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变速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28377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活动变速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的变速机构,其特别是一种活动变速机构。
【背景技术】
[0002]授权公告号为CN2328828Y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活性增速器。其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壳体1、固定安装有驱动锥齿轮2的输入轴3、固定安装有从动锥齿轮4的输出轴5、中间传递圆锥齿轮6及支架7。输入轴3和输出轴5由壳体I支承,中间传递圆锥齿轮6活套在支架7上的转轴8上,支架7活套在输出轴5上,中间传递圆锥齿轮6为阶梯式圆锥齿轮结构,其与驱动锥齿轮2啮合部分9的齿轮应小于其与从动锥齿轮4啮合部分10的齿数。
[0003]其工作原理是输入轴3转动时带动驱动锥齿轮2转动,驱动锥齿轮2带动中间传递圆锥齿轮6和从动锥齿轮4转动,从动锥齿轮4的转动使输出轴5相对于输入轴3更快的转动,以实现增速。
[0004]但上述的活性增速器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驱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在径向上紧邻,导致两者的半径差较小,限制了活性增速器的最大增速倍率。2、中间传递圆锥齿轮因其上的两个啮合部分大小相同,故仅起传递动力作用,不起增大增速倍率的作用,活性增速器的最大增速倍率仅取决于驱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的半径比,增速效果较差。3、支架活动套装在输出轴上,两端均无定位,使用过程中会在输出轴上攒动,影响中间传递圆锥齿轮与驱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啮合的稳定性。4、输入轴与输出轴均只有一处支承,转动时容易晃动,不平稳。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活动变速机构。它解决了现有的机械变速机构增速效果差,结构不够稳定可靠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活动变速机构,其包括固定安装有驱动锥齿轮的输入轴、固定安装有从动锥齿轮的输出轴、传递齿轮、支架、外壳;支架包括轴套和固定连接在轴套外壁上的转轴,支架通过轴套活动套装在输出轴上,传递齿轮为阶梯式圆柱齿轮,其包括与驱动锥齿轮配合的小径啮合部和与从动锥齿轮配合的大径啮合部,并活动套装在支架的转轴上;输入轴和输出轴均由壳体支承,输出轴一端活动套装在驱动锥齿轮的轴孔中。
[0007]从动锥齿轮与驱动锥齿轮在径向上相隔,互不接触。
[000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外壳上端面上用于支承输出轴的上支承盖,和固定连接在外壳下端面上用于支承输入轴的下支承盖。
[0009]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其还包括套装在输出轴上的定位套,其位于从动锥齿轮和轴套之间,轴套一端通过输出轴上的台阶面定位,另一端通过定位套定位。
[0010]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其还包括套装在输出轴上的两个平面轴承,两个平面轴承分别位于轴套与定位套之间及轴套与输出轴的台阶面之间。
[0011]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转轴的数量有4根,环绕轴套外壁均布,相应的,传递齿轮的数量为4个,分别活动套装在支架的4根转轴上。
[0012]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驱动锥齿轮的齿中心距输出轴中心线的距离为X,从动锥齿轮的齿中心距输出轴中心线的距离为y,X:y=2:1。
[0013]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从动锥齿轮(13)与驱动锥齿轮(11)在径向上相隔的距离为z, Z=1cm.
[00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5]1、从动锥齿轮与驱动锥齿轮在径向上相隔,互不接触,相比于现有的活性增速器,两者的半径差较大,增加了所能达到的最大变速倍率。
[0016]2、输入轴通过外壳和下支承盖支承,输出轴通过外壳和上支承盖支承。输出轴与输入轴均有两处支承,可保证转动平稳无晃动。
[0017]3、传递齿轮包括小径啮合部和大径啮合部,两者的分度圆直径比为1:2。传递齿轮转动时大径啮合部的线速度大于小齿啮合部的线速度,能带动从动锥齿轮2倍的的线速度转动,即传递齿轮起到了增大增速倍率的作用。
[0018]4、支架的轴套一端通过输出轴上的台阶面定位,另一端通过定位套定位。可保证使用过程中轴套不在输出轴上攒动,进而保证了传递齿轮与驱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啮合的稳定性。
[0019]5、轴套与定位套之间及轴套与输出轴的台阶面之间均设有平面轴承,可使输出轴转动时不会因摩擦力而带动轴套一起转动,即使输出轴相对于轴套更灵活的转动,轴套不跟随一起输出轴一起转动,增速效果更好。
[0020]6、传递齿轮有4个,均与驱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啮合,使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更稳定可靠。
[0021]以下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现有的活性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所示:一种活动变速机构,其包括固定安装有驱动锥齿轮11的输入轴12、固定安装有从动锥齿轮13的输出轴14、传递齿轮15、支架16、外壳17、固定连接在外壳17上端面的上支承盖18、固定连接在外壳17下端面的下支承盖19、定位套20、平面轴承21。
[0026]支架16包括轴套161和固定连接在轴套161外壁上的转轴162,所述转轴162的数量有4根,环绕轴套161外壁均布,支架16通过轴套161活动套装在输出轴14上。
[0027]传递齿轮15数量为4个,均为阶梯式圆柱齿轮,分别活动套装在支架16的4根转轴162上,传递齿轮15包括与驱动锥齿轮11配合的小径啮合部151和与从动锥齿轮13配合的大径啮合部152。小径啮合部151的分度圆直径为C,大径啮合部152的分度圆直径为
d,c:d=l:2ο
[0028]从动锥齿轮13与驱动锥齿轮11在径向上相隔,互不接触。两者相隔的距离为z,Z=1cm0驱动锥齿轮11的齿中心距输出轴14中心线的距离为X,从动锥齿轮13的齿中心距输出轴14中心线的距离为I, X:y=2:1。
[0029]输入轴12由外壳17和下支承盖19支承,输出轴14由外壳17和上支承盖18支承,输出轴14 一端活动套装在驱动锥齿轮11的轴孔中。
[0030]定位套20套装在输出轴14上,位于从动锥齿轮13和轴套161之间,轴套161 —端通过输出轴14上的台阶面141定位,另一端通过定位套20定位。
[0031]平面轴承21数量有两个,均套装在输出轴14上,两个平面轴承21分别位于轴套161与定位套20之间及轴套161与输出轴14的台阶面141之间。
[0032]简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输入轴12转动时带动驱动锥齿轮11转动,进而带动传递齿轮15转动,传递齿轮15再带动从动锥齿轮13和输出轴14转动,使输出轴14相对于输入轴12更快的转动。所能达到的最大增速倍率为(x/y) X (d/c)=4。当输入轴12与输出轴14的顺序对换后,活动变速机构可达到减速的效果,使输出轴相对于输入轴减速转动。
【主权项】
1.一种活动变速机构,其包括固定安装有驱动锥齿轮(11)的输入轴(12)、固定安装有从动锥齿轮(13)的输出轴(14)、传递齿轮(15)、支架(16)、外壳(17);支架(16)包括轴套(161)和固定连接在轴套(161)外壁上的转轴(162),支架(16)通过轴套(161)活动套装在输出轴(14)上,传递齿轮(15)为阶梯式圆柱齿轮,其包括与驱动锥齿轮(11)配合的小径啮合部(151)和与从动锥齿轮(13)配合的大径啮合部(152),并活动套装在支架(16)的转轴(162)上;输入轴(12)和输出轴(14)均由壳体(17)支承,输出轴(14) 一端活动套装在驱动锥齿轮(11)的轴孔中; 其特征是:从动锥齿轮(13)与驱动锥齿轮(11)在径向上相隔,互不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变速机构,其特征是: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外壳(17)上端面上用于支承输出轴(14)的上支承盖(18),和固定连接在外壳(17)下端面上用于支承输入轴(12)的下支承盖(1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变速机构,其特征是:其还包括套装在输出轴(14)上的定位套(20),其位于从动锥齿轮(13)和轴套(161)之间,轴套(161) —端通过输出轴(14)上的台阶面(141)定位,另一端通过定位套(20)定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动变速机构,其特征是:其还包括套装在输出轴(14)上的两个平面轴承(21),两个平面轴承(21)分别位于轴套(161)与定位套(20)之间及轴套(161)与输出轴(14)的台阶面(141)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变速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转轴(162)的数量有4根,环绕轴套(161)外壁均布,相应的,传递齿轮(15)的数量为4个,分别活动套装在支架(16)的4根转轴(162)上。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活动变速机构,其特征是:小径啮合部(151)的分度圆直径为C,大径啮合部(152)的分度圆直径为d,c:d=l:2。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活动变速机构,其特征是:驱动锥齿轮(11)的齿中心距输出轴(14)中心线的距离为X,从动锥齿轮(13)的齿中心距输出轴(14)中心线的距离为 y,X:y=2:1。
8.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活动变速机构,其特征是:从动锥齿轮(13)与驱动锥齿轮(11)在径向上相隔的距离为z,z=10cm。
【专利摘要】一种活动变速机构,包括固定安装有驱动锥齿轮的输入轴、固定安装有从动锥齿轮的输出轴、传递齿轮、支架、外壳;支架包括轴套和固定连接在轴套外壁上的转轴,支架通过轴套活动套装在输出轴上,传递齿轮为阶梯式圆柱齿轮,其活动套装在支架的转轴上,包括与驱动锥齿轮配合的小径啮合部和与从动锥齿轮配合的大径啮合部;还包括上支承盖和下支承盖,输入轴通过外壳和下支承盖支承,输出轴通过外壳和上支承盖支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输出轴与输入轴均有两处支承,可保证转动平稳无晃动。传递齿轮的大径啮合部的线速度大于小齿啮合部的线速度,能带动从动锥齿轮以更快的线速度转动,即传递齿轮起到了增大增速倍率的作用。
【IPC分类】F16H1-12
【公开号】CN204437186
【申请号】CN201420840283
【发明人】杨晖
【申请人】杨晖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