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路铺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22176发布日期:2024-04-30 17:31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路铺设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室内装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路铺设结构。


背景技术:

1、装配式建筑在搭建完成后往往需要在室内进行装修,以使得装配式建筑的室内更加美观,而进行室内装修时往往需要在室内的地面、墙面以及天花板处根据电路走线位置开设凹槽,进而使得套设电线的管道能够埋设在槽内,最后在通过涂抹水泥的方式对埋设管道的槽进行填平,以便后续的施工。

2、但是,在埋设管道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管道长度不够需要接长管道的情况出现,现有技术中往往是通过热熔的方式将两根管道分别插接在连接头的两端然后进行加热,使得管道能够与连接头的插接处熔融接合,以实现管道的接长,然而这需要花费时间对管道端部进行加热,并且在管道插接完成后还需要等待管道冷却才能对管道与管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进行检查才能实施下一施工步骤,整个连接过程中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实现两根管道之间的连接,连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管道与管道之间的连接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管路铺设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管路铺设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包括两根直线排布的管道以及连接件,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套管与第二连接套管,第一连接套管长度方向的一侧与第二连接套管长度方向的一侧铰接,第一连接套管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与第二连接套管长度方向的另一侧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当第一连接套管与第二连接套管之间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时,第一连接套管的内壁与第二连接套管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实现两根管道之间连接的连接通道。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接长管道时,将一根管道的一端放置在第二连接套管的端部,将另一根管道的一端放置在第二连接套管的另一端部,然后转动第一连接套管,使得第一连接套管与第二连接套管卡接,进而使得第一连接套管的内壁与第二连接套管的内壁之间形成连接通道,进而实现两根管道之间的接长,整个过程中无需对管道进行加热即可直接实现管道的接长,节约了接长管道时所花费的时间,达到了提高管道接长效率的效果。

5、可选的,第一连接套管长度方向的两端以及第二连接套管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接槽,卡接槽内设置有密封件一,密封件一用于与管道的外壁抵紧。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槽内的密封件一使得当第一连接套管与第二连接套管之间卡接时,密封件一能够对处于第二连接套管两端的管道外壁进行抵紧,降低管道从连接通道内脱出的概率。

7、可选的,第二连接套管用于抵接第一连接套管的一面上通过粘接的方式设置有密封件二,密封件二能与第一连接套管抵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连接套管用于与第一连接套管抵接的一面通过粘接的方式设置有密封二,密封件二在第一连接套管与第二连接套管卡接的时候与第一连接套管抵接,进而对第一连接套管与第二连接套管的连接面处进行填充,以提高第一连接套管与第二连接套管之间的密封性。

9、可选的,第二连接套管外壁上设置有长度方向与第二连接套管长度方向一致的滑槽,滑槽内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螺栓、支撑杆一、支撑杆二以及滑块,螺栓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在第二连接套管的端部,滑块滑设在滑槽内,螺栓一端位于滑槽内并与滑块抵接,支撑杆一的一端与滑块远离螺栓的侧壁铰接,支撑杆一的另一端与支撑杆二铰接,支撑杆二远离支撑杆一的一端与滑槽的端面铰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通过拧动螺栓的方式使得螺栓位于滑槽内的一端推动滑块在c型槽内滑动,使得支撑杆一与支撑杆二的铰接处会从滑槽内凸出,进而抵接在用于埋设管道的凹槽内壁,这使得第二连接套管在凹槽内的位置能够被固定。

11、可选的,支撑杆一与支撑杆二之间的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扭簧的一端与支撑杆一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支撑杆二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一与支撑杆二之间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这使得支撑杆一与支撑杆二在于凹槽侧壁抵接时存在有复原的趋势,进而使得滑块能与螺栓抵紧,使得螺栓不易从第二连接套管上脱出。

13、可选的,滑块靠近螺栓的侧面设置有插槽,螺栓与插槽通过插接配合的方式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在扭簧的作用下始终能够与螺栓抵接,而此时螺栓与滑块上的插槽通过插接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这使得在螺栓轴线不发生偏移的前提下,滑块不会轻易地从滑槽内脱出。

15、可选的,支撑杆一靠近支撑杆二的一端以及支撑杆二靠近支撑杆一的一端均设置有防滑垫。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杆一靠近支撑杆二的一端以及支撑杆二靠近支撑杆一的一端均设置有防滑垫,使得支撑杆一与支撑杆二的铰接处从滑槽内凸出并与凹槽侧壁抵接时的摩擦力更大,进而增加连接套管设置在凹槽内时的牢靠性。

17、可选的,第一连接套管的内壁与第二连接套管的内壁之间均设置有多块肋板,多块肋板沿管道的轴线间隔分布。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套管的内壁与第二连接套管的内壁之间均设置有多块肋板,这使得后续往凹槽内覆盖水泥时,第一连接套管与第二连接套管的承压能力更强,而不会轻易地由于水泥凝固时所产生的压力而发生破损。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至少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0、1.通过将两根管道分别放置在第二连接套管的两端,然后通过转动第一连接套管的方式使得第一连接套管与第二连接套管之间卡接,进而实现对管道的接长,整个过程中无需对管道进行加热即可直接实现管道的接长,同时也无需等待管道冷却才能恢复原有强度,节约了接长管道所花费的时间,达到了提高管道接长效率的效果;

21、2.通过拧动螺栓的方式使得螺栓位于滑槽内的一端推动滑块在c型槽内滑动,使得支撑杆一与支撑杆二的铰接处会从滑槽内凸出,进而抵接在用于埋设管道的凹槽内壁,这使得第二连接套管在凹槽内的位置能够被固定,达到了增加第二连接套管凹槽内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管路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直线排布的管道(1)以及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包括第一连接套管与第二连接套管,所述第一连接套管长度方向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套管长度方向的一侧铰接,所述第一连接套管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套管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能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当所述第一连接套管(3)与所述第二连接套管(4)之间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套管(3)的内壁与所述第二连接套管(4)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实现两根所述管道(1)之间连接的连接通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路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套管(3)长度方向的两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套管(4)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接槽(6),所述卡接槽(6)内设置有密封件一(7),所述密封件一(7)用于与所述管道(1)的外壁抵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路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套管(4)用于抵接所述第一连接套管(3)的一面上通过粘接的方式设置有密封件二(8),所述密封件二(8)能与所述第一连接套管(3)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路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套管(4)外壁上设置有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套管(4)长度方向一致的滑槽(9),所述滑槽(9)内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螺栓(11)、支撑杆一(12)、支撑杆二(13)以及滑块(14),所述螺栓(11)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套管(4)的端部,所述滑块(14)滑设在所述滑槽(9)内,所述螺栓(11)一端位于所述滑槽(9)内并与所述滑块(14)抵接,所述支撑杆一(12)的一端与滑块(14)远离所述螺栓(11)的侧壁铰接,所述支撑杆一(12)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二(13)铰接,所述支撑杆二(13)远离所述支撑杆一(12)的一端与所述滑槽(9)的端面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路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一(12)与所述支撑杆二(13)之间的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15),所述扭簧(15)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一(12)连接,所述扭簧(15)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二(1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路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4)靠近所述螺栓(11)的侧面设置有插槽(18),所述螺栓(11)与所述插槽(18)通过插接配合的方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路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一(12)靠近所述支撑杆二(13)的一端以及所述支撑杆二(13)靠近所述支撑杆一(12)的一端均设置有防滑垫(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路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套管(3)的内壁与所述第二连接套管(4)的内壁之间均设置有多块肋板(17),多块所述肋板(17)沿所述管道(1)的轴线间隔分布。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管路铺设结构,属于室内装修技术领域,包括两根直线排布的管道以及连接件,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套管与第二连接套管,第一连接套管长度方向的一侧与第二连接套管长度方向的一侧铰接,第一连接套管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与第二连接套管长度方向的另一侧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当第一连接套管与第二连接套管之间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时,第一连接套管的内壁与第二连接套管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实现两根管道之间连接的连接通道。本申请具有提高管道与管道之间的连接效率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城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4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