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管组件及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85210发布日期:2024-04-30 16:55阅读:7来源:国知局
接管组件及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检测装置,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接管组件及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1、在工业生产中,换热器作为一种可以用于冷热流体之间进行热量交换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家电、能源、化工、机械以及食品生产等行业中,管翅式换热器因其高效的换热效率、紧凑的结构,在家用空调行业广泛使用。换热器内部的管路系统需要密封,以确保其正常运转,因其存在多回路、分路的情况,焊接后存在一定的焊堵风险,当出现焊堵情况时,因管路内部流动阻力大,将会对整机系统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影响产品性能。使用高精度检堵设备可有效检测全堵、半堵、微堵产品,但由于高精度检堵机特性,在检测时对设备与待测管路系统组件的接口气密性要求十分严格,又因为管路组件接口规格各异,检测时需手动更换不同规格管径的连接管,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存在操作难度较大、密封效果不够稳定等隐患,造成检测过程复杂且精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化接管难度且提高密封可靠的接管组件及检测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手动更换连接管而造成检测过程复杂且精度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管组件,包括:

3、管体;

4、胀接结构,所述胀接结构设置于所述管体的外壁上,且所述胀接结构的外径可调。

5、所述胀接结构包括胀接壳体,所述胀接壳体设置于所述管体的外壁上,且所述胀接壳体与所述管体共同围成压力腔,所述胀接壳体上设置有压力入口,所述压力入口与所述压力腔连通。

6、所述胀接壳体的截面为圆形,且所述胀接壳体环绕于所述管体上,所述胀接壳体和所述管体共同围成的所述压力腔的截面为环形。

7、所述胀接壳体包括至少两段胀接段,所有所述胀接段均设置于所述管体的外壁上,且所有所述胀接段的外径均不相同。

8、沿所述管体内的流体流动方向,所述胀接段的外径依次减小。

9、所述胀接段的截面为圆形,所有所述胀接段均套设于所述管体上,且每一所述胀接段与所述管体共同围成一个所述压力腔,所有所述压力腔均与所述压力入口连通。

10、所述胀接段的截面为圆形,且在相邻的两个所述胀接段中,直径大的所述胀接段套设于直径小的所述胀接段上,两个所述胀接段之间形成一个所述压力腔。

11、所述胀接段的数量为三个,且包括直径逐渐增加的第一胀接段、第二胀接段和第三胀接段,所述第一胀接段与所述管体共同围成一个所述压力腔,所述第二胀接段环绕于所述第一胀接段上,且所述第二胀接段与所述第一胀接段共同围成一个所述压力腔,所述第三胀接段环绕于所述第二胀接段上,且部分所述第三胀接段和所述第二胀接段共同围成一个所述压力腔,部分所述第三胀接段与所述管体共同围成连通腔,所有所述压力腔均与所述连通腔连通,且所述第三胀接段构成所述连通腔的部分上设置有所述压力入口。

12、所述胀接结构上设置有密封结构。

13、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环绕于所述胀接结构上。

14、所述管体上设置有温度检测结构。

1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检测设备,包括上述的接管组件。

16、本实用新型的接管组件及检测设备,利用胀接结构实现管体和预设结构之间的连接,在使用时,将胀接结构及管体均插入对应的预设结构内,然后增加胀接结构的外径,使得胀接结构与预设结构的内壁进行抵接,从而实现管体与预设结构的连接,而且胀接结构的外径可调,能够对不同的预设结构进行适配,可在预设结构接口不统一情况下进行有效检测,同时胀接结构还能够将管体与预设结构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增加密封有效性,从而提高接管组件的密封性,减少检测设备误报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接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胀接结构(2)包括胀接壳体,所述胀接壳体设置于所述管体(1)的外壁上,且所述胀接壳体与所述管体(1)共同围成压力腔(21),所述胀接壳体上设置有压力入口(22),所述压力入口(22)与所述压力腔(2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胀接壳体的截面为圆形,且所述胀接壳体环绕于所述管体(1)上,所述胀接壳体和所述管体(1)共同围成的所述压力腔(21)的截面为环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胀接壳体包括至少两段胀接段,所有所述胀接段均设置于所述管体(1)的外壁上,且所有所述胀接段的外径均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管体(1)内的流体流动方向,所述胀接段的外径依次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胀接段的截面为圆形,所有所述胀接段均套设于所述管体(1)上,且每一所述胀接段与所述管体(1)共同围成一个所述压力腔(21),所有所述压力腔(21)均与所述压力入口(22)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胀接段的截面为圆形,且在相邻的两个所述胀接段中,直径大的所述胀接段套设于直径小的所述胀接段上,两个所述胀接段之间形成一个所述压力腔(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胀接段的数量为三个,且包括直径逐渐增加的第一胀接段(23)、第二胀接段(24)和第三胀接段(25),所述第一胀接段(23)与所述管体(1)共同围成一个所述压力腔(21),所述第二胀接段(24)环绕于所述第一胀接段(23)上,且所述第二胀接段(24)与所述第一胀接段(23)共同围成一个所述压力腔(21),所述第三胀接段(25)环绕于所述第二胀接段(24)上,且部分所述第三胀接段(25)和所述第二胀接段(24)共同围成一个所述压力腔(21),部分所述第三胀接段(25)与所述管体(1)共同围成连通腔(26),所有所述压力腔(21)均与所述连通腔(26)连通,且所述第三胀接段(25)构成所述连通腔(26)的部分上设置有所述压力入口(2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胀接结构(2)上设置有密封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密封环(3),所述密封环(3)环绕于所述胀接结构(2)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上设置有温度检测结构。

12.一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接管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接管组件及检测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手动更换连接管而造成检测过程复杂且精度低的问题。接管组件包括管体;胀接结构,所述胀接结构设置于所述管体的外壁上,且所述胀接结构的外径可调。本技术的接管组件及检测设备,利用胀接结构实现管体和预设结构之间的连接,而且胀接结构的外径可调,能够对不同的预设结构进行适配,可在预设结构接口不统一情况下进行有效检测,同时胀接结构还能够将管体与预设结构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增加密封有效性,从而提高接管组件的密封性,减少检测设备误报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书源,米俊男,向光道,马化钰,林忠,赵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7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