呈弧形结构,在弧形结构凹面的中部设有一颗2d相机(24),弧形结构凹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一颗深度相机(25)。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三维人脸扫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外壳(12),所述升降杆(3)、连接杆(5)和控制主机(4)都位于外壳(12)内,所述外壳(12)顶部侧面设有供支撑块(7)穿过和移动的升降开口(1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三维人脸扫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块(7)背离机身(21)的一侧还设有后盖(8),所述后盖(8)上设有供支撑块(7)穿过的通孔(8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三维人脸扫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后盖(8)下方设有紧贴连接杆(5)和升降开口(13)的装饰条(82)。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三维人脸扫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1)的底部设有万向轮(1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的是人脸数据采集设备领域的一种三维人脸扫描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扫描仪,所述机架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升降杆和控制主机,所述升降杆的伸缩端设有连接杆,所述扫描仪包括机身和设置在机身正面顶部的相机模组,所述机身背面的下半部设有内凹的安装台阶,安装台阶内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支撑块与连接杆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控制主机与升降杆和扫描仪通过数据线连接,并包括可对外通信的无线传输模块或有线传输接口。本技术通过设置一根升降杆来支撑相机模组,搭配可调节高度的座椅,能几乎适用于所有人群在站姿或坐姿下的面部扫描,从而实现在更加合理的位置获取更加精确的面部数据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林江,周强,白光安,曾彦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四川眼科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2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