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外壳及变速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50055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变速箱外壳及变速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速箱外壳及变速箱,该变速箱外壳设有多个用于安装转轴的贯穿变速箱外壳的安装通道,包括:前壳和后壳,前壳和后壳相配合围成安装腔,安装通道贯穿安装腔,且安装通道的一端位于前壳上,另一端位于后壳上;其中,安装腔内设有隔离筋,隔离筋位于安装腔的腔壁与安装通道之间,并与安装腔的腔壁相配合围成封闭空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速箱外壳,通过在安装腔的腔壁与安装通道之间设置隔离筋,且隔离筋与安装腔的腔壁相配合围成封闭空间,从而对噪音起到了有效的阻挡作用,进而降低了变速箱运行时的噪音,提高了驾驶员的舒适度;另一方面,隔离筋在阻挡噪音的同时,还能够作为加强筋,提高了变速箱外壳的强度。
【专利说明】
变速箱外壳及变速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箱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速箱外壳及包含该变速箱外壳的变速箱。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汽车品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变速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变速箱噪音问题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为了降低噪音对驾驶员舒适性的影响,各大研究机构或者生产单位采用了各种降噪方式,目前主要以齿轮修形或者变速器外部覆盖吸音材料等为主,而齿轮修形成本较高,结构复杂,外部覆盖吸音材料会增加变速箱的体积,且安装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合理利用变速箱内部空间来降低噪音的变速箱外壳。
[000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变速箱外壳的变速箱。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速箱外壳,设有多个用于安装转轴的贯穿所述变速箱外壳的安装通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相配合围成安装腔,所述安装通道贯穿所述安装腔,且所述安装通道的一端位于所述前壳上,另一端位于所述后壳上;其中,所述安装腔内设有隔离筋,所述隔离筋位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与所述安装通道之间,并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相配合围成封闭空间。
[0006]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变速箱外壳,通过在安装腔的腔壁与安装通道之间设置隔离筋,且隔离筋与安装腔的腔壁相配合围成封闭空间,从而对噪音起到了有效的阻挡作用,进而降低了变速箱运行时的噪音,提高了驾驶员的舒适度,且结构简单,并合理利用了变速箱的内部空间;另一方面,隔离筋在阻挡噪音的同时,还能够作为加强筋,提高了变速箱外壳的强度。
[0007]具体而言,现有的变速箱降噪方式基本以齿轮修形或者变速器外部覆盖吸音材料等为主,未能有效利用变速箱的内部空间;而本实用新型则通过对变速箱外壳结构的改进,来进一步降低变速箱运行时的噪音,结构简单,且合理利用了变速箱的内部空间。具体地,变速箱外壳包括前壳和后壳,前壳和后壳装配到一起后,围成了安装腔;前壳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轴孔,后壳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轴孔,且多个第一轴孔与多个第二轴孔一一对应;相对应的第一轴孔、第二轴孔及二者之间的空间构成了安装通道,多个安装通道用于安装多个转轴,如输入轴、输出轴等;安装通道与安装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隔尚筋,且隔尚筋与安装腔的腔壁围成了封闭空间,则安装通道内的转轴转动时产生的噪音,需依次穿过隔离筋、封闭空间、安装腔的腔壁(即变速箱外壳的壳体),才能够传播出去,这样层层阻挡,有效地阻挡了噪音的传播,且传播介质的多次改变(由固体到气体再到固体)能够消耗一部分的声能,因而有效降低了变速箱运行时的噪音;且由于隔离筋设置在变速箱内,因而不会增加变速箱的体积;此外,隔离筋还能够起到加强筋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变速箱外壳的强度。
[0008]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变速箱外壳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安装通道中用于安装输入轴的所述安装通道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之间设有所述隔离筋。
[0010]由于输入轴的转速高于输出轴等其他转轴的转速,因而输入轴转动时产生的噪音相对较高,故在安装输入轴的安装通道与安装腔的腔壁之间设置隔离筋,即在输入轴的附近设置隔离筋,能够显著降低变速箱运行时的噪音,进而有效提高驾驶员的舒适性。当然,也可以在输出轴附近或其他转轴附近设置隔离筋,都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变速箱运行时产生的噪音,都能够起到降噪效果,因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1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安装通道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之间均设有所述隔呙筋。
[0012]在多个安装通道与安装腔的腔壁之间均设置隔离筋,则多个隔离筋能够对多个转轴运行时产生的噪音都进行有效的阻挡,从而能够大大降低变速箱运行时的噪音,大大提高变速箱外壳的降噪效果。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也可以只在某几个安装通道与安装腔的腔壁之间设置隔离筋,也能够起到降噪效果,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1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隔离筋依次首尾相连,形成环形隔离筋,以包围多个所述安装通道。
[0014]多个隔离筋依次首尾相连形成环形隔离筋,并包围多个安装通道,即多个隔离筋形成了一条环形的隔离筋,则环形隔离筋与安装腔的腔壁之间形成了环形的封闭空间来阻挡噪音的传播,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变速箱内部空间的利用,进一步提高了降噪效果;另一方面,一条环形隔离筋相对多个隔离筋而言,加工工艺更加简单。
[00?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隔尚筋包括:第一子隔尚筋,设置在所述前壳内;和第二子隔离筋,设置在所述后壳内,并能够与所述第一子隔离筋相配合,以形成所述隔离筋。
[0016]隔呙筋包括设置在前壳内的第一子隔呙筋和设置在后壳内的第二子隔呙筋,贝1J第一子隔离筋和第二子隔离筋能够分别提高前壳和后壳的强度,且第一子隔离筋和第二子隔离筋的高度只需与前壳和后壳的高度相适配即可。至于第一子隔离筋和第二子隔离筋的具体形状和位置,可以是完全相同的,即装配后形成一个平面隔离筋或弧面隔离筋;也可以是不同的,如可以是阶梯状的,只要第一子隔离筋与第二子隔离筋的配合端面能够完全吻合,即可保证装配后第一子隔离筋、第二子隔离筋、前壳内壁、后壳内壁能够围成封闭空间,这样就能够起到降噪效果。当然,隔离筋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即单独设置在前壳内或单独设置在后壳内,只要装配后,隔离筋能够抵在后壳或前壳的内壁上并形成封闭空间即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1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封闭空间内填充有吸音件。
[0018]在封闭空间内填充吸音件,则吸音件能够对穿过隔离筋的噪音起到进一步的吸收作用,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变速箱运行时的噪音,进一步提高了变速箱外壳的降噪效果。
[001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吸音件包括金属纤维、离心玻璃棉和多孔泡沫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0]金属纤维、离心玻璃棉或多孔泡沫棉为较常用的吸音材料,因此取材容易,且吸音效果好。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封闭空间内可填充的吸音件不限于上述金属纤维、离心玻璃棉和多孔泡沫棉,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吸音材料,只要能够起到吸音效果即可,由于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而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2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隔离筋与所述前壳为铸造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和/或,所述隔离筋与所述后壳为铸造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0022]隔离筋设置在前壳上时,与前壳通过铸造一体成型,隔离筋设置在后壳上时,与后壳通过铸造一体成型,隔离筋包括多个设置在前壳和后壳上的子隔离筋时,与前壳和后壳通过铸造一体成型,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变速箱外壳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隔离筋与变速箱外壳之间的连接强度,降低了隔离筋发生脱落或断裂的概率,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隔离筋也可以通过焊接或其他方式连接在前壳和/或后壳上,由于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此这些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2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隔离筋与所述前壳的内壁之间设有加强筋;和/或,所述隔离筋与所述后壳的内壁之间设有加强筋。
[0024]当隔离筋的高度相对较高时,在隔离筋与变速箱外壳(前壳和/或后壳)的内壁之间设置加强筋,能够对隔离筋起到有效的加强作用,从而降低了隔离筋发生脱落或断裂的概率,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
[0025]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速箱,包括如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箱外壳。
[0026]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变速箱,因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变速箱外壳,因而有效降低了运行时的噪音,提高了驾驶员的舒适度。当然,在此基础上,仍然能够通过齿轮修形或者变速器外部覆盖吸音材料来进一步降低变速箱运行时的噪音。
[002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前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后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变速箱外壳第一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变速箱外壳第二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3]其中,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34]I变速箱外壳,10前壳,11第一轴孔,20后壳,21第二轴孔,30安装通道,40隔离筋,41第一子隔呙筋,42第二子隔呙筋,50封闭空间,60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7]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变速箱外壳I及变速箱。
[0038]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变速箱外壳I,设有多个用于安装转轴的贯穿变速箱外壳I的安装通道30,包括:前壳10和后壳20,前壳10和后壳20相配合围成安装腔,安装通道30贯穿安装腔,且安装通道30的一端位于前壳10上,另一端位于后壳20上。
[0039]其中,安装腔内设有隔离筋40,隔离筋40位于安装腔的腔壁与安装通道30之间,并与安装腔的腔壁相配合围成封闭空间50。
[0040]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变速箱外壳I,通过在安装腔的腔壁与安装通道30之间设置隔离筋40,且隔离筋40与安装腔的腔壁相配合围成封闭空间50,从而对噪音起到了有效的阻挡作用,进而降低了变速箱运行时的噪音,提高了驾驶员的舒适度,且结构简单,并合理利用了变速箱的内部空间;另一方面,隔离筋40在阻挡噪音的同时,还能够作为加强筋60,提高了变速箱外壳I的强度。
[0041 ] 具体地,变速箱外壳I包括前壳10和后壳20,前壳10和后壳20装配到一起后,围成了安装腔;如图1所示,前壳10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轴孔11,如图2所示,后壳20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轴孔21,且多个第一轴孔11与多个第二轴孔21—一对应;相对应的第一轴孔11、第二轴孔21及二者之间的空间构成了安装通道30,如图3所示,多个安装通道30用于安装多个转轴,如输入轴、输出轴等;如图3和图4所示,安装通道30与安装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隔离筋40,且隔离筋40与安装腔的腔壁围成了封闭空间50,则安装通道30内的转轴转动时产生的噪音,需依次穿过隔离筋40、封闭空间50、安装腔的腔壁(即变速箱外壳I的壳体),才能够传播出去,这样层层阻挡,有效地阻挡了噪音的传播,且传播介质的多次改变(由固体到气体再到固体)能够消耗一部分的声能,因而有效降低了变速箱运行时的噪音;且由于隔离筋40设置在变速箱内,因而不会增加变速箱的体积;此外,隔离筋40还能够起到加强筋60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变速箱外壳I的强度。
[004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多个安装通道30中用于安装输入轴的安装通道30与安装腔的腔壁之间设有隔离筋40。
[0043]在该实施例中,图1中靠左的第一轴孔11和图2中靠左的第二轴孔12为安装输入轴的轴孔,由于输入轴的转速高于输出轴等其他转轴的转速,因而输入轴转动时产生的噪音相对较高,故在安装输入轴的安装通道30与安装腔的腔壁之间设置隔离筋40,即在输入轴的附近设置隔离筋40,能够显著降低变速箱运行时的噪音,进而有效提高驾驶员的舒适性。
[0044]当然,也可以在输出轴附近或其他转轴附近设置隔离筋40,都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变速箱运行时产生的噪音,都能够起到降噪效果,因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45]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安装通道30与安装腔的腔壁之间均设有隔离筋40。
[0046]在该实施例中,在多个安装通道30与安装腔的腔壁之间均设置隔离筋40,则多个隔离筋40能够对多个转轴运行时产生的噪音都进行有效的阻挡,从而能够大大降低变速箱运行时的噪音,大大提高变速箱外壳I的降噪效果。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也可以只在某几个安装通道30与安装腔的腔壁之间设置隔离筋40,也能够起到降噪效果,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47]进一步地,多个隔离筋40依次首尾相连,形成环形隔离筋,以包围多个安装通道30 ο
[0048]在该实施例中,多个隔离筋40依次首尾相连形成环形隔离筋,并包围多个安装通道30,即多个隔离筋40形成了一条环形的隔离筋40,则环形隔离筋与安装腔的腔壁之间形成了环形的封闭空间50来阻挡噪音的传播,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变速箱内部空间的利用,进一步提高了降噪效果;另一方面,一条环形隔离筋相对多个隔离筋40而言,加工工艺更加简单。
[0049]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隔离筋40包括:第一子隔离筋41和第二子隔呙筋42。
[0050]具体地,第一子隔离筋41设置在前壳10内;第二子隔离筋42设置在后壳20内,并能够与第一子隔离筋41相配合,以形成隔离筋40。
[0051 ]在上述实施例中,隔离筋40包括设置在前壳10内的第一子隔离筋41和设置在后壳20内的第二子隔离筋42,则第一子隔离筋41和第二子隔离筋42能够分别提高前壳10和后壳20的强度,且第一子隔离筋41和第二子隔离筋42的高度只需与前壳10和后壳20的高度相适配即可。
[0052]至于第一子隔离筋41和第二子隔离筋42的具体形状和位置,可以是完全相同的,即装配后形成一个平面隔离筋或弧面隔离筋;也可以是不同的,如可以是阶梯状的,只要第一子隔离筋41与第二子隔离筋42的配合端面能够完全吻合,即可保证装配后第一子隔离筋41、第二子隔离筋42、前壳10内壁、后壳20内壁能够围成封闭空间50,这样就能够起到降噪效果。
[0053]当然,隔离筋40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即单独设置在前壳10内或单独设置在后壳20内,只要装配后,隔离筋40能够抵在后壳20或前壳10的内壁上并形成封闭空间50即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54]优选地,封闭空间50内填充有吸音件。
[0055]在封闭空间50内填充吸音件,则吸音件能够对穿过隔离筋40的噪音起到进一步的吸收作用,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变速箱运行时的噪音,进一步提高了变速箱外壳I的降噪效果O
[0056]可选地,吸音件包括金属纤维、离心玻璃棉和多孔泡沫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57]金属纤维、离心玻璃棉或多孔泡沫棉为较常用的吸音材料,因此取材容易,且吸音效果好。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封闭空间50内可填充的吸音件不限于上述金属纤维、离心玻璃棉和多孔泡沫棉,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吸音材料,只要能够起到吸音效果即可,由于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而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58]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隔离筋40与前壳10为铸造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和/或,隔离筋40与后壳20为铸造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0059]在上述实施例中,隔离筋40设置在前壳10上时,与前壳10通过铸造一体成型,隔离筋40设置在后壳20上时,与后壳20通过铸造一体成型,隔离筋40包括多个设置在前壳10和后壳20上的子隔离筋时,与前壳10和后壳20通过铸造一体成型,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变速箱外壳I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隔离筋40与变速箱外壳I之间的连接强度,降低了隔离筋40发生脱落或断裂的概率,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
[0060]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隔离筋40也可以通过焊接或其他方式连接在前壳10和/或后壳20上,由于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此这些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61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1所示,隔离筋40与前壳10的内壁之间设有加强筋60 ;和/或,隔呙筋40与后壳20的内壁之间设有加强筋60。
[0062]当隔离筋40的高度相对较高时,在隔离筋40与变速箱外壳I(前壳10和/或后壳20)的内壁之间设置加强筋60,能够对隔离筋40起到有效的加强作用,从而降低了隔离筋40发生脱落或断裂的概率,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
[0063]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变速箱(图中未示出),包括如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变速箱外壳I。
[0064]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变速箱,因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变速箱外壳I,因而有效降低了运行时的噪音,提高了驾驶员的舒适度。
[0065]当然,在此基础上,仍然能够通过齿轮修形或者变速器外部覆盖吸音材料来进一步降低变速箱运行时的噪音。
[006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速箱外壳,通过在安装腔的腔壁与安装通道之间设置隔离筋,且隔离筋与安装腔的腔壁相配合围成封闭空间,从而对噪音起到了有效的阻挡作用,进而降低了变速箱运行时的噪音,提高了驾驶员的舒适度,且结构简单,并合理利用了变速箱的内部空间;另一方面,隔离筋在阻挡噪音的同时,还能够作为加强筋,提高了变速箱外壳的强度。
[0067]具体而言,现有的变速箱降噪方式基本以齿轮修形或者变速器外部覆盖吸音材料等为主,未能有效利用变速箱的内部空间;而本实用新型则通过对变速箱外壳结构的改进,来进一步降低变速箱运行时的噪音,结构简单,且合理利用了变速箱的内部空间。具体地,变速箱外壳包括前壳和后壳,前壳和后壳装配到一起后,围成了安装腔;前壳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轴孔,后壳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轴孔,且多个第一轴孔与多个第二轴孔一一对应;相对应的第一轴孔、第二轴孔及二者之间的空间构成了安装通道,多个安装通道用于安装多个转轴,如输入轴、输出轴等;安装通道与安装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隔尚筋,且隔尚筋与安装腔的腔壁围成了封闭空间,则安装通道内的转轴转动时产生的噪音,需依次穿过隔离筋、封闭空间、安装腔的腔壁即变速箱外壳的壳体,才能够传播出去,这样层层阻挡,有效地阻挡了噪音的传播,且传播介质的多次改变(由固体到气体再到固体)能够消耗一部分的声能,因而有效降低了变速箱运行时的噪音;且由于隔离筋设置在变速箱内,因而不会增加变速箱的体积;此外,隔离筋还能够起到加强筋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变速箱外壳的强度。
[0068]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69]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7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7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变速箱外壳,设有多个用于安装转轴的贯穿所述变速箱外壳的安装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相配合围成安装腔,所述安装通道贯穿所述安装腔,且所述安装通道的一端位于所述前壳上,另一端位于所述后壳上; 其中,所述安装腔内设有隔离筋,所述隔离筋位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与所述安装通道之间,并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相配合围成封闭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外壳,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安装通道中用于安装输入轴的所述安装通道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之间设有所述隔离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箱外壳,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安装通道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之间均设有所述隔离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箱外壳,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隔离筋依次首尾相连,形成环形隔离筋,以包围多个所述安装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箱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筋包括: 第一子隔尚筋,设置在所述前壳内;和 第二子隔离筋,设置在所述后壳内,并能够与所述第一子隔离筋相配合,以形成所述隔离筋。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箱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闭空间内填充有吸音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速箱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音件包括金属纤维、离心玻璃棉和多孔泡沫棉中的一种或多种。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箱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筋与所述前壳为铸造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和/或 所述隔离筋与所述后壳为铸造成型的一体式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箱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筋与所述前壳的内壁之间设有加强筋;和/或 所述隔离筋与所述后壳的内壁之间设有加强筋。10.一种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箱外壳。
【文档编号】F16H57/028GK205534154SQ201620303383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2日
【发明人】乔湘鹤
【申请人】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