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化天然气低温运输储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94810发布日期:2024-05-17 11:56阅读:6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化天然气低温运输储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天然气运输,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液化天然气低温运输储罐。


背景技术:

1、天然气作为一种洁净环保的优质能源,已被人们广泛使用,天然气在短途输送过程中,通常采用油罐车等交通工具运输,在天然气的运输中天然气储罐可能会出现机械碰撞,储罐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由于机械碰撞或者日常腐蚀会出现漏气的问题产生安全隐患,一旦产生泄露极易引起火灾,火灾不及时扑灭极易引起爆炸引起更大的安全问题,一旦发生火灾必须在火灾初期进行扑灭。

2、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储罐不能自动检测储罐的裂缝,需要人工进行探伤排查,对于发生火灾时难以及时在火灾初期扑灭火灾,易引发严重的火灾或者爆炸事故。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用于天然气的安全式的运输储罐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化天然气低温运输储罐,以解决现有的储罐不能自动检测储罐的裂缝,需要人工进行探伤排查,对于发生火灾时难以及时在火灾初期扑灭火灾,易引发严重的火灾或者爆炸事故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用于天然气的安全式的运输储罐结构,包括运输罐外壳、内罐体、内衬栅格、输送管、灭火机构、声光报警器、溢压阀和空气隔腔;该运输罐体为所述外运输罐外壳和内罐体两层式结构;所述外运输罐外壳和所述内罐体之间具有一层空腔并通过所述内衬栅格将空腔分隔成多个体积相近的所述空气隔腔;所述外运输罐外壳与所述内罐体之间设置有一组所述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穿过所述内衬栅格与每组所述空气隔腔连在一起;所述输送管与所述空气隔腔之间通过单向阀连通;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一组所述溢压阀;所述输送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组所述灭火机构;所述灭火机构顶部设置有一组所述声光报警器。

4、做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空气隔腔内充装有具有一定压力的氮气。

5、做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送管内充装有一定压力的氮气,且所述输送管的压力小于所述空气隔腔内的压力。

6、做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送管管路为两路管道环状分布。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8、通过将运输储罐设置成两层式结构,增加罐体强度,很好的减少机械碰撞产生泄露的风险;通过内衬栅格分隔成多组互相独立的空气隔腔,对储罐进行单元化管理,有利于精确对储罐裂缝位置进行灭火;通过将输送管管路设置为两路管道环状分布,当一路管道受损时还可以从另一路进入,提供管路的稳定性;通过气体压力进行控制报警,更加准确,在产生较小的裂缝时也能够及时检测并及时提醒,能提早发现火灾隐患,并在火灾初期扑灭早起火灾,防止引发更严重的事故。

9、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化天然气低温运输储罐,其特征在于:该液化天然气低温运输储罐包括外运输罐外壳(1)、内罐体(2)、内衬栅格(3)、输送管(4)、灭火机构(5)、声光报警器(6)、溢压阀(7)和空气隔腔(8);该运输储罐为所述外运输罐外壳(1)和内罐体(2)两层式结构;所述外运输罐外壳(1)和所述内罐体(2)之间具有一层空腔并通过所述内衬栅格(3)将空腔分隔成多个体积相近的所述空气隔腔(8);所述外运输罐外壳(1)与所述内罐体(2)之间设置有一组所述输送管(4);所述输送管(4)穿过所述内衬栅格(3)与每组所述空气隔腔(8)连在一起;所述输送管(4)与所述空气隔腔(8)之间通过单向阀连通;所述输送管(4)上设置有一组所述溢压阀(7);所述输送管(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组所述灭火机构(5);所述灭火机构(5)顶部设置有一组所述声光报警器(6);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液化天然气低温运输储罐,属于天然气运输技术领域,包括运输罐外壳、内罐体、内衬栅格、输送管、灭火机构、声光报警器、溢压阀和空气隔腔;该运输罐体为所述外运输罐外壳和内罐体两层式结构;所述外运输罐外壳和所述内罐体之间具有一层空腔并通过所述内衬栅格将空腔分隔成多个体积相近的所述空气隔腔;通过将输送管管路设置为两路管道环状分布,当一路管道受损时还可以从另一路进入,提供管路的稳定性;通过气体压力进行控制报警,更加准确,在产生较小的裂缝时也能够及时检测并及时提醒,能提早发现火灾隐患,并在火灾初期扑灭早起火灾,防止引发更严重的事故。

技术研发人员:郭巨广,柏梅,王寿山,居万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东风汽车车身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3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