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罐式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57390发布日期:2023-05-05 20:07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低温罐式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储运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低温罐式集装箱。


背景技术:

1、低温罐式集装箱(常简称为“低温罐箱”)用于储运低温介质,并且适合陆运、海运以及海陆联运,在市场上有广泛的运用。常见的大容积的低温罐箱的规格例如40英尺、45英尺。

2、低温罐箱主要包括框架和由框架所制成的罐体,框架的外形尺寸受限于标准要求,罐体内部容积越大,则单趟运输的介质越多,相应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低温罐箱的罐体通常为双层结构,并在夹层内设置绝热层,这就要求罐体的内层与外层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同时,为了保证罐体的强度,罐体的内壁通常设置加强圈,这将占用一部分夹层空间。另外,为了适配于带有鹅颈结构的半挂车,低温罐箱底部需要设置相应的鹅颈槽,而鹅颈槽的设置也会影响到罐体的结构。这些因素均会限制罐体的尺寸进而限制罐体的内部容积,如何在诸多条件的限制下提升罐体的容积是业界的难题以及发展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提升内部容积的低温罐式集装箱。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罐式集装箱,包括:

4、内罐,呈卧式放置;

5、外壳,包围所述内罐;

6、两个端部支撑单元,分列于所述外壳的轴向的两端,每一端部支撑单元分别连接所述内罐和所述外壳;

7、两个侧部支撑单元,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横向的两侧,并在沿所述外壳的轴向上位于所述外壳的中部;每一侧部支撑单元分别连接所述内罐和所述外壳;

8、第一端框,位于所述外壳的一端,支撑所述外壳;

9、鹅颈组件,包括沿所述外壳轴向延伸的两鹅颈梁,两鹅颈梁间隔地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底部,每一鹅颈梁的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一端框,两鹅颈梁之间形成一鹅颈槽;

10、多个加强圈,沿所述外壳轴向间隔地布置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每一加强圈沿所述外壳的周向延伸;所述多个加强圈中包括两个第一加强圈和至少一第二加强圈;两个第一加强圈沿所述外壳轴向相邻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侧部支撑单元的两侧;所述第二加强圈与所述鹅颈梁连接固定。

11、可选地,所述外壳上设有开孔;所述侧部支撑单元具有对应穿设在所述开孔中的外支撑件和封盖于所述外支撑件上的外封板;所述外支撑件向外突出于所述外壳;所述外封板位于所述外壳的外部并与所述第一加强圈固定。

12、可选地,所述外封板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均超出所述外支撑件。

13、可选地,所述外支撑件包括沿所述开孔的边缘设置的外加强板和竖立设置的外支撑板;所述外加强板的一表面与所述开孔的边缘连接固定,所述外加强板的端部向外超出所述外壳;所述外支撑板的边缘与所述外加强板的另一表面固定,所述外支撑板与所述外封板之间具有间隔。

14、可选地,所述外加强板沿所述开孔的周缘围合呈封闭的环状,所述外封板的周缘均超出所述外加强板。

15、可选地,所述开孔与所述第一加强圈相接,所述外加强板与所述第一加强圈连接固定。

16、可选地,所述外支撑板的中央设有通孔;所述侧部支撑单元具有与所述内罐连接固定的内支撑件,所述内支撑件伸入所述通孔中,并与所述通孔的内壁具有间隔。

17、可选地,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还设有沿所述外壳周向延伸的至少一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的端部与所述外加强板连接固定。

18、可选地,所述低温罐式集装箱还包括沿所述外壳的轴向间隔布置的多个鞍座,每一所述鞍座支撑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鹅颈梁的另一端连接至邻近所述第一端框的一所述鞍座。

19、可选地,所述鹅颈梁和所述第二加强圈之间还连接有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垂直于所述外壳的轴向,所述加强筋板分别连接所述鹅颈梁和所述第二加强圈。

20、可选地,所述加强筋板具有与所述第二加强圈的外表面适配连接的第一连接边、与所述鹅颈梁的外侧面适配连接的第二连接边,以及背离所述外壳的外侧边;所述外侧边由下而上往外倾斜设置。

21、可选地,所述第二加强圈具有位于两所述鹅颈梁之间的加强段,所述加强段的端部与所述鹅颈梁连接固定,所述加强段的底面不低于所述鹅颈槽的顶面。

22、可选地,所述鹅颈梁具有竖立的连接段以及连接在连接段的下端并水平延伸的承载段;所述连接段的上端连接所述外壳的外表面,所述承载段构成所述鹅颈槽的顶壁;所述第二加强圈与所述连接段连接固定。

23、可选地,所述鹅颈梁与所述第一端框之间还连接有加强管,所述加强管一端连接所述鹅颈梁的外侧面,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端框的底角部。

24、可选地,所述加强圈具有切口段,所述切口段的截面小于所述加强圈的与所述切口段相邻的位置的截面;所述外壳的内表面对应于所述切口段设有内加强板,所述内加强板贴合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所述内加强板与所述切口段沿所述外壳的径向相对。

25、可选地,所述切口段的中部设有断开口,而使所述切口段分为间隔的两部分,所述内加强板覆盖所述断开口所在的区域。

26、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发明的低温罐式集装箱中,将加强圈布置于外壳的外表面而提升外壳的强度和刚度,加强圈不占用外壳与内罐之间的夹层空间,利于减小外壳与内罐之间的夹层间距,相应利于内罐尺寸的增大而提升内罐的容积;外壳与内罐之间通过两个端部支撑单元和两个侧部支撑单元形成四点支撑,保证外壳对内罐的有效支撑且漏热少,同时通过该较少的支撑点而可以降低对夹层空间的要求;利用分列于侧部支撑单元两侧的两个第一加强圈,可以对侧部支撑单元所在位置进行加强,进一步提升支撑强度;外壳底部的鹅颈梁与端部的第一端框及周向延伸的第二加强圈连接为整体结构,提高整体结构强度,同时作为载荷传递区有效地进行载荷的传递及分担罐体载荷,可以保证在内罐具有大容积的同时,罐箱整体的结构稳定可靠。



技术特征:

1.一种低温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开孔;所述侧部支撑单元具有对应穿设在所述开孔中的外支撑件和封盖于所述外支撑件上的外封板;所述外支撑件向外突出于所述外壳;所述外封板位于所述外壳的外部并与所述第一加强圈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封板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均超出所述外支撑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件包括沿所述开孔的边缘设置的外加强板和竖立设置的外支撑板;所述外加强板的一表面与所述开孔的边缘连接固定,所述外加强板的端部向外超出所述外壳;所述外支撑板的边缘与所述外加强板的另一表面固定,所述外支撑板与所述外封板之间具有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温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强板沿所述开孔的周缘围合呈封闭的环状,所述外封板的周缘均超出所述外加强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温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与所述第一加强圈相接,所述外加强板与所述第一加强圈连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温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板的中央设有通孔;所述侧部支撑单元具有与所述内罐连接固定的内支撑件,所述内支撑件伸入所述通孔中,并与所述通孔的内壁具有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温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还设有沿所述外壳周向延伸的至少一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的端部与所述外加强板连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低温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罐式集装箱还包括沿所述外壳的轴向间隔布置的多个鞍座,每一所述鞍座支撑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鹅颈梁的另一端连接至邻近所述第一端框的一所述鞍座。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低温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鹅颈梁和所述第二加强圈之间还连接有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垂直于所述外壳的轴向,所述加强筋板分别连接所述鹅颈梁和所述第二加强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低温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板具有与所述第二加强圈的外表面适配连接的第一连接边、与所述鹅颈梁的外侧面适配连接的第二连接边,以及背离所述外壳的外侧边;所述外侧边由下而上往外倾斜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低温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圈具有位于两所述鹅颈梁之间的加强段,所述加强段的端部与所述鹅颈梁连接固定,所述加强段的底面不低于所述鹅颈槽的顶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低温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鹅颈梁具有竖立的连接段以及连接在连接段的下端并水平延伸的承载段;所述连接段的上端连接所述外壳的外表面,所述承载段构成所述鹅颈槽的顶壁;所述第二加强圈与所述连接段连接固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低温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鹅颈梁与所述第一端框之间还连接有加强管,所述加强管一端连接所述鹅颈梁的外侧面,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端框的底角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低温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圈具有切口段,所述切口段的截面小于所述加强圈的与所述切口段相邻的位置的截面;所述外壳的内表面对应于所述切口段设有内加强板,所述内加强板贴合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所述内加强板与所述切口段沿所述外壳的径向相对。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低温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段的中部设有断开口,而使所述切口段分为间隔的两部分,所述内加强板覆盖所述断开口所在的区域。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罐式集装箱,包括内罐、包围内罐的外壳、支撑内罐和外壳的轴向两端的两个端部支撑单元、支撑内罐和外壳的横向两侧的两个侧部支撑单元、支撑外壳一端的第一端框、与第一端框相连的鹅颈组件及布置于外壳外表面的多个加强圈;鹅颈组件包括沿外壳轴向延伸的两鹅颈梁,两鹅颈梁间隔地连接于外壳的底部,每一鹅颈梁的一端均连接第一端框,两鹅颈梁之间形成一鹅颈槽;每一加强圈沿外壳的周向延伸;多个加强圈中包括两个第一加强圈和至少一第二加强圈;两个第一加强圈沿外壳轴向相邻设置,并分别位于侧部支撑单元的两侧;第二加强圈与鹅颈梁连接固定。本发明的低温罐式集装箱可以具有较大的容积。

技术研发人员:吴霄婷,张亚萍,周小翔,蒋平安,沈卫东,张云凯,海航,刘磊,朱小林,余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中集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