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液循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56855发布日期:2024-02-07 12:22阅读:18来源:国知局
酱液循环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酱液循环,特别涉及酱液循环机。


背景技术:

1、酱液在生产过程后与打包完成前,需要进行暂存,暂存时如果长时间静置可能会产生酱水分离的情况,之后再进行打包装罐可能会影响产品的品质,因此需要一种酱液循环机对暂存的酱液进行循环流动,避免酱液长时间的静置。

2、在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2356510u公开了一种放酱液装置,包括储料箱、内箱、回收箱、工作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法兰盘,所述工作台下表面固定有支撑腿,所述回收箱焊接在工作台的上表面,且回收箱一侧内壁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所述回收箱的背离液位传感器的一侧内壁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储料箱焊接在工作台的上表面位于回收箱的上方,且第一连接管外表面安装有气动球阀,所述液位传感器信号发射端与控制器信号接收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便于控制酱液且员工不用操作手动球阀,可以减少员工劳动强度。

3、但是该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不能使酱液在机器内进行循环流动,不能对酱液进行搅拌,可能会使酱液在机器内沉淀分层,影响产品品质,且不能对包装罐进行自动传输装罐,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酱液循环机,具有可以使酱液在机器内进行循环流动,并对酱液进行不断的搅拌,避免酱液在机器内沉淀分层而影响产品品质,且能够对包装罐进行自动传输装罐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酱液循环机,包括酱液底箱,所述酱液底箱的内部设置有输送泵,所述输送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输送泵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循环管,所述第一循环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辊,所述搅拌辊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酱液注入酱液底箱内,然后启动输送泵,输送泵的进液管将酱液吸入,经过输液管向上传送到第一循环管内,酱液进入第一循环管内后,工作人员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转轴进行旋转,转轴带动搅拌辊和搅拌叶进行旋转,能够对酱液进行不断搅拌,并带动酱液在第一循环管内循环流动,能够避免因酱液在机器内沉淀分层而影响产品品质。

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循环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循环管。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酱液在第一循环管内通过第一输送管流入到第二循环管,在第二循环管内进行循环流动。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循环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输送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循环管。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酱液通过第二输送管流入第三循环管内,第三循环管通过底部与酱液底箱之间开设有流通孔进行向下流动,从而酱液能够在第一循环管、第二循环管、第三循环管和酱液底箱之间进行循环流动。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酱液底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液头,酱液底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柱。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打开出液头可以使酱液流出,支柱对酱液底箱进行支撑。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送架,所述传送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需要对酱液进行装罐时,启动传送架一侧的第二电机。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送轴,所述传送轴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顶部设置有包装罐。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传送轴带动传送带进行旋转,使传送带的顶部放置的包装罐能够自动进行传输,对准出液头使酱液进行装罐。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酱液底箱、输送泵、进液管、输液管、第一循环管、外壳、第一电机、转轴、搅拌辊、搅拌叶、第一输送管、第二循环管、第二输送管和第三循环管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酱液注入酱液底箱内,然后启动输送泵,输送泵的进液管将酱液吸入,经过输液管向上传送到第一循环管内,酱液进入第一循环管内后,工作人员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转轴进行旋转,转轴带动搅拌辊和搅拌叶进行旋转,能够对酱液进行不断搅拌,并带动酱液在第一循环管内循环流动,能够避免因酱液在机器内沉淀分层而影响产品品质,酱液在第一循环管内通过第一输送管流入到第二循环管,在第二循环管内进行循环流动,酱液通过第二输送管流入第三循环管内,第三循环管通过底部与酱液底箱之间开设有流通孔进行向下流动,从而酱液能够在第一循环管、第二循环管、第三循环管和酱液底箱之间进行循环流动。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出液头、支柱、传送架、第二电机、传送轴、传送带和包装罐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工作人员打开出液头可以使酱液流出,支柱对酱液底箱进行支撑,工作人员需要对酱液进行装罐时,启动传送架一侧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传送轴带动传送带进行旋转,使传送带的顶部放置的包装罐能够自动进行传输,对准出液头使酱液进行装罐。



技术特征:

1.酱液循环机,包括酱液底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酱液底箱(1)的内部设置有输送泵(2),所述输送泵(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液管(3),所述输送泵(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液管(4),所述输液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循环管(5),所述第一循环管(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壳(6),所述外壳(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辊(9),所述搅拌辊(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酱液循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管(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11),所述第一输送管(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循环管(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酱液循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循环管(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输送管(13),所述第二输送管(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循环管(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酱液循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酱液底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液头(15),酱液底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柱(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酱液循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送架(17),所述传送架(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酱液循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1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送轴(19),所述传送轴(19)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有传送带(20),所述传送带(20)的顶部设置有包装罐(2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酱液循环技术领域,公开了酱液循环机,包括酱液底箱,所述酱液底箱的内部设置有输送泵,所述输送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输送泵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循环管。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工作人员将酱液注入酱液底箱内,然后启动输送泵,输送泵的进液管将酱液吸入,经过输液管向上传送到第一循环管内,酱液进入第一循环管内后,工作人员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转轴进行旋转,转轴带动搅拌辊和搅拌叶进行旋转,能够对酱液进行不断搅拌,并带动酱液在第一循环管内循环流动,能够避免因酱液在机器内沉淀分层而影响产品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袁明杰,尚贞明,雷艳云,常欣,夏磊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飨食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7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