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组件及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38792发布日期:2024-04-18 17:58阅读:8来源:国知局
轴承组件及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轴承,具体地,涉及一种轴承组件及支架。


背景技术:

1、太阳能电池板上需要安装跟踪器,其作用是可以保持太阳能电池板实时正对太阳,让太阳光的光线实时垂直照射太阳能电池板,跟踪器能显著提高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跟踪器的转动需要轴承与转轴配合,光伏行业一般使用高分子塑料耐磨轴承,而相关技术中光伏跟踪器产品的轴承在转动过程中,轴承与轴承座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缝隙,该缝隙暴露在露天环境下,在多风的环境下,外界露天环境下的杂质例如沙尘等微小颗粒会因为风的作用被带入到轴承和轴承座之间,滞留在该狭小区域内无法排到外部环境,累积的沙尘造成轴承在转动时不停地对轴承进行摩擦,以造成轴承损伤,影响轴承座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组件及支架,该轴承组件能够将轴承与轴承座之间的杂质排出,以防止轴承与轴承座之间积累的杂质对轴承产生损伤,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轴承组件及支架,包括:

3、轴承,用于套接于转轴,以用于随所述转轴同步转动;和

4、轴承座,用于连接于固定架,所述轴承座套接在所述轴承之外,所述轴承座与所述轴承之间形成有流动空间以及与所述流动空间连通的且与所述轴承同轴线的环形开口,所述轴承座形成有与所述流动空间连通的第一除尘通道。

5、可选地,所述轴承座包括相互对接的两个座体,所述座体形成有与所述轴承同轴线的通道,两个所述座体的两个所述通道相连通以用于容纳所述轴承,所述通道的内壁面与所述轴承之间形成所述流动空间和所述环形开口,所述第一除尘通道形成在两个所述座体之间。

6、可选地,所述座体具有与另一所述座体相邻的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通道的内径自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逐渐增大,以使得所述通道的内壁面形成引导面,所述引导面位于所述环形开口和所述第一除尘通道之间。

7、可选地,所述座体包括相连的对接部和连接部,所述通道形成于所述对接部,两个所述对接部可拆卸地连接,两个所述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且用于夹持在所述固定架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除尘通道形成在两个所述连接部之间。

8、可选地,所述对接部的朝向另一所述对接部的一侧具有围绕所述通道的周向设置的具有断口的承载部,两所述承载部对接以能够支撑所述轴承相对于所述轴承座转动,且用于限制所述轴承相对于所述轴承座沿径向以及轴向移动,两所述断口对接以形成连通在所述流动空间和所述第一除尘通道之间的连通口。

9、可选地,所述轴承包括支撑部以及关于所述支撑部对称的两引导部,所述支撑部支撑在所述承载部上,两所述引导部分别位于两所述通道内,所述引导部与所述通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所述流动空间。

10、可选地,所述承载部具有用于支撑所述轴承的支撑面和用于与另一所述承载部对接的对接面。

11、可选地,所述连接部构造为自所述断口处沿所述轴承的径向向外延伸的连接板,所述座体具有沿所述连接板以及所述承载部的边缘间隔布置的多个安装部,两个所述座体的位置相对的两个所述安装部通过连接件相连。

12、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具有朝向另一所述连接部的第一侧面和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

13、所述连接部具有内凹于所述第一侧面且外凸于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一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于所述第一侧面形成的凹槽用于与固定架之间形成与所述除尘通道连通的第二除尘通道;和/或

14、所述连接部具有外凸于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用于抵接所述固定架,以使得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架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除尘通道连通的第三除尘通道。

15、本公开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支架,包括固定架以及如上所述的轴承组件。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轴承座套接在轴承之外,轴承座与轴承之间形成流动空间以及与流动空间连通且与轴承同轴线的环形开口,轴承座形成有与流动空间连通的除尘通道,杂质例如沙尘在由环形开口进入流动空间后,可以流入与流动空间连通的第一除尘通道,避免杂质在轴承与轴承座之间的累积,从而避免因轴承与累积的杂质之间的摩擦造成轴承的损坏或影响轴承组件的正常运转。

17、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包括相互对接的两个座体,所述座体形成有与所述轴承同轴线的通道,两个所述座体的两个所述通道相连通以用于容纳所述轴承,所述通道的内壁面与所述轴承之间形成所述流动空间和所述环形开口,所述第一除尘通道形成在两个所述座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具有与另一所述座体相邻的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通道的内径自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逐渐增大,以使得所述通道的内壁面形成引导面,所述引导面位于所述环形开口和所述第一除尘通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包括相连的对接部和连接部,所述通道形成于所述对接部,两个所述对接部可拆卸地连接,两个所述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且用于夹持在所述固定架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除尘通道形成在两个所述连接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的朝向另一所述对接部的一侧具有围绕所述通道的周向设置的具有断口的承载部,两所述承载部对接以能够支撑所述轴承相对于所述轴承座转动,且用于限制所述轴承相对于所述轴承座沿径向以及轴向移动,两所述断口对接以形成连通在所述流动空间和所述第一除尘通道之间的连通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包括支撑部以及关于所述支撑部对称的两引导部,所述支撑部支撑在所述承载部上,两所述引导部分别位于两所述通道内,所述引导部与所述通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所述流动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具有用于支撑所述轴承的支撑面和用于与另一所述承载部对接的对接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构造为自所述断口处沿所述轴承的径向向外延伸的连接板,所述座体具有沿所述连接板以及所述承载部的边缘间隔布置的多个安装部,两个所述座体的位置相对的两个所述安装部通过连接件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具有朝向另一所述连接部的第一侧面和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

10.一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以及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轴承组件。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轴承组件及支架,该轴承组件包括轴承以及轴承座。其中轴承用于套接转轴,能够随着转轴同步转动。轴承座用于连接固定架,轴承座套接在轴承之外,轴承座与轴承之间形成有流动空间以及与流动空间连通的环形开口。该环形开口与轴承同轴线设置,轴承座形成有与流动空间连通的第一除尘通道。杂质在由环形开口进入流动空间后,可以通过与流动空间连通的第一除尘通道流出轴承与轴承座之间的流动空间,避免杂质在轴承与轴承座之间累积,避免因轴承与杂质的摩擦造成轴承组件的损坏或影响轴承组件的正常运转。

技术研发人员:迟洪明,丁伟,曹恩志,张晓晶,李红有,闫立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龙源(北京)新能源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