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卷烟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提升冷水机组制冷效率的补水装置以及补水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在卷烟生产过程中,冷水机组在夏季炎热时期运行负荷过高,常常出现冷凝压力超出上限造成冷水机组高压报警的情况,此时会使润滑油的油温升高,不仅导致润滑系统性能下降,还可能使高速轴及轴承损坏。同时,外界环境温度、湿度过高,冷却塔对循环冷却水的降温效果急剧下降,循环冷却水温度无法降低,造成制冷机制冷量严重下降,进一步影响了生产车间温湿度控制的稳定性,从而难以保证生产质量。
3.现有的冷水机组在高温天气下,循环冷却水的热交换效率降低,冷凝压力超出上限后,带动热气旁通阀打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机组安全运行,但依然会降低机组的制冷效率。
4.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冷水机组效率,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上述,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提升冷水机组制冷效率的补水装置以及补水控制方法,以解决前述提及的技术问题。
6.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第一方面、一种用于提升冷水机组制冷效率的补水装置,其中包括:外部水源、补水管道、补水泵、第一截止阀、电动阀、第二截止阀、温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以及冷水机控制器;
8.其中所述外部水源、所述补水管道、所述补水泵、所述第一截止阀、所述电动阀以及所述第二截止阀依次连接形成补水通路,并接入冷水机冷凝器的补水口,所述补水通路与冷水机冷凝器自带的进水通路并联设置,且两条通路分别与冷水机冷凝器内部的冷却水管连通;
9.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探头安装在冷水机冷凝器的内壳,所述水位传感器嵌入在所述进水通路中的蓄水池的内壁;
10.所述补水泵、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冷水机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11.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部水源的水温低于所述蓄水池的水温。
12.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部水源包括自来水系统。
13.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补水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截止阀与所述第二截止阀之间的过滤器。
14.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补水泵的扬程与所述进水通路中的进水
泵的扬程一致。
15.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水位传感器采用数字型水位计。
16.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截止阀以及所述第二截止阀均为手动截止阀。
17.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补水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冷水机控制器电信号连接的终端显示屏。
18.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蓄水池上设有溢水口,所述溢水口高于所述水位传感器。
19.第二方面、一种应用于上述补水装置的补水控制方法,其中包括:
20.持续检测冷水机冷凝器内的温度以及蓄水池的水位;
21.当所述温度或所述水位与对应的第一预设阈值不符时,触发补水装置中的补水泵以及电动阀启动;
22.当所述温度以及所述水位均符合对应的第二预设阈值时,触发所述补水泵以及所述电动阀关闭。
23.本发明的主要设计构思在于,由外部水源、补水管道、补水泵、第一截止阀、电动阀、第二截止阀依次连接形成补水通路,且与冷水机冷凝器自带的进水通路并联接入冷水机冷凝器内部的冷却水管,并在冷水机冷凝器的内壳安装温度传感器以及在进水通路中的蓄水池内壁嵌入水位传感器,由冷水机控制器分别检测与冷凝压力相关的温度信号以及与冷却用水进水相关的水位信号,实现直接由外部水源控制冷凝压力下降,以及由外部水源间接对冷却用水蓄水池进行补水,以直接和间接并行的方式提升冷水机组的制冷效率。
附图说明
24.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其中:
2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提升冷水机组制冷效率的补水装置的示意图;
2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提升冷水机组制冷效率的补水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8.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提升冷水机组制冷效率的补水装置的实施例,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其中包括:外部水源1、补水管道2、补水泵3、第一截止阀4、电动阀5、第二截止阀6、温度传感器7、水位传感器8以及冷水机控制器9;
29.其中所述外部水源1、所述补水管道2、所述补水泵3、所述第一截止阀4、所述电动阀5、第二截止阀6依次连接形成补水通路,并接入冷水机冷凝器100的补水口,所述补水通路与冷水机冷凝器100自带的进水通路并联设置,且两条通路分别与冷水机冷凝器100内部的冷却水管连通。这是由于冷凝器的冷凝压力与温度的正相关性,进水通路与补水通路相
互补充共同为冷水机冷凝器100中的制冷剂降温换热,可以有效保证将冷水机冷凝器100的冷凝压力控制在额定区间。此外,在实际操作中,所述补水泵3的扬程可与所述进水通路中的进水泵200的扬程一致(或基本一致),这是为了防止两个泵同时开启时,两条并联的通路出现水流倒灌的情况。
30.接续前文,所述温度传感器7的探头安装在冷水机冷凝器100的内壳,所述水位传感器8嵌入在所述进水通路中的蓄水池300(冷却塔下方)的内壁;
31.所述补水泵3、所述温度传感器7、所述水位传感器8分别与所述冷水机控制器9电信号连接(虚线示意)。
32.进一步地,所述外部水源1的水温低于所述蓄水池300的水温。
33.进一步地,所述外部水源1包括自来水系统。基于此,所述补水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截止阀4与所述第二截止阀6之间的过滤器10。
34.进一步地,所述水位传感器8采用数字型水位计,且其计量水位区间优选为6米~8米。
3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截止阀4以及所述第二截止阀6均为手动截止阀。
36.进一步地,所述补水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冷水机控制器9电信号连接的终端显示屏11。
37.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池300上设有溢水口,所述溢水口高于所述水位传感器8,当蓄水池300内的冷却用水过多时,冷却用水将通过溢流口流出,确保蓄水池内水位稳定。
38.由上述各实施例可以知晓,在本发明构思中设定了至少两个不同维度的补水条件,一个是与冷水机冷凝器100的冷凝压力相关的温度条件,另一个是与进水通路供水相关的水位条件,也即是本发明设计的补水机制一方面可以直接控制冷凝压力下降;另一方面,还有为冷水机冷凝器100自带的蓄水池300间接补水的作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日常冷却塔运行中,存在冷却用水蒸发损失、风吹损失、排污损失、漂水损失等造成蓄水池内水位下降,这同样会影响冷水机冷凝器100制冷效率,通过水位传感器收集水位信号并由冷水机冷凝器自带的回水通路实现对蓄水池补水,从而可以持续保持进水供水充足,产生间接提升制冷效率的效果。
39.而关于完整的补水控制机制,可以参考图2所示的应用于前述补水装置的补水控制方法实施例,包括:
40.步骤s1、持续检测冷水机冷凝器内的温度(冷凝压力和温度呈正相关性)以及蓄水池的水位;
41.步骤s2、当所述温度或所述水位与对应的第一预设阈值不符时(温度高于温度上限值或者水位低于水位下限值),触发补水装置中的补水泵以及电动阀启动;
42.步骤s3、当所述温度以及所述水位均符合对应的第二预设阈值时(温度等于或小于温度标准值,且水位等于水位上限值),触发所述补水泵以及所述电动阀关闭。
43.由此,便可以有效地提高冷水机组的制冷效率并确保循环冷却用水稳定运行。
44.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主要设计构思在于,由外部水源、补水管道、补水泵、第一截止阀、电动阀、第二截止阀依次连接形成补水通路,且与冷水机冷凝器自带的进水通路并联接入冷水机冷凝器内部的冷却水管,并在冷水机冷凝器的内壳安装温度传感器以及在进水通路中的蓄水池内壁嵌入水位传感器,由冷水机控制器分别检测与冷凝压力相关的温度信号
以及与冷却用水进水相关的水位信号,实现直接由外部水源控制冷凝压力下降,以及由外部水源间接对冷却用水蓄水池进行补水,以直接和间接并行的方式提升冷水机组的制冷效率。
45.本发明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及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或复数项的任意组合。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项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46.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但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需要言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及其优选方式所涉及的技术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不改变本发明的设计思路以及技术效果的前提下,合理地组合搭配成多种等效方案;因此,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