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多气流分流的小型储气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69147发布日期:2023-12-21 22:02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多气流分流的小型储气罐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气腹机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集多气流分流的小型储气罐结构。


背景技术:

1、由于气腹机是腹腔镜外科手术建立和维持气腹的专用设备,且气腹机内的气体的压力和流量能够影响气腹机能否安全使用,所以对气腹机内气体的压力检测和流量检测极为重要。目前气腹机内的储气罐体大多都只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且当需要对储气罐体内气体进行检测时,需要通过外置气流分口与压力检测器和/或流量检测器进行检测。不过外置气流分口的结构不够紧凑,所以气密性无法保证,所以压力检测器和流量检测器的检测结果不够准确且检测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集多气流分流的小型储气罐结构。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一种集多气流分流的小型储气罐结构,包括具有储气腔的储气罐主体,所述的储气罐主体一端设有进气口,另一端设有出气口,所述的储气罐主体周向外侧设有若干与储气腔相连通且用于与压力检测设备和/或流量检测设备相连通的气流分流接口。

3、在上述的一种集多气流分流的小型储气罐结构中,所述的储气罐主体包括呈筒状且两端分别敞口的储气筒体,所述的储气筒体两端敞口分别通过端盖封闭,且所述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设置在端盖上。

4、在上述的一种集多气流分流的小型储气罐结构中,所述的储气筒体一侧依次设有若干气流分流孔,且所述的气流分流孔内分别插接有气流分流接头,且所述的气流分流接口分别形成于气流分流接头内。

5、在上述的一种集多气流分流的小型储气罐结构中,所述的气流分流接头一端具有插接在气流分流孔内的插接部,所述的气流分流接头远离具有插接部的一端依次设有若干防滑锥形台,且所述的防滑锥形台直径大小自靠近插接部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变小。

6、在上述的一种集多气流分流的小型储气罐结构中,所述的插接部贯穿气流分流孔且延伸至储气筒体周向内侧,且所述的插接部和储气筒体外侧且位于气流分流孔外侧部分通过焊接方式相连。

7、在上述的一种集多气流分流的小型储气罐结构中,所述的储气筒体和端盖之间设有延伸至储气筒体外侧的防护结构。

8、在上述的一种集多气流分流的小型储气罐结构中,所述的防护结构包括设置在储气筒体一端外侧的环形凹台,所述的环形凹台一端与储气筒体外侧之间形成环形台阶,所述的环形凹台另一端延伸至储气筒体端面,所述的端盖周向外侧具有朝向储气筒体外侧的筒状防护部,所述的筒状防护部套接在环形凹台上且所述的筒状防护部和环形台阶相抵靠。

9、在上述的一种集多气流分流的小型储气罐结构中,所述的筒状防护部周向外侧超出储气筒体外侧且所述的筒状防护部与储气筒体外侧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所述的筒状防护部远离储气筒体的一端周向内侧设有延伸至储气筒体外侧的环形部,且所述的环形部外侧和筒状防护部外侧之间形成环形安装台阶,所述的端盖一端设有套设在环形安装台阶上的端盖固定环。

10、在上述的一种集多气流分流的小型储气罐结构中,所述的环形部一侧和端盖内侧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所述的环形部另一侧与储气筒体端面之间形成第二间隙,且所述的端盖远离筒状防护部的一端周向外侧和筒状防护部远离端盖的一端周向外侧设有环形凸起。

11、在上述的一种集多气流分流的小型储气罐结构中,所述的环形安装台阶和端盖固定环连为一体式结构;或者,所述的环形安装台阶和端盖固定环相连。

12、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1、通过气流分流接口和气流分流接头能够便于压力检测设备和流量检测设备连接,提高检测效率,且能够提高气密性,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检测精度。

14、2、通过防滑锥形台能够便于压力检测设备和流量检测设备的连接,提高连接效率。

15、3、通过防护结构能够有效防护储气罐主体的安装性,提高储气罐主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集多气流分流的小型储气罐结构,包括具有储气腔(11)的储气罐主体(1),所述的储气罐主体(1)一端设有进气口(12),另一端设有出气口(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气罐主体(1)周向外侧设有若干与储气腔(11)相连通且用于与压力检测设备和/或流量检测设备相连通的气流分流接口(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多气流分流的小型储气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气罐主体(1)包括呈筒状且两端分别敞口的储气筒体(14),所述的储气筒体(14)两端敞口分别通过端盖(3)封闭,且所述的进气口(12)和出气口(13)分别设置在端盖(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多气流分流的小型储气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气筒体(14)一侧依次设有若干气流分流孔(141),且所述的气流分流孔(141)内分别插接有气流分流接头(4),且所述的气流分流接口(2)分别形成于气流分流接头(4)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多气流分流的小型储气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流分流接头(4)一端具有插接在气流分流孔(141)内的插接部(41),所述的气流分流接头(4)远离具有插接部(41)的一端依次设有若干防滑锥形台(42),且所述的防滑锥形台(42)直径大小自靠近插接部(41)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多气流分流的小型储气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接部(41)贯穿气流分流孔(141)且延伸至储气筒体(14)周向内侧,且所述的插接部(41)和储气筒体(14)外侧且位于气流分流孔(141)外侧部分通过焊接方式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集多气流分流的小型储气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气筒体(14)和端盖(3)之间设有延伸至储气筒体(14)外侧的防护结构(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集多气流分流的小型储气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结构(5)包括设置在储气筒体(14)一端外侧的环形凹台(51),所述的环形凹台(51)一端与储气筒体(14)外侧之间形成环形台阶(52),所述的环形凹台(51)另一端延伸至储气筒体(14)端面,所述的端盖(3)周向外侧具有朝向储气筒体(14)外侧的筒状防护部(53),所述的筒状防护部(53)套接在环形凹台(51)上且所述的筒状防护部(53)和环形台阶(52)相抵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集多气流分流的小型储气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状防护部(53)周向外侧超出储气筒体(14)外侧且所述的筒状防护部(53)与储气筒体(14)外侧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所述的筒状防护部(53)远离储气筒体(14)的一端周向内侧设有延伸至储气筒体(14)外侧的环形部(531),且所述的环形部(531)外侧和筒状防护部(53)外侧之间形成环形安装台阶(532),所述的端盖(3)一端设有套设在环形安装台阶(532)上的端盖固定环(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集多气流分流的小型储气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部(531)一侧和端盖(3)内侧之间设有第一间隙(6),所述的环形部(531)另一侧与储气筒体(14)端面之间形成第二间隙(7),且所述的端盖(3)远离筒状防护部(53)的一端周向外侧和筒状防护部(53)远离端盖(3)的一端周向外侧设有环形凸起(8)。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集多气流分流的小型储气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安装台阶(532)和端盖固定环(31)连为一体式结构;或者,所述的环形安装台阶(532)和端盖固定环(31)相连。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多气流分流的小型储气罐结构。它解决了现有气腹机内气体压力和流量检测结果不够准确等技术问题。包括具有储气腔的储气罐主体,储气罐主体一端设有进气口,另一端设有出气口,储气罐主体周向外侧设有若干与储气腔相连通且用于与压力检测设备和/或流量检测设备相连通的气流分流接口。优点在于:通过气流分流接口和气流分流接头能够便于压力检测设备和流量检测设备连接,提高检测效率,且能够提高气密性,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检测精度。通过防滑锥形台能够便于压力检测设备和流量检测设备的连接,提高连接效率。通过防护结构能够有效防护储气罐主体的安装性,提高储气罐主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万青冬,钟海军,王治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康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