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有毒隔离器的密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82341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有毒隔离器的密封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有毒隔离器的密封机构,用于保证将灌装有毒药品的西林瓶从自动进出料系统送进冻干机板层的过渡机构在运动时与隔离器外部保持隔离,不泄露隔离器内部的气体、药液,不破坏隔离器外部的环境,属于真空冷冻干燥机的冻干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真空冷冻干燥机就是利用冷冻干燥原理(升华从冻结的生物产品中去除水分)通过抽真空把升华的水分带到冷冻捕集箱结冻而设计制造出来的用于冻干含水物质的机器。
[0003]灌装机是药厂进行分装药水的设备,通过该设备把药水分装到每个小西林瓶内,然后再经过自动进出料系统进入到真空冷冻干燥机的板层上进行冻干工艺处理。
[0004]隔离器就是利用高效过滤风机,将净化无菌空气保护整个制药生产过程的净化系统。特别是对于抗致癌药物等有毒药品的生产,隔离器还对保护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0005]自动进出料系统就是利用自动化的机器人模式,将人工的体力劳动转化为程序可控制的简单的机械传输,以实现无人化的完成整个药品冻干工艺的过程。
[0006]过渡机构就是自动进出料系统中冻干机门前的网带到冻干机板层的对接部分。由于冻干机冻干药品时需要全密封所以冻干机板层位于冻干机腔体内部;自动进出料系统受隔离器的保护须位于隔离器内部。过渡机构就是将自动进出料系统跟冻干机板层无缝无台阶的对接在一起,保证西林瓶安全的由自动进出料系统输送进冻干机板层。
[0007]目前有毒隔离器与自动进出料的配合存在下列缺陷:
[0008]1、有毒隔离器无法做到把有毒空气控制在隔离器内部生产线有效区域,操作人员需穿戴全密封的防毒服工作,工作起来十分不便。
[0009]2、有毒隔离器的制作成本太高,有毒隔离器制作的越大,泄露的风险越高。
[0010]3、自动进出料配合有毒隔离器使用,要求自动进出料部分,特别是传动动力部分不泄露。常规做法是将传动动力设在隔离器内部。这样虽解决了穿越隔离器时无动密封,但动力部位发热温升、动作影响隔离器内部空气流向等势必对隔离器环境有影响,还有隔离器要内部喷淋蒸汽清洗,在线灭菌,对动力源的防水密封、防腐程度也提出更高要求。
[0011]动密封是指机器(或设备)中相对运动件之间的密封,静密封是指两个静止面之间的密封。所以动密封要比静密封的要求高很多。

【发明内容】

[0012]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节约成本、方便安装维护、有效保护操作人员的适用于有毒隔离器的密封机构,解决了有毒隔离器的制作成本高,泄露风险高,操作人员工作不便的问题。
[001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有毒隔离器的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驱动单元与穿过隔离器的直线传动单元一端连接,直线传动单元与隔离器之间密封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的直线传动单元包括第一过渡连杆、密封法兰和第二过渡连杆,第一过渡连杆通过密封法兰与第二过渡连杆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的直线驱动单元与第一过渡连杆连接,密封法兰通过波纹套与隔离器连接。
[0016]优选地,所述的直线驱动单元设于隔离器的外部。
[0017]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过渡连杆与密封法兰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0018]优选地,所述的密封法兰与波纹套之间、隔离器与波纹套之间均设有第一密封圈。
[0019]优选地,所述的直线传动单元的另一端与过渡机构连接。
[002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驱动单元隔离出隔离器方便机器维修与保养;利用波纹套的可伸缩性,有效地将复杂的动密封变为更易控制的静密封;直线传动单元分为可拆卸式的三个部分,有效的改善了因隔离器内部空间狭小不好安装的缺陷;通过该密封机构可以把有毒空气控制在密闭式隔离器内部的较小生产线范围内,不扩散到外部系统操作空间,使隔离器外部的环境为C级甚至是D级标准,也有效地保护了操作人员和药品的无菌生产。更是节约了因动密封的加工配合而产生的成本。即便于维护,不对隔离器造成干扰,有效地将动力源引出到隔离器外部,减少隔离器的体积。减少因动力部位的升温动作等对隔离器内部的层流的影响。降低对动力源的防水防腐的要求,有效的降低成本。降低泄漏率,有效的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方便机器的维护。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一种适用于有毒隔离器的密封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0022]图2是A处密封气流阻断示意图;
[0023]图3是B处密封气流阻断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I为直线驱动单元,2为隔离器,3为直线传动单元,3-1为第一过渡连杆,3-2为密封法兰,3-3为第二过渡连杆,4为波纹套,5为第一密封圈,6为第二密封圈,7为过渡机构,8为冻干机,8-1为冻干机板层,9为自动进出料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27]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适用于有毒隔离器的密封机构,如图1所示,为该密封机构安装示意图。冻干机8与隔离器2密封对接,冻干机板层8-1位于冻干机8内部,自动进出料系统9位于隔离器2内部,隔离器2把药品生产的有毒区和外界操作人员的无毒区分割开来。置于隔离器2外部的直线驱动单元1,通过直线传动单元3中的第一过渡连杆3-1,将动力引入到隔离器2内部,通过第二过渡连杆3-3带动过渡机构7,过渡机构7运动至水平而实现将有毒隔离器内的自动进出料系统9与冻干机板层8-1的无缝对接。
[0028]在波纹套4的空腔内部,第一过渡连杆3-1与隔离器2外部的直线驱动单元I通过螺母连接,波纹套4 一端与隔离器2的腔体内壁通过螺母连接,波纹套4另一端与密封法兰3-2通过螺丝连接,密封法兰3-2与第一过渡连杆3-1、第二过渡连杆3-3紧贴通过螺纹固定形成直线传动单元3,使这个机构在运动过程中保证隔离器2内外部完全隔离。实现了将动密封转换为静密封装置。
[0029]直线传动单元3被拆分成第一过渡连杆3-1、密封法兰3-2和第二过渡连杆3_3,方便在隔离器2内部的狭小空间中安装。直线传动单元3中的密封法兰3-2在轴向可转动的性质,更方便波纹套4与隔离器2的调整安装。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将动密封要求转换为更易控制的静密封机构。
[0030]密封机构动力区域放置于隔离器外部,通过第一过渡连杆3-1、密封法兰3-2和第二过渡连杆3-3组成的直线传动单元3驱动过渡机构7,使自动进出料系统9跟冻干机板层8-1无缝无台阶的对接。过渡机构7的动力要求为直线运动。
[0031]本实用新型用于保证将灌装有毒药品的西林瓶从自动进出料系统送进冻干机板层8-1的过渡机构7在运动时与隔离器2外部保持隔离,不泄露隔离器2内部的气体、药液,不破坏隔离器外部的环境。
[0032]如图2所示,为A处密封气流阻断示意图。隔离器2内部的有毒气流沿着波纹套4与隔离器2的缝隙(图中,向下、向左的箭头方向为有毒气流的进入方向,向右的箭头方向为C级区气流),到达第一密封圈5的密封唇口,由于第一密封圈5被波纹套4与隔离器2压紧,隔离开了两种气流的交接,保证了静态密封的可靠性。从而有效的阻断有毒气体溢出隔离器2,充分的保护操作间的操作人员。
[0033]如图3所示,为B处密封气流阻断示意图。隔离器2内部的有毒气流沿着波纹套4与密封法兰3-2的缝隙及密封法兰3-2与第一过渡连杆3-1、第二过渡连杆3-3的缝隙(图中,向下、向左的箭头方向为有毒气流的进入方向,向右的箭头方向为C级区气流),分别到达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的密封唇口,由于第一密封圈5被波纹套4与密封法兰3-2压紧及第二密封圈6被第一过渡连杆3-1与密封法兰3-2压紧,隔离开了两种气流的交接,保证了静态密封的可靠性。从而有效的阻断有毒气体溢出隔离器2,充分的保护操作间的操作人员。
【主权项】
1.一种适用于有毒隔离器的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驱动单元(I)与穿过隔离器(2)的直线传动单元(3) —端连接,直线传动单元(3)与隔离器(2)之间密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有毒隔离器的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线传动单元(3)包括第一过渡连杆(3-1)、密封法兰(3-2)和第二过渡连杆(3-3),第一过渡连杆(3-1)通过密封法兰(3-2)与第二过渡连杆(3-3)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有毒隔离器的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线驱动单元(I)与第一过渡连杆(3-1)连接,密封法兰(3-2)通过波纹套(4)与隔离器(2)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有毒隔离器的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线驱动单元(I)设于隔离器(2)的外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有毒隔离器的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过渡连杆(3-1)与密封法兰(3-2)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6)。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有毒隔离器的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法兰(3-2)与波纹套(4)之间、隔离器(2)与波纹套(4)之间均设有第一密封圈(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有毒隔离器的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线传动单元(3)的另一端与过渡机构(7)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有毒隔离器的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驱动单元与穿过隔离器的直线传动单元一端连接,直线传动单元与隔离器之间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波纹套的可伸缩性,有效地将复杂的动密封变为更易控制的静密封;直线传动单元分为可拆卸式的三个部分,效的改善了因隔离器内部空间狭小不好安装的缺陷;节约了因动密封的加工配合而产生的成本。即便于维护,不对隔离器造成干扰,有效地将动力源引出到隔离器外部,减少隔离器的体积。减少因动力部位的升温动作等对隔离器内部的层流的影响。降低对动力源的防水防腐的要求,有效的降低成本。降低泄漏率,有效的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方便机器的维护。
【IPC分类】F16J15-16
【公开号】CN204592286
【申请号】CN201520130583
【发明人】郑效东
【申请人】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3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