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体分装运输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78084发布日期:2023-11-29 07:31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瓶体分装运输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瓶体输送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瓶体分装运输线。


背景技术:

1、瓶体灌装前,需要通过输送装置使瓶体依次经过清洗、高温烘干等工位,以清洁瓶体,以供向瓶体内灌装物料。

2、瓶体输送时,一般将瓶体放置在不锈钢输送网带上,依靠瓶体与不锈钢输送网带之间的摩擦力使瓶体随不锈钢网带移动,以供不锈钢输送网带带动瓶体移动,从而可供瓶体依次经过相关的工位。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瓶体随不锈钢网带移动的过程中,瓶体与不锈钢网带之间容易发生打滑的现象,以致相邻瓶体之间发生相互接触、抵推,从而导致瓶体发生破裂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瓶体分装运输线,以减小瓶体发生打滑的可能性,从而改善瓶体被输送过程中发生破裂的问题。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瓶体分装运输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瓶体分装运输线,包括若干输送装置和位于相邻两运输装置之间的转移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括机架、转动设置于机架两端的转动辊、绕设于转动辊的输送带、用于驱动其中至少一个转动辊转动的驱动件,所述输送带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用于供瓶体的插设的限位孔;所述转移装置用于将其中一个输送带上的瓶体转移至下一输送带上。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瓶体输送时,将瓶体插入限位孔内;驱动件驱动转动辊转动,以供转动辊带动输送带移动,从而可供输送带带动瓶体移动。瓶体插入限位孔内,有利于限制瓶体沿输送带的长度方向相对于输送带的移动,以减小瓶体在输送过程中发生打滑的可能性,从而有利于减小瓶体之间发生相互接触、抵推而导致瓶体发生破裂的风险。

5、可选的,所述输送带的材质为柔性材质;所述转运装置包括用于承接瓶体的转接板,所述转接板与机架相连;所述转接板的上表面与限位孔的底壁平齐。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送带的材质为柔性材质;当瓶体随输送带移动至转动辊的位置时,输送带随转动辊向下弯曲变形,以供瓶体的下表面外露,从而可供瓶体的下表面与转接板的上表面接触,以供瓶体移动至转接板上;后续的瓶体继续向转接板上移动后,瓶体之间相互抵推,以使瓶体自动向下一输送带上移动。瓶体由转移板移动至下一输送带上的过程中,若瓶体位于输送带的上表面,当瓶体打滑后,瓶体可自动相对于输送带向输送带的后方移动,以供瓶体自动移动至对应的限位孔内,从而减小瓶体之间发生接触、抵推而发生破裂的可能性。

7、与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相比,虽然位于转接板上的瓶体之间存在相互接触、抵推的情况,但是位于转接板上的瓶体的数量更少,瓶体之间的作用力更小,瓶体发生破裂的风险更低。

8、可选的,所述限位孔沿输送带的宽度方向依次分布呈多组,每组中的全部的限位孔沿输送带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机架位于每组限位孔沿输送带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位置均设置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用于与瓶体的外周壁抵接。

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限位条可限制瓶体沿输送带的宽度方向的移动,以便于发生打滑的瓶体自动沿输送带的长度方向移动至对应的限位孔内。

10、可选的,所述机架设置有用于与处在输送带的上表面的瓶体的上端的外周壁抵接的抵接杆,所述抵接杆位于处在限位孔内的瓶体的上方。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送带输送瓶体时,当瓶体处在输送带的上表面时,对应的瓶体的外周壁可与抵接杆抵接,以供瓶体相对于输送带滑动,从而可供瓶体与限位孔对齐,即可供瓶体自动快速插入限位孔内。

12、可选的,所述转移装置包括转移板、与转移板相连的若干吸附件、用于驱动转移板由其中一个输送带的出料端移动至相邻另一输送带的上料端的切换组件,所述吸附件用于吸附瓶体。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附件可吸附对应的瓶体;切换组件驱动转移板移动时,转移板可带动对应的多个瓶体移动,以将对应的全部的瓶体转移至相邻的另一输送带上,转移效率较高。

14、可选的,所述切换组件包括底座、与底座转动连接的转动架、用于驱动转动架转动的转动件、沿上下方向与转动架滑移连接的滑动座、用于驱动滑动座滑动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与转动架相连,所述转移板与滑动座相连。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件驱动转动架转动,以供转动架带动转移板在对应的两个输送带之间往复移动。

16、可选的,所述转动架包括转动支架、与转动支架转动连接的旋转支架、用于驱动旋转支架转动的旋转件,所述旋转件与转动支架相连;所述滑动座沿上下方向与旋转支架滑移连接,所述滑动件与旋转支架相连。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件可驱动旋转支架转动,以供吸附件与对应的输送带对齐,从而有利于根据场地情况调整相邻两个输送带之间的相对位置,便于提高适用范围。

18、可选的,所述旋转件包括与底座相连的固定齿轮、与转动支架转动连接的连接连接齿轮,所述连接齿轮与固定齿轮啮合;所述固定齿轮与转动支架的转轴同轴,所述连接齿轮的转轴与旋转支架的转轴相连。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齿轮与固定齿轮啮合,转动支架转动时,连接齿轮可自动转动,以带动旋转支架同步转动;当转动支架反转时,旋转支架即可自动复位。连接齿轮与固定齿轮啮合,运行稳定、定位准确。

20、可选的,所述限位孔的底壁贯穿设置有通气孔。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通气孔,有利于减小瓶体与限位孔的底壁之间产生负压的可能性,从而便于瓶体与限位孔脱离。

22、可选的,所述限位孔的内侧壁设置有与通气孔相通的透气槽,所述透气槽的内侧壁与输送带的表面相连。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槽可进一步减小瓶体与限位孔的内壁之间产生负压的可能性,以进一步便于瓶体与限位孔脱离。同时,输送带的表面及限位孔内的水液可沿透气槽和通气孔流出,以使输送带的表面保持干燥,以减小瓶体与输送带之间产生负压而导致瓶体难以与输送带分离的风险。

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瓶体插入限位孔内,有利于限制瓶体沿输送带的长度方向相对于输送带的移动,以减小瓶体在输送过程中发生打滑的可能性,从而有利于减小瓶体之间发生相互接触、抵推而导致瓶体发生破裂的风险;

26、2.转接板、限位条相互配合,以供瓶体由其中一输送带转移至相邻另一输送带上,结构简单、定位准确;

27、3.连接齿轮与固定齿轮啮合,转动支架转动时,连接齿轮可自动转动,以带动旋转支架同步转动;当转动支架反转时,旋转支架即可自动复位;运行稳定、定位准确。



技术特征:

1.一种瓶体分装运输线,包括若干输送装置(1)和位于相邻两运输装置之间的转移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包括机架(11)、转动设置于机架(11)两端的转动辊(12)、绕设于转动辊(12)的输送带(13)、用于驱动其中至少一个转动辊(12)转动的驱动件(14),所述输送带(13)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用于供瓶体的插设的限位孔(131);所述转移装置(2)用于将其中一个输送带(13)上的瓶体转移至下一输送带(1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体分装运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13)的材质为柔性材质;所述转运装置包括用于承接瓶体的转接板(3),所述转接板(3)与机架(11)相连;所述转接板(3)的上表面与限位孔(131)的底壁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体分装运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131)沿输送带(13)的宽度方向依次分布呈多组,每组中的全部的限位孔(131)沿输送带(13)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机架(11)位于每组限位孔(131)沿输送带(13)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位置均设置有限位条(17),所述限位条(17)用于与瓶体的外周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体分装运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1)设置有用于与处在输送带(13)的上表面的瓶体的上端的外周壁抵接的抵接杆(18),所述抵接杆(18)位于处在限位孔(131)内的瓶体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体分装运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装置(2)包括转移板(4)、与转移板(4)相连的若干吸附件(5)、用于驱动转移板(4)由其中一个输送带(13)的出料端移动至相邻另一输送带(13)的上料端的切换组件(6),所述吸附件(5)用于吸附瓶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瓶体分装运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6)包括底座(61)、与底座(61)转动连接的转动架(62)、用于驱动转动架(62)转动的转动件(63)、沿上下方向与转动架(62)滑移连接的滑动座(64)、用于驱动滑动座(64)滑动的滑动件(65);所述滑动件(65)与转动架(62)相连,所述转移板(4)与滑动座(64)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瓶体分装运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62)包括转动支架(621)、与转动支架(621)转动连接的旋转支架(622)、用于驱动旋转支架(622)转动的旋转件(623),所述旋转件(623)与转动支架(621)相连;所述滑动座(64)沿上下方向与旋转支架(622)滑移连接,所述滑动件(65)与旋转支架(622)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瓶体分装运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623)包括与底座(61)相连的固定齿轮(6231)、与转动支架(621)转动连接的连接连接齿轮(6232),所述连接齿轮(6232)与固定齿轮(6231)啮合;所述固定齿轮(6231)与转动支架(621)的转轴同轴,所述连接齿轮(6232)的转轴与旋转支架(622)的转轴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体分装运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131)的底壁贯穿设置有通气孔(13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瓶体分装运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131)的内侧壁设置有与通气孔(1311)相通的透气槽(1312),所述透气槽(1312)的内侧壁与输送带(13)的表面相连。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瓶体分装运输线,涉及瓶体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若干输送装置和位于相邻两运输装置之间的转移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括机架、转动设置于机架两端的转动辊、绕设于转动辊的输送带、用于驱动其中至少一个转动辊转动的驱动件,所述输送带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用于供瓶体的插设的限位孔;所述转移装置用于将其中一个输送带上的瓶体转移至下一输送带上。瓶体插入限位孔内,有利于限制瓶体沿输送带的长度方向相对于输送带的移动,以减小瓶体在输送过程中发生打滑的可能性,从而有利于减小瓶体之间发生相互接触、抵推而导致瓶体发生破裂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张嗣宇,马胜楠,王雪峰,宋巍,王倩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赛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