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天然气储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5063发布日期:2023-12-07 00:38阅读:32来源:国知局
液化天然气储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天然气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化天然气储罐。


背景技术:

1、液化天然气储罐是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重要储存装置,当前液化天然气储罐呈现大型化的趋势,储罐大型化能够提升接收站储存能力,同时也可以减小罐内液化天然气的蒸发率,进而减少接收站能耗。薄膜罐是液化天然气储罐中的一种,罐内泵是液化天然气薄膜罐中的关键设备,其作用是将液化天然气从储罐中加压送出,满足槽车加注、保冷循环以及冷凝蒸发气的需求。根据泵的性能特点,储罐液位有最低限制,液化天然气薄膜罐设计最低液位以下的液化天然气无法泵送,通常最低液位下的储罐容积称为死区容积。随着储罐容积增大,在泵允许的最低液位不变的情况下,死区容积也变大,导致大量的液化天然气无法从储罐向外输送,储罐运行不经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降低罐内死区液位、增加储罐有效容积、提高储罐运行经济性的液化天然气储罐。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液化天然气储罐,包括罐体本体、承台本体、罐内泵、泵井管,所述承台本体位于所述罐体本体底部,所述承台本体上设置有集液槽,所述集液槽为设置于所述承台本体上的凹槽,所述泵井管设置于所述集液槽内,所述泵井管的开口端朝下,所述罐内泵设置于所述泵井管底部,所述罐内泵用于将所述罐体本体内的液化天然气泵出。。

4、进一步地,所述集液槽为正方形。

5、进一步地,所述集液槽为长方形。

6、进一步地,,所述承台本体表面、所述集液槽表面均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防潮层、绝热层、不锈钢薄膜层、加热层。

7、进一步地,所述承台本体、所述集液槽均由混凝土浇筑而成。

8、进一步地,所述绝热层由绝热板制成,所述绝热板粘接于所述防潮层上。

9、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薄膜层为不锈钢波纹板,所述不锈钢波纹板焊接于所述绝热层上。

10、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层铺设有多根加热电缆。

11、进一步地,所述集液槽内设置有液位计。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液化天然气储罐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液化天然气储罐,由于包括罐体本体、承台本体、罐内泵、泵井管,承台本体上设置有集液槽,集液槽为设置于承台本体上的凹槽,泵井管设置于集液槽内,使储罐液位报警线从薄膜罐底部以上1.5米左右降至0.07米左右,在罐体本体尺寸相同的条件下,降低液化天然气储罐的死区液位,大幅增加储罐有效容积,提高储罐运行的经济性,在薄膜罐有效容积相同的条件下,由于液位报警线降低可以使罐体高度也降低,进而减小罐体材料的使用,降低薄膜罐成本。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液化天然气储罐作进一步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化天然气储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本体(11)、承台本体(12)、罐内泵、泵井管(21),所述承台本体(12)位于所述罐体本体(11)底部,所述承台本体(12)上设置有集液槽(121),所述集液槽(121)为设置于所述承台本体(12)上的凹槽,所述泵井管(21)设置于所述集液槽(121)内,所述泵井管(21)的开口端朝下,所述罐内泵设置于所述泵井管(21)底部,所述罐内泵用于将所述罐体本体(11)内的液化天然气泵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天然气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槽(121)为正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化天然气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槽(121)为长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化天然气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本体(12)表面、所述集液槽(121)表面均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防潮层、绝热层、不锈钢薄膜层、加热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化天然气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本体(12)、所述集液槽(121)均由混凝土浇筑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化天然气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层由绝热板制成,所述绝热板粘接于所述防潮层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化天然气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薄膜层为不锈钢波纹板,所述不锈钢波纹板焊接于所述绝热层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化天然气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层铺设有多根加热电缆(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化天然气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槽(121)内设置有液位计(2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天然气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化天然气储罐,罐体本体、承台本体、罐内泵、泵井管,所述承台本体位于所述罐体本体底部,所述承台本体上设置有集液槽,所述集液槽为设置于所述承台本体上的凹槽,所述泵井管设置于所述集液槽内,所述泵井管的开口端朝下,所述罐内泵设置于所述泵井管底部,所述罐内泵用于将所述罐体本体内的液化天然气泵出。本技术液化天然气储罐,能够降低罐内死区液位、增加储罐有效容积、提高储罐运行经济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晓,赖建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燃气集团(天津)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