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气源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16329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气源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机,特别涉及一种压力机气源。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压力机的快插气源都是通过电磁阀控制购买件快插接头,此种结构的电磁阀气源端必须始终供气,不能跟随移动工作台的抬起和落下来控制压缩空气的通断。因此由于压力机结构现在他们一般要在立柱上开洞用于安装快插接头。传统式快插气源存在如下缺点:1、由于要在立柱上开孔,立柱受力非常复杂,影响了立柱的强度和刚度。2、每次使用时必须将快插接头插在立柱,而立柱离模具较远,中间有软管,此空间路段正是操作人员经常行走路段,容易发生安全事故。3、传统快插气源不能实现气源的自动接通与断开。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气源机构,使得供气更加便捷,提高工作的安全性,消除安全隐患。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化气源机构,包括设置在机床底座上方的移动工作台,所述移动工作台上安装有气源接头,所述机床底座上贯穿安装有气源座,所述气源座内加工有倒置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上部滑动设置有超过机床底座顶面的通气活塞,所述阶梯孔下部设置有进气接头,进气接头与气源座螺纹连接,所述通气活塞与进气接头之间经压簧相连,所述进气接头中心开设有贯穿通气孔,所述通气活塞上部开设有出气盲孔,出气盲孔的下部开设有周向出气孔。
[0005]本发明工作时,其状态分为两种:1.移动工作台抬起,2.移动工作台落下,当工作台抬起时,气源接头未作用于通气活塞上,进气接头的螺纹端接软管,软管中通入气体,整个通气活塞受气体的压力和弹簧的作用力,从而使通气活塞与气源座的内表面紧紧贴合,又因通气活塞和进气接头上密封圈的缘故,致使形成一个密封的空气腔,此种状态为自动化气源不接通;当工作台落下,移动工作台下底面与机床底座贴合,此时气源接头通过移动工作台的重力紧紧压在通气活塞上,通气活塞迫使压缩弹簧收缩,从而使通气活塞与气源座内端面分开,那么压缩空气就可以自由的通过进气接头、气源座、出气孔、出气盲孔、气源接头并最终进入控制系统,这种出气方式更加便捷可靠,通过旋转进气接头上的螺纹来确定弹簧压力的合适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使用触压方法开启气源座内的出气通道,使得压力气体的输送更加方便可靠,在压力气体的输送过程中,由于气体自身的压力配合压簧,可保证通气活塞与气源接头之间的密封性,同时,通过在通气活塞上开设出气盲孔配合出气孔实现压力气体的传输,进一步确保压力气体传送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本发明可用于压力机中。
[0006]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通气活塞包括圆台部和圆柱部,圆柱部设置在圆台部上方,呈倒T形设置,所述圆柱部超过机床底座顶面设置,所述圆柱部的根部外周加工有凹台,所述出气孔开设在凹台上。倒T形结构的通气活塞使得通气活塞在关闭状态下密封性更好,同时设置在圆柱部根部的凹台保证了当圆台部刚离开阶梯孔的平面时,压力气体即可从凹台与阶梯孔侧壁之间的间隙中进入出气孔,不需要等到出气孔完全露出而实现压力气体的传输,使得气体的传输更加快捷。
[0007]为了进一步增强通气活塞的密封性能,所述圆柱部的顶面、侧面以及圆台部的顶面均设置有密封圈。设置在圆柱部顶面的密封圈确保通道开启时的密封性,设置在圆柱部侧面的密封圈确保通道开启关闭的密封性,设置在圆台部顶面的密封圈确保通道关闭状态下的密封性。
[0008]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进气接头包括螺柱部和密封部,所述螺柱部与气源座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密封部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圈。将进气接头与气源座进行螺纹连接,方便调节压簧的压力效果,随着压簧的使用时间边长,其屈服强度会发生变化,通过调节进气接头的位置,保证了压簧的工作性能,设置在密封部外周的密封圈保证了进气接头与气源座之间的密封性。
[0009]为了使得压簧的安装更加可靠,所述通气活塞的底部设置有凸台,所述压簧的一端套设在凸台上,所述进气接头的顶端套设有弹簧垫片,压簧的另一端抵触在弹簧垫片上。
[0010]为了保证气源接头与通气活塞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所述气源接头与移动工作台之间、气源座与机床底座之间均通过螺钉固定,且气源接头与移动工作台之间设置有调整垫片。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发明中通气活塞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发明中进气接头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I机床底座,2移动工作台,3气源接头,4通气活塞,401圆柱部,402圆台部,403凸台,404出气盲孔,405出气孔,406密封圈,407凹台,5弹簧垫片,6气源座,7压簧,8进气接头,801螺柱部,802密封部,803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3所示的一种自动化气源机构,包括设置在机床底座I上方的移动工作台2,移动工作台2上安装有气源接头3,机床底座I上贯穿安装有气源座6,气源座6内加工有倒置的阶梯孔,阶梯孔上部滑动设置有超过机床底座I顶面的通气活塞4,通气活塞4包括圆台部402和圆柱部401,圆柱部401设置在圆台部402上方,呈倒T形设置,圆柱部401超过机床底座I顶面设置,圆柱部401的根部外周加工有凹台407,通气活塞4内开设有出气盲孔404,凹台407上开设有与出气盲孔404连通的出气孔405,出气孔405开设在凹台407上,圆柱部401的顶面、侧面以及圆台部402的顶面均设置有密封圈406,阶梯孔下部设置有进气接头8,进气接头8包括螺柱部801和密封部802,螺柱部801与气源座6内壁螺纹连接,密封部802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圈803,通气活塞4与进气接头8之间经压簧7相连,进气接头8中心开设有贯穿通气孔,通气活塞4的底部设置有凸台403,压簧7的一端套设在凸台403上,进气接头8的顶端套设有弹簧垫片5,压簧7的另一端抵触在弹簧垫片5上,气源接头3与移动工作台2之间、气源座6与机床底座I之间均通过螺钉固定,且气源接头3与移动工作台2之间设置有调整垫片。
[0016]本发明工作时,进气软管连接在进气接头8上,机床底座I上的各部件形成自动化气源座,移动工作台2上的各部件形成自动化气源接头,整体工作状态分为两种,1.通道开启状态,2.通道关闭状态;通道关闭时,移动工作台2抬起,气源接头3未作用于通气活塞4上,进气接头8的螺纹端接软管,软管中通入气体,整个通气活塞4受气体的压力和弹簧的作用力,从而使通气活塞4与气源座6的内表面紧紧贴合,又因通气活塞4和进气接头8上密封圈803406的缘故,致使形成一个密封的空气腔,此种状态为自动化气源不接通;通道开启时,移动工作台2落下,移动工作台2下底面与机床底座I贴合,此时气源接头3通过移动工作台2的重力紧紧压在通气活塞4上,通气活塞4迫使压缩弹簧收缩,从而使通气活塞4与气源座6内端面分开,那么压缩空气就可以自由的通过进气接头8、气源座6、出气孔405、出气盲孔404、气源接头3并最终进入控制系统,这种出气方式更加便捷可靠,通过旋转进气接头8上的螺纹来确定弹簧压力的合适度。
[0017]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自动化气源机构,包括设置在机床底座上方的移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工作台上安装有气源接头,所述机床底座上贯穿安装有气源座,所述气源座内加工有倒置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上部滑动设置有超过机床底座顶面的通气活塞,所述阶梯孔下部设置有进气接头,进气接头与气源座螺纹连接,所述通气活塞与进气接头之间经压簧相连,所述进气接头中心开设有贯穿通气孔,所述通气活塞上部开设有出气盲孔,出气盲孔的下部开设有周向出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气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活塞包括圆台部和圆柱部,圆柱部设置在圆台部上方,呈倒T形设置,所述圆柱部超过机床底座顶面设置,所述圆柱部的根部外周加工有凹台,所述出气孔开设在凹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气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部的顶面、侧面以及圆台部的顶面均设置有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气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接头包括螺柱部和密封部,所述螺柱部与气源座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密封部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气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活塞的底部设置有凸台,所述压簧的一端套设在凸台上,所述进气接头的顶端套设有弹簧垫片,压簧的另一端抵触在弹簧垫片上。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气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接头与移动工作台之间、气源座与机床底座之间均通过螺钉固定,且气源接头与移动工作台之间设置有调整垫片。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压力机领域内的一种自动化气源机构,包括设置在机床底座上方的移动工作台,移动工作台上安装有气源接头,机床底座上贯穿安装有气源座,气源座内加工有倒置的阶梯孔,阶梯孔上部滑动设置有超过机床底座顶面的通气活塞,阶梯孔下部设置有进气接头,进气接头与气源座螺纹连接,通气活塞与进气接头之间经压簧相连,进气接头中心开设有贯穿通气孔,通气活塞上部开设有出气盲孔,出气盲孔的下部开设有周向出气孔,本发明通过使用触压方法开启气源座内的出气通道,使得压力气体的输送更加方便可靠,通过在通气活塞上开设出气盲孔配合出气孔实现压力气体的传输,进一步确保压力气体传送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可用于压力机中。
【IPC分类】F16L37-40, F16L37-58
【公开号】CN104633349
【申请号】CN201510092582
【发明人】周桂祥, 林雅杰, 曹阳, 赵先
【申请人】江苏扬力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