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油泵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69951发布日期:2024-05-20 12:02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油泵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机油泵,尤其指一种机油泵组件。


背景技术:

1、在现有的机油泵技术中,机油泵的吸油结构存在一些缺陷。首先,当行车过程中发动机发生突然的晃动或偏摆时,机油泵吸油口处的机油会受到惯性作用而被甩到一侧,导致机油的供应不稳定。这可能会导致发动机在行车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润滑,加剧摩擦和磨损,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故障。

2、其次,机油泵在工作过程中,传动机构会搅动油底壳内的机油与空气中的气体混合,导致机油中含气量增加。这样的情况会影响机油的润滑性能,降低润滑效果,进而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同时,机油泵还会将底部杂质搅拌到机油中,增加了油液内的杂质含量,进一步损害机油的质量。

3、现有技术中尝试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一些技术采用了在吸油口附近增加导流板或在机油泵的泵身周围增加挡板的方式,以试图减少机油的抛出和混合问题。然而,这样的设计考虑到的问题过于简单,例如直接在机油泵的泵身周围增加挡板仅能减少油液内的杂质含量,仍无法在发动机突然晃动或偏摆时提供足够的机油供应保护,还需要按照不同的机油泵结构单独设计出相配合的挡板结构,增大设计和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优化机油泵吸油的结构,以降低机油泵组件在晃动时被甩至一侧的机油量,确保足够的机油供应,并降低吸入机油的含气量和沉积的杂质。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优化机油泵吸油的结构,包括设置在油底壳中的挡板,所述挡板将机油集滤器的吸油口与机油泵隔开。

3、优选地,所述挡板集成式地设置在机油集滤器上。

4、更优选地,所述挡板的外侧边缘还设有用于配合油底壳内壁筋板的轮廓。

5、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机油泵组件,其包括油底壳、设置在油底壳中的机油集滤器和机油泵,所述机油集滤器的进油口朝向油底壳的底面设置,所述机油集滤器的出油口连接机油泵的进油口,所述油底壳中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机油集滤器的吸油口与机油泵隔开。

6、优选地,所述挡板集成式地设置在机油集滤器上。

7、更优选地,所述油底壳的内壁面以及底面设置有多个用于提高结构强度的筋板,所述挡板的外侧边缘还设有用于配合其所处位置能接触到的筋板的轮廓。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油底壳中设置挡板,并使挡板将机油集滤器的吸油口与机油泵隔开,这种设计能够在发动机发生突然晃动或偏摆时,起到提高油底壳最低点的作用,阻挡较多的机油被甩到一侧去,确保机油集滤器吸油口附近能够具有足够的机油供应;此外,在机油泵工作过程中,挡板还能隔离混入的气体和杂质,降低机油的含气量并减少沉积的杂质。这种优化后的机油泵吸油结构有效解决了传统技术中机油供应不稳定、机油含气量增加以及油底壳内杂质混入等问题,提高了机油泵的工作效率和润滑性能,有助于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机油泵组件,包括油底壳(1)、设置在油底壳(1)中的机油集滤器(3)和机油泵(4),所述机油集滤器(3)的进油口朝向油底壳(1)的底面设置,所述机油集滤器(3)的出油口连接机油泵(4)的进油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1)中设置有挡板(2),所述挡板(2)将机油集滤器(3)的吸油口与机油泵(4)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集成式地设置在机油集滤器(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油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1)的内壁面以及底面设置有多个用于提高结构强度的筋板,所述挡板(2)的外侧边缘还设有用于配合其所处位置能接触到的筋板的轮廓。


技术总结
用于优化机油泵吸油的结构以及包含该结构的机油泵组件,涉及机油泵技术领域,前述的用于优化机油泵吸油的结构包括设置在油底壳中的挡板,所述挡板将机油集滤器的吸油口与机油泵隔开,该挡板集成式地设置在机油集滤器上,并且挡板的外侧边缘还设有用于配合油底壳内壁筋板的轮廓。本技术能够降低机油泵组件在晃动时被甩至一侧的机油量,确保足够的机油供应,并降低吸入机油的含气量和沉积的杂质。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马韬文,许仲秋,刘光明,佘笑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6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