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功耗电磁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53114发布日期:2024-03-12 19:29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功耗电磁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磁制动器,具体涉及一种低功耗电磁制动器。


背景技术:

1、电磁制动器是现代工业中一种理想的自动化执行元件,在机械传动系统中主要起传递动力和控制运动等作用。电磁制动器是一种壳使机械中的运动件停止或减速的机械零件,也可俗称刹车、闸。它主要与系列电机配套,通常装在电机的转轴上,其广泛应用于冶金、建筑、化工、食品、机床、舞台、电梯、轮船、包装等机械中。

2、目前电磁制动器的制动方式一般有通电制动和断电制动两种方式。通电制动就是指将电磁制动器的电磁线圈通电后,转子上的衔铁就会在电磁力的作用下与定子上的摩擦片接触压紧,从而实现制动;若要解除制动状态,将电磁线圈断电,衔铁就会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与定子脱离。对于通电制动的电磁制动器,若要保持制动状态,其线圈必须连续通电,以产生磁场和电磁力,克服弹簧力,来维持制动状态,其通电时要求电磁线圈产生的电磁力必须要大于弹簧力,因此电磁线圈通电需要消耗较大的电能,其电磁制动器的整体功耗较大。故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措施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 1.实用新型的目的

2、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功耗电磁制动器,有效降低了电磁线圈消耗的电能,降低了其整体的功耗,其使用方便,结构设计巧妙,实用性强。

3、 2.技术方案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低功耗电磁制动器,包括定子壳体、转子和衔铁,所述转子对应安装于电机转轴上,所述定子壳体对应安装于电机机座上,所述定子壳体内对应安装有电磁线圈,且该定子壳体靠近转子的一侧端面上对应设有摩擦片;所述衔铁通过板簧对应安装于转子靠近定子壳体的一侧端面上,所述衔铁上对应内嵌有多个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永磁体,用于提供第一磁场;所述定子壳体内对应设有第二永磁体,用于提供第二磁场,所述第二磁场与第一磁场相互吸引;所述电磁线圈通电后会提供第三磁场,所述第三磁场与第二磁场共同吸引第一磁场,以使得衔铁吸附移动至与摩擦片相贴合,实现制动。

5、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转子上对应开设有多个第一穿孔及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穿孔和第一螺纹孔交错设置并沿转子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衔铁上对应开设有多个第二穿孔及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穿孔与第二螺纹孔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穿孔与第一螺纹孔位置相对应,所述板簧上沿其圆周方向对应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板簧通过第一穿孔内的螺钉与衔铁对应连接,所述板簧通过第二穿孔内的螺钉与转子对应连接。

6、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衔铁上靠近定子壳体一侧的端面上对应开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对应位于第二穿孔与第二螺纹孔之间,多个安装槽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一永磁体对应安装于安装槽内。

7、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二永磁体包括多个,所述第二永磁体对应安装于定子壳体内,且第二永磁体的数量及位置与第一永磁体的数量及位置相对应,所述电磁线圈对应位于第一永磁体与第二永磁体之间。

8、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二永磁体为环形结构,该第二永磁体对应安装于定子壳体内,所述电磁线圈对应位于第一永磁体与第二永磁体之间。

9、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转子上对应内嵌有多个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三永磁体,所述第三永磁体的数量及位置与第一永磁体的数量及位置相对应,通过第三永磁体提供第四磁场,该第四磁场可与第一磁场相互排斥,通过第二磁场、第三磁场、第四磁场共同促使衔铁吸附移动至与摩擦片相贴合,实现制动。

10、 3.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衔铁上对应设有多个第一永磁体来提供第一磁场,并在定子壳体上对应设有第二永磁体来提供第二磁场,使用时,只需向电磁线圈通入较小的电流,利用电磁线圈通电后提供的第三磁场与第二磁场共同吸引第一磁场以及衔铁,使得衔铁吸附移动至与摩擦片贴合压紧,从而实现制动,其整体使用方便,有效降低了电磁线圈消耗的电能,降低了其整体的功耗,其使用方便,结构设计巧妙,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低功耗电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壳体(1)、转子(2)和衔铁(3),所述转子(2)对应安装于电机转轴上,所述定子壳体(1)对应安装于电机机座上,所述定子壳体(1)内对应安装有电磁线圈(6),且该定子壳体(1)靠近转子(2)的一侧端面上对应设有摩擦片(5);所述衔铁(3)通过板簧(4)对应安装于转子(2)靠近定子壳体(1)的一侧端面上,所述衔铁(3)上对应内嵌有多个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永磁体(8),用于提供第一磁场;所述定子壳体(1)内对应设有第二永磁体(9),用于提供第二磁场,所述第二磁场与第一磁场相互吸引;所述电磁线圈(6)通电后会提供第三磁场,所述第三磁场与第二磁场共同吸引第一磁场,以使得衔铁(3)吸附移动至与摩擦片(5)相贴合,实现制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功耗电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2)上对应开设有多个第一穿孔(201)及第一螺纹孔(202),所述第一穿孔(201)和第一螺纹孔(202)交错设置并沿转子(2)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衔铁(3)上对应开设有多个第二穿孔(302)及第二螺纹孔(301),所述第一穿孔(201)与第二螺纹孔(301)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穿孔(302)与第一螺纹孔(202)位置相对应,所述板簧(4)上沿其圆周方向对应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板簧(4)通过第一穿孔(201)内的螺钉(7)与衔铁(3)对应连接,所述板簧(4)通过第二穿孔(302)内的螺钉(7)与转子(2)对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功耗电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3)上靠近定子壳体(1)一侧的端面上对应开设有多个安装槽(303),所述安装槽(303)对应位于第二穿孔(302)与第二螺纹孔(301)之间,多个安装槽(303)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一永磁体(8)对应安装于安装槽(303)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功耗电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永磁体(9)包括多个,所述第二永磁体(9)对应安装于定子壳体(1)内,且第二永磁体(9)的数量及位置与第一永磁体(8)的数量及位置相对应,所述电磁线圈(6)对应位于第一永磁体(8)与第二永磁体(9)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功耗电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永磁体(9)为环形结构,该第二永磁体(9)对应安装于定子壳体(1)内,所述电磁线圈(6)对应位于第一永磁体(8)与第二永磁体(9)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功耗电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2)上对应内嵌有多个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三永磁体,所述第三永磁体的数量及位置与第一永磁体(8)的数量及位置相对应,通过第三永磁体提供第四磁场,该第四磁场可与第一磁场相互排斥,通过第二磁场、第三磁场、第四磁场共同促使衔铁(3)吸附移动至与摩擦片(5)相贴合,实现制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功耗电磁制动器,包括定子壳体、转子和衔铁,所述转子对应安装于电机转轴上,所述定子壳体对应安装于电机机座上,所述定子壳体内对应安装有电磁线圈,且该定子壳体靠近转子的一侧端面上对应设有摩擦片;所述衔铁通过板簧对应安装于转子靠近定子壳体的一侧端面上,所述衔铁上对应内嵌有多个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永磁体,用于提供第一磁场;所述定子壳体内对应设有第二永磁体,用于提供第二磁场,所述第二磁场与第一磁场相互吸引;所述电磁线圈通电后会提供第三磁场。本技术有效降低了电磁线圈消耗的电能,降低了其整体的功耗,其使用方便,结构设计巧妙,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戴鹏飞,戴世杰,颜志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庆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9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