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管网漏损模拟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29974发布日期:2023-10-14 18:25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供水管网漏损模拟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供水工程,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供水管网漏损模拟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1、作为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供水管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占到了整个供水工程建设投资比例的50%~80%。科学合理的给水管网能够保证服务范围内居民充足的用水、水压,还能整体上降低节点水龄,减小管网漏失率,从而降低水厂制水成本、供水能耗。

2、对于漏损管控及相应设备研发,真实管网漏点位置、形式等不固定,在设备验证的时候难以提供稳定的测试环境。同时,现有仿真系统大多以单路管网为主,可提供测试条件单一,不能对不同压力、流速、流量以及不同长度管网漏点进行测试,试验装置建设能够通过建立供水管网,通过改变压力、流速、流量、环状管网布置形式等,提供不同类型漏点形式,完善设备测试环境。

3、因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供水管网漏损模拟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到的相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供水管网漏损模拟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难以提供稳定的测试环境,以及测试条件单一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供水管网漏损模拟测试装置,包括水箱以及控制处理装置,所述水箱的输出端设有出水管,所述水箱的输入端设有进水管;

3、所述出水管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水泵以及调压装置,所述水泵以及调压装置均与出水管贯通连接,所述水泵以及调压装置分别与控制处理装置连接;

4、所述出水管远离水箱的一端设有若干个第一支管,若干个所述第一支管远离出水管的一端沿水流方向均依次设有第二支管、第三支管以及第四支管;

5、所述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连通处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支管与第三支管连通处设有连接件;所述第三支管与第四支管连通处设有第二阀门;

6、所述第二支管设有第一模拟漏点,所述第一模拟漏点设有第一监测装置;所述第三支管间隔设有第二模拟漏点以及第三模拟漏点,所述第二模拟漏点以及第三模拟漏点分别设有第二监测装置以及第三监测装置;

7、所述进水管沿水流方向设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与进水管贯通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箱、进水管以及出水管与多个支管贯通回路连接,便于形成多路管网,能够便于水回流至水箱,避免了水资源浪费,同时能够设置多个测试条件;通过调压装置,便于调节出水管内的水力水压;通过控制处理装置,便于对整个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通过第一阀门,便于控制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的贯通连接,以及控制第二支管内的水流流速以及流量;通过第二阀门,便于控制第三支管与第四支管的贯通连接,以及控制第三支管内的水流流速以及流量;通过连接件,便于第二支管与第三支管的固定连接;通过第一模拟漏点,便于模拟第二支管出现漏点现象;通过第二模拟漏点以及第三模拟漏点,便于模拟第三支管出现漏点现象;通过第一监测装置,便于检测第一支管的第一模拟漏点的漏损量;通过第二监测装置以及第三监测装置,便于监测第二支管的第二模拟漏点以及第三模拟漏点的漏损量。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监测装置、第二监测装置以及第三监测装置分别与控制处理装置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监测装置、第二监测装置以及第三监测装置分别与控制处理装置连接,便于实现控制处理装置对第一监测装置、第二监测装置以及第三监测装置进行自动化控制。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管以及进水管均采用钢管;若干个所述第二支管分别采用镀锌钢管、球墨铸铁管以及钢管;若干个所述第三支管分别采用pe管、灰口铸铁管以及钢管。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出水管以及进水管均采用钢管,便于增加出水管以及进水管的承受冲击力能力,避免进水出水时管道爆裂;通过第二支管采用镀锌钢管、球墨铸铁管以及钢管,便于模拟不同管材的第二支管产生漏点后的数据以及现象;通过第三支管采用pe管、灰口铸铁管以及钢管,便于模拟不同管材的第三支管产生漏点后的数据以及现象。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若干个所述第二支管的管径分别采用dn300、dn200以及dn100;若干个所述第三支管的管径分别采用dn300、dn200以及dn100。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支管采用dn300、dn200以及dn100,便于模拟不同管径下的第二支管产生漏点后的数据以及现象;通过第三支管采用dn300、dn200以及dn100,便于模拟不同管径下的第二支管产生漏点后的数据以及现象。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监测装置、第二监测装置以及第三监测装置均采用转子流量计。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转子流量计,便于监测管道内流量,测定管道漏损量。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泵采用变频供水泵。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变频供水泵,便于调节供水水压、流量、流速等。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水泵以及调节装置,便于调节管道内的水流压力、流速以及流量等参数;同时控制第一阀门以及第二阀门,控制多个支管的通断,从而可提供多种多样的测试条件,提供不同类型漏点形式,完善设备测试环境,从而解决现有技术难以提供稳定的测试环境,以及测试条件单一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供水管网漏损模拟测试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水箱(1)以及控制处理装置(2),所述水箱(1)的输出端设有出水管(3),所述水箱(1)的输入端设有进水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水管网漏损模拟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监测装置(15)、第二监测装置(18)以及第三监测装置(19)分别与控制处理装置(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水管网漏损模拟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出水管(3)以及进水管(4)均采用钢管;若干个所述第二支管(8)分别采用镀锌钢管、球墨铸铁管以及钢管;若干个所述第三支管(9)分别采用pe管、灰口铸铁管以及钢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水管网漏损模拟测试装置,其特征是:若干个所述第二支管(8)的管径分别采用dn300、dn200以及dn100;若干个所述第三支管(9)的管径分别采用dn300、dn200以及dn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水管网漏损模拟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监测装置(15)、第二监测装置(18)以及第三监测装置(19)均采用转子流量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水管网漏损模拟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水泵(5)采用变频供水泵(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供水管网漏损模拟测试装置,涉及供水工程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水箱以及控制处理装置,所述水箱的输出端设有出水管,所述水箱的输入端设有进水管;所述出水管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水泵以及调压装置,所述水泵以及调压装置均与出水管贯通连接,所述水泵以及调压装置分别与控制处理装置连接。在本技术中,通过水泵以及调节装置,便于调节管道内的水流压力、流速以及流量等参数;同时控制第一阀门以及第二阀门,控制多个支管的通断,从而可提供多种多样的测试条件,提供不同类型漏点形式,完善设备测试环境,从而解决现有技术难以提供稳定的测试环境,以及测试条件单一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郑向阳,吴昊,张声,张磊,边永欢,张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鸿基骏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