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管道伴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08992发布日期:2024-04-18 17:20阅读:9来源:国知局
新型管道伴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伴热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新型管道伴热系统。


背景技术:

1、液态工业原料通常需要将温度维持在最低的整体工艺温度以上来保持其流动性。以熔融硫磺为例,需要将温度保持在其凝固点(约120℃)以上。此过程称为整体温度维持。蒸汽法工艺通常要求管壁温度保持在蒸汽露点以上,以防止工艺介质冷凝。以硫蒸汽为例,如果饱和硫蒸汽接触到较冷的管壁,硫将在管壁上冷凝。如果管壁温度低于硫的凝固点(120℃),硫将以固态形式在管壁上积聚。继续下去管道最终将被凝固的硫磺堵塞。即使未发生堵塞,也可能存在严重的设备腐蚀风险。由于固体硫是一种良好的绝缘体,硫结晶层可使管壁冷却到足以使水蒸气在硫和钢的分界面处冷凝,硫、钢和水的结合使碳钢管发生腐蚀化学反应。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通常做法是对硫蒸汽管线进行加热,以保持管壁的最低温度高于硫的凝固点,或者保守一点来说,需要高于硫蒸汽的露点。此为管壁最低温度维持。

2、如中国公开号为cn214947386u公开的管道伴热装置,通过连接装置使得伴热管道和被伴热管道完美贴合,这样在实际使用时,伴热管道的热量会首先传递给连接装置,再由连接装置传递给被伴热管道,这样热量在传递的过程中,热量会出现减损,从而导致伴热管道的热量不能进行很好的传递,降低伴热管道的伴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申请提供了新型管道伴热系统,旨在改善伴热管道的热量不能进行很好的传递,降低伴热管道的伴热效果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新型管道伴热系统,包括被伴热管道。

3、被伴热管道以及贴合设置于所述被伴热管道外侧的伴热管道,所述伴热管道上连通有端头,所述伴热管道里侧开设有与所述被伴热管道相贴合的接触面,所述伴热管道外侧设置有u型的保温层。

4、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保温层外侧设置有防护层。

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防护层中间开设有第一空腔层。

6、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空腔层内部等距设置有伸缩弹簧。

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保温层中间开始有第二空腔层。

8、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接触面和被伴热管道之间铺设有传热化合物层。

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伴热管道通过高强度绑带捆扎于所述被伴热管道上。

10、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伴热管道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在一个所述被伴热管道铺设多个。

11、有益效果:

12、1.通过伴热管道设置的与被伴热管道外侧相配合的接触面,使得伴热管道与被伴热管道能够直接接触,从而实现伴热管道的热量直接传递给被伴热管道,降低热量在传递时的损耗。

13、2.通过保温层的设置,能够防止伴热管道的热量向外界散发,提高伴热管道热量的消耗率,提高伴热管道内部的热量的利用率。



技术特征:

1.新型管道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管道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5)外侧设置有防护层(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管道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6)中间开设有第一空腔层(6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管道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层(61)内部等距设置有伸缩弹簧(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管道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5)中间开始有第二空腔层(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管道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面(21)和被伴热管道(1)之间铺设有传热化合物层(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管道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伴热管道(2)通过高强度绑带捆扎于所述被伴热管道(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管道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伴热管道(2)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在一个所述被伴热管道(1)铺设多个。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新型管道伴热系统,属于伴热装置技术领域。该新型管道伴热系统,包括被伴热管道。被伴热管道以及贴合设置于所述被伴热管道外侧的伴热管道,所述伴热管道上连通有端头,所述伴热管道里侧开设有与所述被伴热管道相贴合的接触面,所述伴热管道外侧设置有U型的保温层。通过伴热管道设置的与被伴热管道外侧相配合的接触面,使得伴热管道与被伴热管道能够直接接触,从而实现伴热管道的热量直接传递给被伴热管道,降低热量在传递时的损耗。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华尔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1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