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42792发布日期:2024-09-03 17:24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支架,具体为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支架。


背景技术:

1、拍摄,是用摄影机、录像机把人、物的形象记录下来,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拍摄技巧,有夜景拍摄、雨景拍摄、建筑物拍摄、人像拍摄等,电影动态艺术拍摄同样是拍摄的一类,但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众所周知,在拍摄的过程中一般会配合支架一同使用,支架主要用以对摄像进行固定,从而不需要使用者长时间手持摄像进行拍摄,导致体力消耗过大。

2、由于使用者的不同,使用者的高度也有区别,因此使用者需要对支架的高度进行调节,以适应自己的身高,但是现有的摄像支架不具有高度调节的功能,从而不便于使用者进行使用,降低设备的实用性,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支架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支架不具有高度调节的功能从而不便于不同高度的使用者进行使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支架,包括粗支柱和调节组件,所述粗支柱的上端贯穿有细支柱,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细支柱的内部,且调节组件包括内滑块一、螺纹杆一、齿轮一、齿轮二和摇把杆,所述内滑块一的内部贯穿有螺纹杆一,且螺纹杆一的下端设置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的下端设置有齿轮二,且齿轮二的内部贯穿有摇把杆。

3、在粗支柱的内壁设有轨道槽,细支柱外壁上的凸起位于轨道槽内,从而使细支柱在粗支柱上升时,细支柱不会发生偏转。

4、进一步的,所述细支柱的上端设置有放置台,且放置台的内部设置有夹持组件。

5、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双向螺纹杆和电机一,且双向螺纹杆的左端设置有电机一。

6、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外滑块和夹板,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外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外滑块,且外滑块靠近双向螺纹杆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夹板。

7、进一步的,所述粗支柱的下端设置有底座,且底座的下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移动组件。

8、移动组件设置有四组。

9、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内槽和电机二,所述内槽的内部上方设置有电机二,且电机二的下端设置有螺纹杆二。

10、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螺纹杆二和内滑块二,所述螺纹杆二的外侧设置有内滑块二。

11、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限位滑槽和轮子,所述内滑块二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滑槽,且内滑块二的下端设置有轮子。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手摇摇把杆,使细支柱从粗支柱伸出,从而根据人的身高将支架调节到所需高度,使摄像设备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提高支架的实用性,通过内滑块二在下移的过程中带动轮子伸出内槽,便于操作人员可轻松推动设备转移,在设备到达拍摄地点后,通过内滑块二和轮子向上移动,使轮子收回到内槽内,从而使底座再次贴合地面,提高了支架放置时的稳定性。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操作人员旋转摇把杆,摇把杆转动带动齿轮二旋转,齿轮二旋转带动齿轮一旋转,齿轮一旋转带动螺纹杆一旋转,螺纹杆一旋转带动内滑块一在螺纹杆一向上移动,内滑块一移动使细支柱从粗支柱伸出,从而根据人的身高将支架调节到所需高度,使摄像设备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提高支架的实用性。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二运行,带动螺纹杆二旋转,螺纹杆二旋转带动内滑块二向下方移动,在内滑块二向下移的过程中轮子伸出内槽,进而抬起底座,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可轻松推动设备转移,当设备到达拍摄地点后,电机二再次运行,带动螺纹杆二反向旋转,带动内滑块二和轮子向上移动,使轮子收回到内槽内,从而使底座再次贴合地面,提高了支架放置时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支架,包括粗支柱(1)和调节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支柱(1)的上端贯穿有细支柱(2),所述调节组件(3)设置在细支柱(2)的内部,且调节组件(3)包括内滑块一(301)、螺纹杆一(302)、齿轮一(303)、齿轮二(304)和摇把杆(305),所述内滑块一(301)的内部贯穿有螺纹杆一(302),且螺纹杆一(302)的下端设置有齿轮一(303),所述齿轮一(303)的下端设置有齿轮二(304),且齿轮二(304)的内部贯穿有摇把杆(3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支柱(2)的上端设置有放置台(4),且放置台(4)的内部设置有夹持组件(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5)包括双向螺纹杆(501)和电机一(502),且双向螺纹杆(501)的左端设置有电机一(5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5)还包括外滑块(503)和夹板(504),所述双向螺纹杆(501)的外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外滑块(503),且外滑块(503)靠近双向螺纹杆(501)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夹板(5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支柱(1)的下端设置有底座(6),且底座(6)的下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移动组件(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7)包括内槽(701)和电机二(702),所述内槽(701)的内部上方设置有电机二(702),且电机二(702)的下端设置有螺纹杆二(7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7)还包括螺纹杆二(703)和内滑块二(704),所述螺纹杆二(703)的外侧设置有内滑块二(70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7)还包括限位滑槽(705)和轮子(706),所述内滑块二(70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滑槽(705),且内滑块二(704)的下端设置有轮子(706)。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支架,包括粗支柱和调节组件,所述粗支柱的上端贯穿有细支柱,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细支柱的内部,且调节组件包括内滑块一、螺纹杆一、齿轮一、齿轮二和摇把杆,所述内滑块一的内部贯穿有螺纹杆一。该可调节高度的支架,与现有的支架相比,通过手摇摇把杆,使细支柱从粗支柱伸出,从而根据人的身高将支架调节到所需高度,使摄像设备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提高支架的实用性,通过内滑块二在下移的过程中带动轮子伸出内槽,便于操作人员可轻松推动设备转移,在设备到达拍摄地点后,通过内滑块二和轮子向上移动,使轮子收回到内槽内,从而使底座再次贴合地面,提高了支架放置时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利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谷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15
技术公布日:2024/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