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胶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38826发布日期:2024-02-20 20:32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胶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密封,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密封胶圈结构。


背景技术:

1、现阶段流体输送管道柔性连接方式广泛应用,柔性连接主要采用承插式,其密封用的橡胶圈也是仿照球磨铸铁管的橡胶圈而来,而这种橡胶圈安装不方便,容易在承插口变形,导致重复操作,也会影响到密封橡胶圈的使用寿命。

2、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212509497u),公开了一种流体输送管道承插口橡胶密封圈,其通过剖面t型的设计,使橡胶密封圈安装时容易卡位,安装快捷方便;同时也能增强密封效果;

3、本发明人在具体实践中,发现存在以下缺陷:其上部分的内壁以及外表面均是较为平滑的设计,在使用过程中密封性以及抗压能力较差,进而影响使用效果。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密封胶圈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现有密封胶圈结构上部分的内壁以及外表面均是较为平滑的设计,在使用过程中密封性以及抗压能力较差,进而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密封胶圈结构,以改善上述问题。

3、本申请具体是这样的:

4、一种密封胶圈结构,包括密封部,所述密封部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环状凸圈,且第一密封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环状凸圈,第一密封件、第一环状凸圈以及第二环状凸圈配合用于填补被密封部件接合部位的缝隙以实现接合部位的密封。

5、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环状凸圈以及第二环状凸圈与第一密封件之间为一体式设置。

6、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一侧开设有呈环状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腔的底部呈弧形设置。

7、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凹槽两侧壁处均设置有斜坡。

8、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密封件远离斜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件,且第二密封件的剖面为六边形。

9、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密封件的剖面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包括水平底面、与水平底面垂直的竖直外侧面、与竖直外侧面垂直的水平顶面、过渡面以及呈倾斜设置的连接面与倾斜内侧面。

10、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密封件靠近连接面的一面也为倾斜设置,且第一密封件与连接面固定连接。

11、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渡面与第一密封件的外侧之间形成限位槽。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在本申请的方案中:

1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密封胶圈结构上部分的内壁以及外表面均是较为平滑的设计,在使用过程中密封性以及抗压能力较差,进而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本申请通过在第一密封件外侧设置第一环状凸圈,且在第一环状凸圈内侧设置第二环状凸圈,第一环状凸圈以及第二环状凸圈配合能够填补接合部位的缝隙,减少液体、气体或固体颗粒从接合部位泄漏出来;当管道或容器内部存在压力时,第一环状凸圈以及第二环状凸圈能够承受外部压力的作用,减少对密封效果的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密封胶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部(1),所述密封部(1)包括第一密封件(101),所述第一密封件(10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环状凸圈(104),且第一密封件(10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环状凸圈(105),第一密封件(101)、第一环状凸圈(104)以及第二环状凸圈(105)配合用于填补被密封部件接合部位的缝隙以实现接合部位的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胶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状凸圈(104)以及第二环状凸圈(105)与第一密封件(101)之间为一体式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封胶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101)的一侧开设有呈环状设置的凹槽(102),所述凹槽(102)内腔的底部呈弧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密封胶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2)两侧壁处均设置有斜坡(1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密封胶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101)远离斜坡(1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件(2),且第二密封件(2)的剖面为六边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密封胶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2)的剖面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包括水平底面(201)、与水平底面(201)垂直的竖直外侧面(202)、与竖直外侧面(202)垂直的水平顶面(203)、过渡面(204)以及呈倾斜设置的连接面(205)与倾斜内侧面(20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密封胶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101)靠近连接面(205)的一面也为倾斜设置,且第一密封件(101)与连接面(205)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密封胶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面(204)与第一密封件(101)的外侧之间形成限位槽。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密封胶圈结构,包括密封部,密封部包括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环状凸圈,且第一密封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环状凸圈,第一密封件、第一环状凸圈以及第二环状凸圈配合用于填补被密封部件接合部位的缝隙以实现接合部位的密封。本申请通过在第一密封件外侧设置第一环状凸圈,且在第一环状凸圈内侧设置第二环状凸圈,第一环状凸圈以及第二环状凸圈配合能够填补接合部位的缝隙,减少液体、气体或固体颗粒从接合部位泄漏出来;当管道或容器内部存在压力时,第一环状凸圈以及第二环状凸圈能够承受外部压力的作用,减少对密封效果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赵蓉,闵鑫,刘国全,陆海健,宿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崇州市岷江塑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09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