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4138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水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水阀。
当前使用的节水阀,大多采用弹簧使阀门开启后自动关闭,这种装置因受材料疲劳极限的影响,往往不够坚固耐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节水阀,它不需弹簧而自动关闭,从而坚固耐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节水阀由阀盖、阀体、压帽和穿过阀体和压帽的活塞杆组装而成,活塞杆上部与进水管相对并具有与阀体内部相互吻合的锥面,使用时,可利用杠杆装置将活塞杆顶起,锥面间相互离开,水流从进水管周边流出,通过锥面间间隙和阀体的出水口供水,不用时,依靠水流冲力和活塞杆自重,自动使锥面密贴,水流停止。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活塞杆自动封闭管路,坚固耐用,并且愈用阀门关闭得愈严密,不会漏水。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细节及其工作情况。
参照
图1,该节水阀由阀盖2、阀体11、安装在阀体内的活塞杆6和压帽10组装而成,阀盖2套在进水管1上,以螺纹与进水管1和阀体11相连接,进水管下端周围设有通水孔4;阀体11为一三通状装置,内部纵向设有锥面8和水槽3,横向设有出水口7,阀体11的上下端分别以螺纹与阀盖2和压帽10相连接;活塞杆6穿过阀体11和压帽10,活塞杆上部设有与阀体锥面8相互吻合的锥面12,当活塞杆6的锥面12与阀体11的锥面8相互密贴时,进水管1的下端与活塞杆6的顶面间留有空隙13;活塞杆6顶面设有半球状的水流冲击槽5,阀体11与压帽10连接处设有密封圈9。
使用时,在阀门下安装一个杠杆式脚踏板,使其一端与活塞杆6相连接,当脚踏踏板之另一端时,必将活塞杆顶起,于是活塞杆顶面与进水管1的下端相密贴,间隙13消失,锥面12和锥面8间出现间隙,水自通水孔4流出,穿过活塞杆6与阀体11间空隙,进入水槽3,从出水口7流出;当不用水时,放松踏板,借水流冲向冲击槽5的冲力和活塞杆6的自重,活塞杆下落,锥面12与锥面8间相互密贴,于是水路封闭,水流停止;由于在使用中锥面间反复研磨,愈用愈相互密贴,关闭得愈严密而不会漏水。
本实用新型当采用手动装置来开启阀门时,活塞杆则不必穿过压帽而在压帽上安设手柄,使用时,扳动手柄,将活塞杆顶起来开启阀门。
权利要求1.一种节水阀,由阀盖2、阀体11、安装在阀体内的活塞杆6和压帽10组装而成,其特征在于1)阀盖2套在进水管1上,以螺纹与进水管1和阀体11相连接,进水管下端周围设有通水孔4;2)阀体11为一三通状装置,内部纵向设有锥面8和水槽3,横向设有出水口7,阀体11的上下端分别以螺纹与阀盖2和压帽10相连接;3)活塞杆6穿过阀体11和压帽10,活塞杆上部设有与阀体锥面8相互吻合的锥面12,当活塞杆6的锥面12与阀体11的锥面8相互密贴时,进水管1的下端与活塞杆6的顶面间留有空隙13;4)活塞杆6顶面设有半球状的水流冲击槽5,阀体11与压帽10连接处设有密封圈9。
专利摘要一种节水阀,由阀盖、阀体、压帽和穿过阀体的活塞杆组装而成,活塞杆上部与进水管相对并具有与阀体内部相互吻合的锥面,使用时,可利用脚踏或手动装置将活塞杆顶起,锥面间相互离开,水从进水管周边和锥面间间隙流出,通过阀体的出水口供水,不用时,依靠活塞杆自重和水流冲力,自动使锥面密贴,水流停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活塞杆自动封闭管路,坚固耐用。
文档编号F16K1/00GK2101143SQ91217530
公开日1992年4月8日 申请日期1991年7月8日 优先权日1991年7月8日
发明者苏俊卿, 苏建生 申请人:苏俊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