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8451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水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卸压开启,延迟自闭节水阀。
由本人90年12月申请的专利90225533.9公开了一种自控卸压开启,延迟自闭水阀,其特征是在与阀帽联接的,但不与浮子相连的阀芯上开有一个或几个长形卸压排水孔,在浮子与阀盖之间装有下压弹簧,浮子下端为尖脚,与阀口密封垫之间为压力集中的尖角密封,阀芯下端为尖角沟槽形凸台,与阀盖上的密封垫圈构成压力集中的尖角密封,这种结构的水阀由于省去阀芯与浮子间的密封措施,所以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其供水延时时间是由按下阀帽的行程长短决定的,并且密封效果好,在零压和一定值的负压下不泄漏,但经过近8年的使用,本水阀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原水阀上压弹簧为圆柱形弹簧,圆柱形弹簧存在的问题是其弹簧刚度是固定不变的,对操作者控制按下阀帽的行程大小,有一定难度,不易掌握,控制的精确度也较低。再如原水阀浮子与阀体之间为单一的环状缝隙动态节流,浮子与阀体孔间间隙大,浮子移动的导向性差,易倾斜,偏移,产生磨擦,磨损,甚至卡住等阻滞作用,同时节流稳定性差,使每次水阀开启后,供水量变化大,影响水阀性能,其节流流量最大可差2.5倍。另外,原水阀阀芯下端环形尖角与排水口密封垫之间,浮子下端环形尖角与出水口密封垫圈之间均为环形尖角压力集中式密封,环形尖角的端部因为很尖,在水压较大时容易将橡胶密封垫划伤,降低了其使用寿命,再者环状尖角是由其两侧面相交线所形成,因不同心度,不同圆度等原因,往往造成环形交线平面度较差,影响密封性能。原水阀的贮水腔、卸压、排水采用的是外泄式,最后落入地下,虽然水量不多,但也造成一定的浪费,使地面不整洁。原水阀的阀帽采用的上下移动内导向式导向,导向长度短,且固定不变,阀帽上下移动时易偏斜,产生磨擦,磨损,甚至卡住。原水阀浮子顶部为环状平面,其存在的问题是当浮子上移至顶端时,其顶部环状平面与阀盖底部环状平面相接触,二环状平面间的间隙,因制造、装配,水压的大小,浮子在阀体孔内相对位置的差异,有时可能为零,有时可能很小,有时又可能较大,随机性很大,这将严重影响水阀自闭时间的长短,每次供水量的大小,大大降低了水阀的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对专利90225533.9上述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改进,使之性能更趋于合理,提高使用寿命,提高节水能力。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节水阀与专利90225533.9所述的水阀工作原理,应用的基本技术动态节流,压力集中式密封,无运动磨擦等是相同的,只是在一些关键性零部件结构上做了相应的调整,具体方案如下首先将原水阀的圆柱形上压弹簧,改为塔形弹簧,因塔形弹簧刚度是可变的,它可随着被压缩的行程的增大而变大,因而按下阀帽行程的大小易于掌握,并且精确;第二,将原水阀浮子与阀体之间单一的环状缝隙动态节流改为以平面缝隙为主,以极小环状缝隙为辅的混合动态节流,方案是在保证浮子正常上下移动的情况下,使浮子与阀体间的缝隙尽量的小,约为单一的环状缝隙的1/3-1/4,仍起环状缝隙节流作用,约占总节流量的1/3,在浮子的外圆柱表面上对称布置两个节流槽,与阀体孔壁间形成近似平面节流作用,约为节流总量的2/3,使上述两项节流的流量与单一的环状缝隙节流流量相等,效应相同。浮子与阀体孔间间隙很小,浮子上下移动的直线性就好,运动流畅,因环状缝隙节流仅为节流总量的1/3,其随机变化的影响相对也就小,从而提高了节流的稳定性和节水阀的性能。
第三,将阀芯下端的环形尖角改变成环形弧面凸台,与排水口密封垫形成密封;将浮子下端的环形尖角改为锥面凸台,在锥面凸台上套一个中间为锥孔的出水口密封垫,二者形成一个组件,另设置一个上端是环形弧面凸台的芯套,压配合安装在阀体下部相应的芯套孔内,环形弧面由三部分组成,两侧为环形面,中间用弧面与二者相切联接,因而环形弧面的平面度高,密封效果好,圆弧形的端部能随着水压的增大,自动增加橡胶密封垫与环形弧面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承压能力和寿命;第四,将水阀的贮水腔卸压,排水类型改为外泄,回收方式,具体方案是在在卡帽和阀体下部之间形成一个环状集水槽,由L形回水孔将集水槽与阀体内联通,将槽内的水重新导入阀体内,导入是依靠重力和出水口高速水流所形成的负压,双重作用完成的;第五,将水阀阀帽上下移动改为外导向式导向,具体方案是在阀芯外圆柱面与阀盖中心孔之间留有间隙,阀帽内孔与阀体上部外圆柱面之间为滑动配合,并以此为阀帽上、下移动导向,外导向式导向,导向部分长,并随阀帽的下移而增大,阀帽运动灵活,可靠;第六,在水阀浮子顶部环状平面上开通水槽,使浮子每次向上移至顶端时都能同样,及时,顺利的下移。
经过改造后的节水阀结构更加紧凑,更加合理,外型小巧,美观,使用起来方便,操作稳定,准确,无论是机械性能,还是节水性能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成本有所下降。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节水阀进行结构上的详细的说明。


图1节水阀结构示意图图2节水阀A-A视图图3节水阀B-B视图图4节水阀C-C视图其中1.阀帽 2.排水槽(10个) 3.阀盖 4.螺钉 5.卸压排水孔(4个) 6.阀芯 7.上压弹簧 8.排水口密封垫 9.外圆柱面 10.阀体 11.贮水腔 12.浮子 13.进口 14.出水口密封垫 15.卡帽 16.节流槽(2个) 17.出水口 18.芯套 19.L形回水孔(6个) 20.环状集水槽 21.芯套孔 22.环形弧面凸台 23.锥面凸台 24.缝隙 25.通水槽(4个) 26.环形弧面凸台 27.间隙阀帽(1)安装在阀体(10)的上端,阀帽内孔设有10个排水槽(2),阀帽与阀体上部外圆柱面(9)之间为滑动配合,由螺钉(4)将阀芯(6)固定在阀帽顶部中心孔内,联为一体,成为一个刚性整体,阀芯上开有四个长圆形卸压排水孔(5),在阀体上部内侧固定一阀盖(3),阀芯穿过阀盖中心孔,阀芯外圆柱面与阀盖中心孔之间留有间隙(27),阀芯的下端是一个环形弧面凸台(26),与阀盖上的排水口密封垫(8)形成密封。阀盖与阀帽之间装一个塔形上压弹簧(7),在阀体侧面设进水口(13),出水口(17)设置在阀体的下方,在出水口和进水口处设置可以上下浮动的浮子(12),在保证浮子正常上下移动的前题下,使浮子与阀体的缝隙(24)尽量小,在浮子的外圆柱表面上,对称布置两个节流槽(16),在浮子顶部环状平面上开四个浮子通水槽(25),浮子的下端做成圆锥面凸台(23),在锥面凸台上套一个中间为锥孔的出水口密封垫(14),二者成为一个组件,另设置一个上端是环形弧面凸台(22)的芯套(18),压配合安装在阀体下部相应的芯套孔(21)内,浮子和阀盖之间形成储水腔(11)。出水口外设一卡帽(15),在卡帽与阀体下部之间形成一个环状集水槽(20),由六个L形长孔(19)将集水槽与阀体内部联通。
权利要求1.一种节水阀,它是由阀体、阀帽、阀芯、阀盖、弹簧、密封垫、浮子、芯套等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阀帽(1)与阀盖之间的上压弹簧(7)为塔形弹簧;浮子(12)与阀体(10)之间的缝隙(24)在不影响上下移动的情况下尽量的小,在浮子外圆表面上对称布置两个节流槽(16);阀芯(6)下端为环形弧面凸台(26);浮子下端为锥面凸台(23),在锥面凸台上套一个中间为锥孔的出水口密封垫(14),二者组成一个组件,另设置一个上端是环形弧面凸台(22)的芯套(18),压配合安装在阀体下部相应的芯套孔(21)内;卡帽(15)和阀体下部之间形成一个环状集水槽(20),由L形回水孔(9)将集水槽与阀体内联通;阀帽内孔设有排水槽(2),其与阀体上部外圆柱面(9)之间滑动配合,阀芯外圆柱面与阀盖中心孔之间留有间隙(27);浮子顶部开有通水槽(2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卸压开启,延迟自闭节水阀,其特点是,阀帽内孔设有排水槽,其与阀体滑动配合,由尽可能小的浮子与阀体间缝隙与浮子外圆表面对称的节流槽构成混合动态节流,由环形弧面凸台构成密封结构,由卡帽和阀体间形成的环状排水槽构成回收式排水、卸压结构,阀帽与阀体之间的上压弹簧为塔形弹簧,浮子顶部开有通水槽,经过改造后的节水阀,结构紧凑,合理,外型小巧,使用起来方便,操作稳定,准确,无论是机构性能,还是节水性能都有大幅度的提高,而成本有所下降。
文档编号F16K31/18GK2304795SQ9721901
公开日1999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24日
发明者娄诚 申请人:娄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