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全能转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0214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力全能转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转压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力全能转压器。其是将基体的第二容置室设于入水流道与出水流道的一侧,底段侧壁设有泄水口,室内使置入泄压阀装置的套筒缘上部设有转压流道与出水流道互通,下部设有泄压流道可与入水流道互通,当出水流道内的水压升高至大于调压装置所设定的压力时,高压水液即从转压流道经转压阀中段细径部往上推移转压阀,以使下部阀塞与阀环分离打开通路,如此,入水流道内的水液即可转由泄压流道经过阀环内孔从泄水口流出,据此达到使水力转压器的泄压更为顺畅。
请参阅


图10、
图11所示,传统的高压泄压阀70的结构大体上包括有一轴体71,其前端固设有一泄压针72,后端则设有一弹簧73,其周缘又枢设一活动体74,轴体71下段设有出水口711,上段设有出水口711相连通的进水口712,另在活动体74预定位置上设有两螺丝构件741,在平时借下方水压顶住活动体74,如
图10所示,使其紧靠于泄压针72上,借以堵住进水口712,当前方水压过大时,即会如
图11所示,将活动体74向下推动,令进水口712露出,供水进入再由出水口711排出,达到泄压的目的,而当出水口711被关闭,上方水压小于后方压力时,活动体74会再被推回原位将进水口712关闭。
上述结构沿用已久,但至少存在以下的缺陷(一)倘若水流中含有杂物,例如存在于农业作业中的颗粒,或者是O型橡胶环75的老化磨损碎化等,因其皆具有粘性,极易卡于轴体71上,而使活动体74无法再紧顶于泄压针72,亦即无法完全关闭进水口712,导致整个泄压阀70将失去效用。
(二)活动体74必须反复上下动作,极易使两螺丝构件741产生松动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水力全能转压器,使其转压流道平行设于出水流道的尾端,当出水流道内的水压升高至大于调压装置所设定的压力时,可更迅速、顺畅的推升转压阀。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力全能转压器,使其中的泄水口设于第二容置室近底部,即在入水流道的尾端,使水液可顺畅地从泄水口流出,而无阻碍的顾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水力全能转压器,其特征在于其基体内部设有入水流道、出水流道、第一容置室与第二容置室,又在入水流道的底部设有入水口,侧壁设有一出水阀,尾部螺设压力表并在出水流道侧壁设有二出水阀,而第一容置室是贯通入水流道与出水流道供螺设阀组件,其第二容置室则设于入水流道与出水流道的一侧,近底部侧壁设有泄水口,室内置入泄压阀装置,其顶部以螺栓串结调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还可由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水力全能转压器,其中所述的泄压阀装置依序包括有阀环、套筒、阀塞及转压阀等元件;其中,该套筒为一中空管段,内径底部设有阔孔段,其内嵌装阀环,套筒缘上部设有转压流道与出水流道互通,下部设有泄压流道与入水流道互通;该转压阀是呈多阶圆杆状活塞体,中段车制成细径部,而在上、下阔径处分别套设O型密封环,底段固接阀塞,该供承接调压装置所设定压力的整体紧密滑设于套筒内孔中,且抵于阀环上,并将中段细径部与套筒的转压流道对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水力全能转压器,其基体内部设有入水流道、出水流道与第一、第二容置室,又于入水流道的底部设有入水口,侧壁设一出水阀,尾部螺设压力表,而第一容置室是贯通入水流道与出水流道供装设阀组件,并于出水流道侧壁设二出水阀,其第二容置室则设于入水流道与出水流道的一侧,底段侧壁设有泄水口,室内供置入泄压阀装置,在泄压阀装置的套筒缘钻设有转压流道使其与出水流道互通、泄压流道可与入水流道互通,而在泄压装置的顶部串结调压装置,借上述结构的组成,其出水流道内的水压升高至大于调压装置所设定的压力时,高压水液即从转压流道往上推移泄压阀装置的转压阀,使阀塞与阀环分离打开通路,此时,高压水液即可转由泄压流道经过阀环内孔从泄水口流出,可达到泄压更优异的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使其转压流道是平行设于出水流道的尾端,当出水流道内的水压升高至大于调压装置所设定的压力时,可更迅速、顺畅的推升转压阀。又使其中的泄水口设于第二容置室近底部,即在入水流道的尾端,使水液可顺畅地从泄水口流出,无阻碍的顾虑。其虽为简单的结构内容,但却能改进传统水力转压器诸多的测弊端,具有突破传统产品的创新结构,既适于实用且合乎经济效益,实为一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及实用性的新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各部元件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体部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开启出水阀其高压水液流向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A剖面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关闭出水阀其高压水液流向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图7A中B-B剖面的剖视图。
图9是图7中C-C剖面的剖视图。
图10是传统结构的高压泄压阀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传统结构高压泄压阀的动作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水力全能转压器的具体结构、特征及所达到的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
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力全能转压器,其基体10内部设有入水流道11、出水流道12、第一容置室13与第二容置室14,又在入水流道11的底部设有入水口111,侧壁设有一出水阀112,尾部螺固压力表20,并在出水流道12侧壁设有二出水阀121,其第一容置室13是贯通入水流道11与出水流道12,供螺设阀组件30,而第二容置室14则设于入水流道11与出水流道12的一侧,底段的侧壁设有泄水口141,室内供置入泄压阀装置40,其顶部借螺栓60串结调压装置50;上述本实用新型的该泄压阀装置40依序包括有阀环41、套筒42、阀塞43及转压阀44等元件;而套筒42为一中空管段,内径底部具有阔孔段421,以便嵌装阀环41,筒缘上部钻设转压流道422,使其与出水流道12互通,下部钻设泄压流道423可与入水流道11互通;该转压阀44是呈多阶圆杆状活塞体,中段车制成细径部441,而在上、下阔径段分别套设O型密封442,底段固接阀塞43,其整体紧密滑设于套筒42的内孔中,供承接调压装置50所设定的压力,且抵于阀环41上,并令中段的细径部441与套筒42的转压流道422对合;请参阅图5、至图9所示,借上述各元件所组成的结构,当出水流道12内的水压升高至大于调压装置50所设定的压力时,高压水液即从转压流道422往上推移泄压阀装置40的转压阀44,使阀塞43与阀环41分离而打开通路,此时,高压水液即可转由泄压流道423经过阀环41的内孔从泄水口141(如图9所示)流出,达到泄压的目的与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压力表20、阀组件30及调压装置50等组件,其构造均是传统的已有技术,故在此不再予以赘述。
权利要求1.一种水力全能转压器,其特征在于其基体内部设有入水流道、出水流道、第一容置室与第二容置室,又在入水流道的底部设有入水口,侧壁设有一出水阀,尾部螺设压力表并在出水流道侧壁设有二出水阀,而第一容置室是贯通入水流道与出水流道供螺设阀组件,其第二容置室则设于入水流道与出水流道的一侧,近底部侧壁设有泄水口,室内置入泄压阀装置,其顶部以螺栓串结调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全能转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泄压阀装置依序包括有阀环、套筒、阀塞及转压阀等元件;其中,该套筒为一中空管段,内径底部设有阔孔段,其内嵌装阀环,套筒缘上部设有转压流道与出水流道互通,下部设有泄压流道与入水流道互通;该转压阀是呈多阶圆杆状活塞体,中段车制成细径部,而在上、下阔径处分别套设O型密封环,底段固接阀塞,该供承接调压装置所设定压力的整体紧密滑设于套筒内孔中,且抵于阀环上,并将中段细径部与套筒的转压流道对合。
专利摘要一种水力全能转压器,其基体设有入水流道、出水流道与第一、二容置室,入水流道设有入水口、出水阀、压力表,第一容置室贯通入水与出水流道供装设阀组件,出水流道设二出水阀,第二容置室设于入水与出水流道一侧,侧壁设有泄水口,室内置入泄压阀,其套筒缘钻设转压流道与出水流道互通、泄压流道与水入流道互通,顶部串结调压装置,出水流道内水压升高至大于设定压力,高压水推移转压阀,阀塞与阀环分离,高压水转由泄压流道经阀环内孔从泄水口流出,可达到泄压更优异功效。
文档编号F16K13/00GK2192778SQ9420972
公开日1995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1994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1994年4月29日
发明者王玉云 申请人:王玉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