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拖三拉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66548发布日期:2024-04-18 11:33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拖三拉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汽车拉线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拖三拉线。


背景技术:

1、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外出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其中,拉线是汽车的重要控制部件,在现有的汽车部分拉线控制中,需要由手动控制汽车拉索的一端,形成三处乃至三处以上的拉索同时工作,即需要汽车拉线通过手动端一处输出,控制三处乃至三处以上的不同的部件。在现有技术中,基本采用一拖二再拖二形成一拖多的控制,通过不断地串接一拖二接线盒和拉索才能实现这样的功能,在一拖二再拖二接线盒的结构下,造成汽车拉线控制不断地累积误差和故障点,容易造成汽车拉线控制失效,为避免这种情况,相关技术人员开发了如公开号为cn21077002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一种接线盒”,通过这种接线盒连接起一条主动拉索与三条从动拉索能够组装成一拖三拉线,实现操纵一条主动拉索带动三条从动拉索操作的功能,可用于解锁汽车座位调节、侧门开启等。然而上述的接线盒其滑块采用圆柱形结构,相应的构造滑块滑动空间的盒体和盒盖的主体部分也为圆柱形,导致整体厚度太大,在汽车底盘下方或车内布置拉线时,该接线盒会占用较大空间,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拖三拉线,其采用的连接盒盒体厚度薄,安装时占用空间小。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一拖三拉线,包括一条主动拉索、连接盒和三条从动拉索,所述连接盒包括可拆式连接的盒体与盒盖及盒内的滑块,所述滑块扁平,滑块的厚度小于等于盒体内滑动槽的深度,用于嵌装主动拉索的传动端拉索接头的第一嵌装槽设在滑块的前端中间,用于嵌装中间从动拉索的连接端拉索接头的第二嵌装槽设在滑块的尾端中间,用于分别嵌装两侧从动拉索的连接端拉索接头的第三嵌装槽设在滑块中段的两侧,第一嵌装槽、第二嵌装槽和第三嵌装槽的开口都设在滑块的上表面;所述连接盒内还设有弹簧,弹簧套设在主动拉索的钢索上,弹簧抵在滑块前端与盒体之间。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滑块设计成扁平状,且滑块的厚度小于等于盒体内滑动槽的深度,来大幅度降低连接盒的整体厚度;用于嵌装主动拉索的传动端拉索接头的第一嵌装槽设在滑块的前端中间,用于嵌装中间从动拉索的连接端拉索接头的第二嵌装槽设在滑块的尾端中间,用于分别嵌装两侧从动拉索的连接端拉索接头的第三嵌装槽设在滑块中段的两侧,使得第一嵌装槽、第二嵌装槽和两个第三嵌装槽成棱形分布,用以保持滑块的较短长度及较窄宽度,也即在大幅降低连接盒厚度的同时不会增加连接盒的长度和宽度,从而大幅降低连接盒的装配占用空间;同时增设弹簧用于推动滑块较快复位。

4、作为改进,与第一嵌装槽连通的第一走线槽由其设在滑块前端一侧上部的开口向中部延伸后转到滑块前端中间,与第二嵌装槽连通的的第二走线槽由其设在滑块尾端另一侧上部的开口向中部延伸后转到滑块尾端中间,分别与同侧第三嵌装槽连通的第三走线槽由其设在滑块同侧侧面上部的开口向中部延伸后转到滑块同侧尾端。钢索在走线槽的上、下方位都有阻挡,在滑动横向滑动的过程中能够较好的保持钢索在滑块的走线槽内,同时减小滑块的材料使用量,降低滑块的生产成本。

5、作为优选,滑块前端设有凸块,凸块插入弹簧尾部;滑动槽前端槽壁中间设有凹陷的弹簧座,弹簧头部抵在弹簧座内。用于定位弹簧的两端端部,避免弹簧在工作过程中大幅变形而发生走脱现象。

6、作为改进,盒体底板设有向下凸的增厚片,盒体底板上的两个扣接件分别设置在增厚片的两端端部。在小幅增厚盒体的情况下,加强扣接件与盒体的连接处的强度。

7、作为优选,增厚片两端端部都设有向盒体两侧侧部延伸的加强筋。通过加强筋来加强盒体的横向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一拖三拉线,包括一条主动拉索(1)、连接盒(2)和三条从动拉索(4),所述连接盒(2)包括可拆式连接的盒体(21)与盒盖(22)及盒内的滑块(23),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3)扁平,滑块(23)的厚度小于等于盒体(21)内滑动槽(21a)的深度,用于嵌装主动拉索(1)的传动端拉索接头的第一嵌装槽(23a)设在滑块(23)的前端中间,用于嵌装中间从动拉索(4)的连接端拉索接头的第二嵌装槽(23b)设在滑块(23)的尾端中间,用于分别嵌装两侧从动拉索(4)的连接端拉索接头的第三嵌装槽(23c)设在滑块(23)中段的两侧,第一嵌装槽(23a)、第二嵌装槽(23b)和第三嵌装槽(23c)的开口都设在滑块(23)的上表面;所述连接盒(2)内还设有弹簧(24),弹簧(24)套设在主动拉索(1)的钢索上,弹簧(24)抵在滑块(23)前端与盒体(2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拖三拉线,其特征在于:与第一嵌装槽(23a)连通的第一走线槽(23d)由其设在滑块(23)前端一侧上部的开口向中部延伸后转到滑块(23)前端中间,与第二嵌装槽(23b)连通的第二走线槽(23e)由其设在滑块(23)尾端另一侧上部的开口向中部延伸后转到滑块(23)尾端中间,分别与同侧第三嵌装槽(23c)连通的第三走线槽(23f)由其设在滑块(23)同侧侧面上部的开口向中部延伸后转到滑块(23)同侧尾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拖三拉线,其特征在于:滑块(23)前端设有凸块(23g),凸块(23g)插入弹簧(24)尾部;滑动槽(21a)前端槽壁中间设有凹陷的弹簧座(21f),弹簧(24)头部抵在弹簧座(21f)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拖三拉线,其特征在于:盒体(21)底板设有向下凸的增厚片(21i),盒体(21)底板上的两个扣接件(21e)分别设置在增厚片(21i)的两端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拖三拉线,其特征在于:增厚片(21i)两端端部都设有向盒体(21)两侧侧部延伸的加强筋(21j)。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拖三拉线,其优点在于滑块设计成扁平状,且滑块的厚度小于等于盒体内滑动槽的深度,来大幅度降低连接盒的整体厚度;用于嵌装主动拉索的传动端拉索接头的第一嵌装槽设在滑块的前端中间,用于嵌装中间从动拉索的连接端拉索接头的第二嵌装槽设在滑块的尾端中间,用于分别嵌装两侧从动拉索的连接端拉索接头的第三嵌装槽设在滑块中段的两侧,使得第一嵌装槽、第二嵌装槽和两个第三嵌装槽成棱形分布,用以保持滑块的较短长度及较窄宽度,也即在大幅降低连接盒厚度的同时不会增加连接盒的长度和宽度,从而大幅降低连接盒的装配占用空间;同时增设弹簧用于推动滑块较快复位。

技术研发人员:吴婷,钱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汽车软轴软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0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