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刚性低形变负载轴承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57317发布日期:2024-03-12 19:36阅读:7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刚性低形变负载轴承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轴承座,具体为一种高刚性低形变负载轴承座。


背景技术:

1、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的零部件,轴承可以支撑机械旋转体,减少摩擦,有轴承的地方就有支撑点,轴承的内支撑点是轴,外支撑点就是支撑座。

2、如申请号201921586942.7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轴承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壳的左下端与轴承座底座活动连接,所述轴承座底座的下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轴承壳的右下端与第一连接块焊接连接,所述轴承外壁与滚轮的外端相接触,所述轴承外壁与轴承内壁的中间设置有滚珠,所述轴承内壁的外侧与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座底座的左右两端均与固定栓活动连接,且轴承座底座的下侧设置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第三凹槽,且固定底座远离第三凹槽的一侧上端与固定块焊接连接,解决了不便于更换轴承,不便于更换钢珠,且不能减少钢珠脱落,并且不能加强固定轴承座的问题。

3、类似的轴承座,由于轴承座在受到高负载时,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形变,一旦超过了轴承座的弹性极限,轴承座会容易不稳定,造成松动,并且如果刚性较低,容易发生形变,导致轴承座的稳定性下降。

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不足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高刚性低形变负载轴承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刚性低形变负载轴承座的由于轴承座在受到高负载时,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形变,一旦超过了轴承座的弹性极限,轴承座会容易不稳定,造成松动,并且如果刚性较低,容易发生形变,导致轴承座的稳定性下降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刚性低形变负载轴承座,包括基座、下连接座和上连接座,所述基座的内腔开设有凹槽,所述下连接座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内腔,且所述下连接座下方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内螺纹,且所述下连接座顶端面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所述基座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三内螺纹,且所述第三内螺纹的内腔设置有第一螺栓,所述上连接座安装在所述下连接座的顶端面,所述上连接座的两侧均开设有第四内螺纹,且两组所述第四内螺纹的内腔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下连接座与所述上连接座之间的内腔设置有轴承环,所述轴承环环体的内腔设置有滚球,所述滚球设置有九组。

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第三内螺纹内腔的孔径大小一致,所述第一螺栓依次贯穿在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第三内螺纹的内腔。

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内螺纹与所述第四内螺纹内腔的孔径大小一致,所述第二螺栓依次贯穿在所述第二内螺纹与所述第四内螺纹的内腔。

5、进一步的,所述下连接座前端面的中心处开设有散热环,所述散热环的外表面呈孔状,所述散热环的四角处均设置有固定销。

6、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两侧的下方均设置有钢板,所述钢板内腔的中心处均开设有螺纹槽。

7、进一步的,所述下连接座的底端面与所述凹槽的内腔相啮合,所述上连接座呈弧形。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内嵌式轴承座可以更紧密地连接到基座上,从而提供更高的刚性,且在负载作用下,轴承座更能够保持其形状和位置,减少形变的可能性,通过内腔式的连接方式,负载可以更均匀地分布到底座上,减少局部应力集中,提高整体负载能力,其具体内容如下:

9、设置有基座、第一内螺纹、第三内螺纹、第一螺栓、下连接座与凹槽,下连接座的第三内螺纹设置在基座内腔的凹槽中,基座的第一内螺纹与第三内螺纹通过第一螺栓进行啮合,防止结构连接松动,且这样连接可以提供更大的接触面积和更好的啮合效果,从而增加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刚性低形变负载轴承座,包括基座(1)、下连接座(3)和上连接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内腔开设有凹槽(2),所述下连接座(3)设置在所述凹槽(2)的内腔,且所述下连接座(3)下方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内螺纹(31),且所述下连接座(3)顶端面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内螺纹(32),所述基座(1)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三内螺纹(5),且所述第三内螺纹(5)的内腔设置有第一螺栓(4),所述上连接座(6)安装在所述下连接座(3)的顶端面,所述上连接座(6)的两侧均开设有第四内螺纹(8),且两组所述第四内螺纹(8)的内腔设置有第二螺栓(7),所述下连接座(3)与所述上连接座(6)之间的内腔设置有轴承环(11),所述轴承环(11)环体的内腔设置有滚球(12),所述滚球(12)设置有九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刚性低形变负载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螺纹(31)与所述第三内螺纹(5)内腔的孔径大小一致,所述第一螺栓(4)依次贯穿在所述第一内螺纹(31)与所述第三内螺纹(5)的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刚性低形变负载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螺纹(32)与所述第四内螺纹(8)内腔的孔径大小一致,所述第二螺栓(7)依次贯穿在所述第二内螺纹(32)与所述第四内螺纹(8)的内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刚性低形变负载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座(3)前端面的中心处开设有散热环(9),所述散热环(9)的外表面呈孔状,所述散热环(9)的四角处均设置有固定销(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刚性低形变负载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两侧的下方均设置有钢板(13),所述钢板(13)内腔的中心处均开设有螺纹槽(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刚性低形变负载轴承座,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刚性低形变负载轴承座,包括基座、下连接座和上连接座,基座的内腔开设有凹槽,下连接座设置在凹槽的内腔,下连接座下方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内螺纹,且下连接座顶端面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内螺纹,基座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三内螺纹,第三内螺纹的内腔设置有第一螺栓,上连接座安装在所述下连接座的顶端面,两组第四内螺纹的内腔设置有第二螺栓。该高刚性低形变负载的轴承座,内嵌式轴承座可以更紧密地连接到基座上,从而提供更高的刚性,且在负载作用下,轴承座更能够保持其形状和位置,减少形变的可能性,通过内腔式的连接方式,负载可以更均匀地分布到底座上,减少局部应力集中,提高整体负载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芳,李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沃勒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4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