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度管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859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柔度管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供克服输送管路形变破坏的补偿器。
目前国内各种输送管路在防止受到温度变化或管路基础变动等因素影响而产生形变破坏时,普遍在管路中,在一定距离上设计成Ω形即所谓冂形补偿器。在低温、低压工况下也有采用橡胶管接头来补偿的。这些,虽然解决了管路形变破坏问题,但存在浪费原材料、增加施工成本、管路中流体阻力损失大,耗能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伸缩、偏转、旋动等多种功能的柔度管节。它使用方便,且能保护管路免受形变应力破坏。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解决方案是将两种不同管径的伸缩管、游动管套在一起;伸缩管与游动管之间有密封件;插口处有挡圈和游动防护板。
所说的伸缩管是一端带有法兰的园管。如果要求伸缩限位,可在其外径上加一止挡件,如限位环。所说的游动管,是两端带有法兰的变径管,如果和一个伸缩管组成单插式柔度管节时,则一端为联接法兰,另一端即大口径端是挡圈法兰。其大径端的内部有带凹槽的凸环。凹槽内装有密封圈向两端成喇叭口形向外扩张,以保证伸缩管在其内在任意方向都能偏转一定角度,在轴向上有一定伸缩量,在径向上能旋转360度。为了达到柔度管节两端法兰中心轴线能错开一定距离,可将柔度管节做成双插式,即游动管两端成喇叭口形,且带挡板法兰,在其两端各插一个伸缩管而构成。
所谓游动防护板,是有一定厚度的园板,其内孔稍大于伸缩管外径,外周开有与挡圈法兰孔数相同的大园孔,其孔径大于挡圈连接螺栓直径的三倍,当伸缩管按一定角度偏转时,它在挡圈法兰面上滑动并永远将插口处封闭,防止尘土进入管节,保证柔度管节的正常动作。其挡圈内径略大于伸缩管外径。外周法兰孔稍大于连接螺栓直径,通过螺栓压住游动防护板,并弥补其封闭之不足。
所说的密封圈,可以是橡胶,聚胺酯弹性材料制成,也可以用金属制成,如黄铜等。
输送管路中串接上这种柔度管节,即可将管路按直线铺设,管路中由各种因素产生的破坏应力,在这里得到补偿而消除。它具有省工、省料、节能,封闭性能好,安装方便使用可靠等优点。
下面通过三个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例1图1是无限制型,单插式金属柔度管节。一个一端带有法兰的铸铁伸缩管1,插在铸铁的游动管4内,它是一个变径管,小端等于管路的公称直径,通过法兰与管路连接,大径端内径与伸缩管外径有足够的游动范围。其同密封是通过游动管内带凹槽的凸环与密封圈5完成。其密封圈为聚胺酯○型密封圈。为防止尘砂进入管节,设有挡圈2、游动防护板3。它们是通过4个连接螺栓连接在游动管大径端的。游动防护板为园形钢板,内径稍大于伸缩管外径,外周有4个直径为连接螺栓直径三倍的孔,通过螺栓、挡圈连接。挡圈用钢板制造,它与防护板共同起到对插口的封闭作用。
例2图2是有限型,单插式柔度管节。它是在铸铁制造的伸缩管1的外径适当位置加一个限位环6,由低碳钢制造,通过4个螺栓固定在伸缩管外径上。用它来限制管节的游动范围。游动管4为铸铁变径管,一端以法兰与管路连接,另一端为喇叭口形法兰面,与挡圈2,游动防护板3连接。其它同例1。
例3图3为有限制型,双插式金属柔度管节。其游动管4为铸铁制造,中间一段为等径管,两端向插口处扩张成喇叭口形。与挡圈防护板连接,其它与例2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供输送管路用的柔度管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两种不同管径的伸缩管[1]、游动管[4]及密封圈[5]、挡圈[2]防护板[3]所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柔度管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伸缩管〔1〕是一端带有法兰的管。
3.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柔度管节,其特征在于在伸缩管〔1〕的外壁上可设有止挡件〔6〕。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柔度管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游动管〔4〕是一个两端带有法兰,且大口径端呈喇叭口形的变径管,或两端带有法兰,且两端均呈喇叭口形等径的管,并在其内径适当位置有带凸圈的密封圈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柔度管节,其特征在于游动管〔4〕的一端或两端插有伸缩管〔1〕。
6.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柔度管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密封圈〔5〕是○型密封圈,镶在密封圈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
1、6所述的柔度管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密封圈〔5〕是橡胶或聚胺酯等弹性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柔度管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游动防护板〔3〕是一环状板,其法兰孔径大于其连接螺栓直径并可以沿法兰面滑动,其内孔稍大于伸缩管外径。
9.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柔度管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挡圈〔2〕是一个环状板,其上开有法兰孔。
专利摘要
一种柔度管节,它是由伸缩管和游动管套接而成。内部有密封件,保证在两倍工作压力下无渗漏。插口处有游动防护板和挡圈封闭,能防止尘砂进入,保证管节正常、灵活地工作。柔度管节具有伸缩、偏转、旋动等多种功能。其双插式管节可以实现管路轴线在偏移一定距离情况下正常输送而不破坏。所以将其串接于管路中相当于一个万能补偿器。且可以实现管道沿直线铺设。具有省工、省料,减少管路内阻力损失,节约能源等优点。
文档编号F16L27/02GK86204762SQ86204762
公开日1987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1986年7月8日
发明者韩斌义 申请人:韩斌义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