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变心缓冲节力动力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0421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弹力变心缓冲节力动力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与传动机械领域的传动装置。
现有的各种原动带轮或链轮,启动时由于动力与阻力较大,往往使轮子及其它设备受到很大的冲击,使稳定性及寿命均受到影响。目前尚无一种简单机构,使其第一级输出能自动调节输入的力和扭矩的变化,以提高启动和运行平稳性,延长寿命。
本发明即是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弹力变心缓冲节力动力轮,旨在解决原动带轮、链轮极易因突发冲击疲劳破坏所引起的机械损伤问题,达到缓冲、节力、提高机械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发明的基本结构是将现有的单一轮状的动力轮分解为同心共轴、紧贴放置的内外两轮,外轮半径大于内轮。两轮外廓留有较大的间距,两轮之间以弹性材料相连接,内轮固定在轮轴上并随轴转动,当一轮转动时,另一轮亦随之转动。以内轮为动力输入轮为例,当内轮随轴转动后,通过弹性材料带动外轮转动,当轮轴上的力或扭矩发生变化时,由于弹性材料的受力变形效应,外轮则发生移动,相对内轮发生偏心,从而改变受力半径,达到省力、缓冲的目的。
连接两轮的弹性材料可采用数根弹簧构成。它的一端固定于内轮外缘,一端固定于外轮上,它们于内、外轮上的固定点分别相对轴心呈中心对称排列。
下面结合


一下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
图1、图2是本发明静态结构正视图与剖视图,图3、图4是本发明动态结构示意图的正视图与剖视图。
图中1是外轮,2是内轮,3是弹簧,4是轴,5是挡板,外轮1与内轮2同心共轴。内轮2上连有轴4,外轮上固定两个对称的挡板5,挡板5呈“「”状,与外轮1构成向内开口状,并把内轮2夹于其间。内、外轮2、1及挡板5贴紧但可自由滑动。两根弹簧3一端固定于内轮2上,一端固定于外轮1上,当轴受到转动力FD作用,带动内轮2转动瞬间,外轮1阻力F作用半径为R,当内轮2转动起来时,弹簧3将拉伸,带动外轮1转动,由于阻力F的作用,使两个弹簧伸长不同,致使外轮1向阻力作用半径R减小的方向移动,当动力FD与F平衡时,F作用半径即变为R′,R′<R,动力传动将省力。另外,由于启动时弹簧先拉伸,外轮再旋转,起到了缓冲作用。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变心缓冲节力动力轮,解决了各种机械中原动链轮、带轮极易因突然冲击和疲劳破坏引起的损伤,达到了缓冲、节力、提高机械使用寿命的目的。本发明应用范围极广,把它应用于自行车前链轮盘上,可使自行车上坡时省力,应用于汽车、电机和动力机械转轮上可使启动运行平稳、过载得到保护,传输动力效率高,是一种较实用的新型动力传动轮。
权利要求
1.一种弹力变心缓冲节力动力轮,其特征在于本发明是由同心共轴、紧贴放置的内外两轮构成,外轮半径大于内轮,两轮外廓留有较大间距,两轮之间以弹性材料相连接,内轮固定在轮轴上并可随之转动,外轮呈园环状且无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变心缓冲节力动力轮,其特征在于连接内、外轮的弹性材料可采用数根弹簧构成,它的一端固定于内轮外缘,一端固定于外轮上,它们于内、外轮上的固定点分别相对轴心呈中心对称排列。
全文摘要
一种弹力变心缓冲节力动力轮。由内轮和外轮构成,两轮之间以弹性材料连接,解决了各种机械中原动链轮、带轮极易因突然冲击和疲劳破坏引起的损伤,达到缓冲、节力,提高机械使用寿命的目的。
文档编号F16H55/36GK1046378SQ89105268
公开日1990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1989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1989年4月14日
发明者谷刚, 刘希开 申请人:谷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