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充气功能的空气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334阅读:6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充气功能的空气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充气功能的空气罐,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填充气体在空气罐内的喷嘴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摄影者都知道,优质的影像除了镜头本身的品质外,保持镜片的清洁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拍摄前、后,都会使用除尘工具将附着在镜片上的灰尘或是砂粒清除。而其清除方式通常以吹离方式进行,避免以擦拭方式清洁镜片时,摩擦的灰尘砂粒刮花镜片表面。
现今较为常用且便于携带的除尘工具,最常使用的是空气风球(俗称吹球)以及高压空气罐两种工具。其中,空气风球(如图1所示)主要是利用手掌压缩其本体B,将空气由空气风球的内部挤出至外部,并利用挤出的空气将镜片表面上的灰尘或砂粒吹离,达到有效除尘的效果,因此,空气风球是最经济的除尘工具。但是,采用手掌压缩本体B所能产生的风力十分有限,相对地对于镜片的除尘效果不佳。
高压空气罐(如图2所示)主要是利用一喷嘴结构来控制储存在空气罐内的高压气体集中喷出到外部,而以最大风力来清除镜片的灰尘和砂粒。该喷嘴主要包括一设在空气罐上端的固定座10、一套接在固定座10内部且中段具有进气口111的导管11、一套接在导管11上端且具有一喷嘴121的帽盖12、一套接在固定座10内缘与导管11外缘之间的活塞体13、一连接在导管11下端的阀体14,以及一套接在导管11的活塞体13与阀体14之间的弹簧15。其中,固定座10下端延伸于盖体12内部,且固定座10下端的内缘处设有一环形凸肋101,用以与阀体14配合关闭或开启气体通路A1,使空气罐内的气体进入固定座10内部。导管11中段位置上设有一凸缘体122,与活塞体13相配合关闭或开启气体通路A2,使进入固定座10内的气体由导管11的进气口111进入,而由帽盖12所设置的喷嘴121喷出。因此,未使用空气罐时,弹簧15的张力将气体通路A1、A2关闭,使高压空气储存在空气罐中。当对镜片进行除尘动作时,仅需用手部按压帽盖12从而连动阀体14和凸缘体12位移,即可开启上述的气体通路(如图3所示),使空气罐内所储存的高压气体经气体通路由帽盖12的喷嘴121喷出,从而对镜片进行除尘动作,这种方式被视为效果最佳的除尘方式。
然而,上述的高压空气罐虽可以最强风力来达到最佳的除尘效果,但其缺点在于一般使用者并无法简易地将空气填入空气罐中,一旦空气罐内气体使用耗尽时,则需连同空气罐和喷嘴一同丢弃,不能回收再次使用,十分不经济且浪费资源。
因此,如何使空气罐兼具有空气风球的反复填充性以及高压空气罐的高风压,是本发明所钻研的课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充气功能的空气罐,其在空气罐上端的喷嘴结构设有单向阀门和充气结构,使用者通过充气结构对单向阀门施压,将空气分子填充入空气罐中,达到有效反复对空气罐充气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具有充气功能的空气罐包括一喷嘴结构,设置在空气罐上端,用以控制空气罐内部空气分子适时喷出外部;一单向阀门,设置在喷嘴结构上,使空气分子由外部进入至空气罐内部;以及一充气结构,用以挤压空气分子,使其填充入空气罐中。
由此,当充气结构挤压空气所产生的气压大于或等于阀门的导通压力时,单向阀门呈一导通状态,使空气分子进入空气罐中,达到反复充气的效果。
图1显示公知空气风球的外观示意图;图2显示公知高压空气罐的剖面示意图;图3显示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显示本发明具有充气功能的空气罐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显示本发明具有充气功能的空气罐第一实施例中喷嘴结构的气体流向示意图;图6显示本发明具有充气功能的空气罐第一实施例中阀杆位于第三空间的结构示意图;图7显示图6的局部放大图;图8显示本发明具有充气功能的空气罐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显示本发明具有充气功能的空气罐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的目的,下面举出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
参阅图4至图5,图4、图5分别显示本发明具有充气功能的空气罐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其中喷嘴结构的气体流向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具有充气功能的空气罐至少包括一喷嘴结构20、一单向阀门30以及一充气结构40。
喷嘴结构20在本发明中并不受限制,只要是可控制空气罐内部气体适时地喷出外部即可。本实施例的喷嘴结构20主要包括一固定座21、一活塞22、一导管23、一具有喷嘴241的帽盖24、一阀体25以及一弹性元件26。固定座21可与空气罐一体成形或是借助盖体将其固定在空气罐上端位置(如图4所示),其中,固定座21从其径向分别设置有互为平行的第一空间211、第二空间212以及第三空间213。
其中,第一空间211的上端固定上述的活塞22,下端则设有一环形凸肋2111。导管23穿接在活塞22之中,导管表面设有与活塞22下端接触的凸缘体231和至少一进气口232。弹性元件26套接于导管23和阀体25,并分别顶靠在凸缘体231与环形凸肋2111之间。当弹性元件26为一自由状态(未受力)时,凸缘体231与活塞22保持接触,而当导管23受力位移时,凸缘体231则压靠弹性元件26变形,将导管23由第一位置位移至第二位置,使凸缘体231与活塞22分离,从而开启一第一气流通路F1(如图5所示),以便使气体由此通路经由进气口232进入至导管23内部。阀体25则设置在导管23下端,并与第一空间的环形凸肋2111相接触,当凸缘体231压靠弹性元件26变形时,阀体25也同步与环形凸肋2111分离,从而开启第二气流通路F2,使空气罐内的气体由此通路进入第一气流通路F1。也就是说,当导管23受力由第一位置位移至第二位置时,第一气流通路F1和第二气流通路F2同步开启,气体通过通路由进气口232进入导管23内部。帽盖24套接在导管23上端,其侧边设有一喷嘴241,用以将导管23内部的气体由喷嘴241喷出。此外,帽盖24除了导引导管23内的气体外,其上端还设有一与单向阀门30对应的通孔242,使气体可由帽盖24上端通过通孔242由帽盖24下端进入空气罐。
第二空间212与空气罐内部相通,并在帽盖24下端对应处设有至少一个气孔2121。单向阀门30设置在各气孔2121内部,阀门是由硅胶材料构成,各阀门30入口31(朝向气孔入口处)为弧形截面的半开放空间,其下端则为一与上端相通的扁嘴出口32。由此,当充气结构40挤压气体至阀门30上端产生一高气压时,阀门30下端由原先的扁嘴出口32弹性变形为一O形出口32′(如图7所示),气体分子由此进入空气罐内部,达到在空气罐内部有效填充空气的功效。
第三空间213是朝向外部而成为一半开放的空间,用以导引充气结构40上、下位移,挤压空气进入上述的单向阀门30。充气结构40在本实施例中为一可盖设空气罐上端的上盖41,上盖41的内部主要延伸有一中空阀杆411。固定座21的第三空间213形成一唧筒结构,当阀杆411往复位移于第三空间213时,阀杆411内部所容纳的气体通过帽盖24的通孔242集中在阀门30上端,使单向阀门30开启空气分子进入空气罐,从而达到可在空气罐内部填充空气的效果。
再次参阅图4至图5,本发明具有充气功能的空气罐在尚未使用时,第一空间211的活塞22与凸缘体231及环形凸肋2111与阀体25之间,主要是通过顶靠在凸缘体231与环形凸肋2111之间的弹性元件26而紧密地接触,使空气罐内部的气体不致外泄和流失。当使用本发明的空气罐进行除尘动作时,需用手部按压导管23上端的帽盖24,连动导管23的凸缘部231,以环形凸肋2111为着力点,压靠弹性元件26变形,使导管23可由第一位置下降至第二位置,将活塞22与凸缘体231以及环形凸肋2111与阀体25之间分离,同步开启第一和第二气流通路F1、F2,使空气罐内部的气体依次经第二气流通路F2、第一气流通路F1、再由导管23的进气口232进入导管23内部,并由帽盖24所设置的喷嘴241集中喷出。
参阅图6至7,图6是显示本发明具有充气功能的空气罐第一实施例中阀杆位于第三空间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显示图6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所示,当空气罐内部气体耗尽,需补充气体时,将上盖41所延伸的中空阀杆411套在固定座21的第三空间213上,并上、下滑动即可进行充气。其中,当阀杆411在空间由上向下位移时,阀体内部的气体通过帽盖24的通孔242,集中在单向阀门30入口31并产生一气压,当该气压值大于单向阀门30的导通气压时,阀门下端的扁嘴出口32弹性变形为一O形出口32′(如图7所示),以使气体分子进入并补充到空气罐内部。此外,当阀杆411由下向上复位时,其阀杆内部形成一低气压,因此,其周围的气体流进入阀杆411内部,从而补充再次填入空气罐的气体。也就是说,中空阀杆411内部体积决定每次填充于空气罐的容量。简单地说,当阀杆411在第三空间213由上向下推动时,阀杆411内部的气体分子受到推动而进入空气罐中,当阀杆411由下向上位移时,由于气压的关系,阀杆411外部的空气进入阀杆411内部,等待下次的动作将气体填入空气罐,因而可简易地将空气罐内部充满气体。
参阅图8,图8显示本发明具有充气功能的空气罐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进一步包括一连杆组。
气体性质具有可压缩性,即当一空气罐内的等量的气体分子受到压力而体积缩小、或是等体积的气体分子增加时,相对所产生的气压变大,以致外部气体分子需施加大于该气压值时才能进入空气罐中,即阀杆411在第三空间213由上向下的阻力较大。因此,本发明也可通过一连杆组来增加其施力臂长度,使阀杆411更容易地将空气分子挤入空气罐中,以将空气罐内的气体具备更高的气压。连杆组50包括第一连杆51、第二连杆52以及第三连杆53。其中,第一连杆51为一施力臂,其前端与第二连杆52前端枢接为一支点;第二连杆52尾端则与第三连杆53的前端相固定;第三连杆53尾端为卡掣在空气罐颈部的C型开口531,使连杆组50固定在空气罐上。此外,第一连杆51上具有一滑槽511,上述具有阀杆411的上盖41表面,相对地延伸有一水平凸柱42,并可滑动在滑槽511前端与后端之间。因此,当第一连杆51由第一角度位移至第二角度时,凸柱42由滑槽511前端位移至后端处,使阀杆411在第三空间由上向下位移,将气体分子挤入空气罐中。反之,当第一连杆51由第二角度位移至第一角度时,阀杆411则由滑槽511后端位移至前端,使阀杆411可在第三空间由下向上位移。由此,通过连杆组50的设置可使阀杆411省力地将空气分子挤入空气罐中,而使其内部气体具备更高的气压值。
参阅图9,图9显示本发明具有充气功能的空气罐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杆组与第二实施例的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三连杆53尾端由原先卡掣在空气罐颈部的C型开口531、可等效换置为一可承接空气罐尾部的座体531′,以便使用者对空气罐进行充气动作。
本发明虽已上述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但以上所述仅仅是用以说明本发明,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更易于了解本发明,但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因此,凡依照本发明权利要求
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构思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
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充气功能的空气罐,包括一喷嘴结构,设置在所述空气罐上端,用以控制所述空气罐内部空气分子适时喷出外部;一单向阀门,设置在所述喷嘴结构上,使空气分子由外部进入至所述空气罐内部;以及一充气结构,用以挤压空气分子填充入所述空气罐中,当所述充气结构挤压空气所产生的气压大于或等于所述阀门的导通压力时,所述单向阀门呈一导通状态,使空气分子进入空气罐。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具有充气功能的空气罐,其中所述喷嘴结构包括一固定座,其内部具有一第一空间;一导管,穿接在第一空间中,并可在空间的第一和第二位置弹性位移;一活塞,设置在第一空间内,并与导管形成一第一气流通路;以及一阀体,设置在导管下端,并与第一空间形成一第二气流通路,当导管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和第二气流通路关闭;当导管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和第二气流通路开启,使气体喷出外部。
3.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具有充气功能的空气罐,其中所述导管上端设有一与导管相通的帽盖,帽盖侧边设有一喷嘴。
4.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具有充气功能的空气罐,其中所述导管表面设有至少一进气口和一凸缘体,当凸缘体与活塞接触时,第一气流通路关闭,当凸缘体与活塞分离时,第一气流通路开启,使气体进入进气口。
5.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具有充气功能的空气罐,其中所述第一空间下端设有一环形凸肋,当凸肋与阀体接触时,第二气流通路关闭,当凸肋与阀体分离时,第二气流通路开启,使气体进入第一气流通路。
6.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具有充气功能的空气罐,其中所述固定座具有一设有单向阀门的第二空间,并与空气罐内部相通。
7.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具有充气功能的空气罐,其中所述第二空间具有与空气罐外部相通的气孔,设在气孔内的阀门的入口为一半开放空间,阀门的出口为扁嘴状出口,当阀门入口受压时,扁嘴状出口变形为O形出口。
8.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具有充气功能的空气罐,其中所述充气结构包括一设置在固定座的第三空间,该第三空间与空气罐外部相通而为一半开放空间;以及一上盖,其内部设有一可往复位移在第三空间的中空阀杆,其中当阀杆在该空间由上向下位移时,将气体分子填充入空气罐内。
9.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具有充气功能的空气罐,其中所述充气结构进一步包括一连杆组,用以增加施力臂长度,使上盖的阀杆能省力地在第三空间往复位移。
10.如权利要求
9所述的具有充气功能的空气罐,其中所述上盖延伸有一水平凸柱,连杆组包括一第一连杆,其是一施力臂,且其表面设有一导引凸柱的滑槽;一第二连杆,其与第一连杆相枢接,使第一连杆在第一与第二角度之间位移;以及一第三连杆,其与第二连杆相连接,用以固定于空气罐。
11.如权利要求
10所述的具有充气功能的空气罐,其中所述第三连杆的尾端为一C型钩体,用以扣接在空气罐上。
12.如权利要求
10所述的具有充气功能的空气罐,其中所述第三连杆的尾端为一座体,用以承接在空气罐的尾部。
专利摘要
一种具有充气功能的空气罐,包括一喷嘴结构、一单向阀门以及一充气结构。其中喷嘴结构设置在空气罐上端,用以控制空气罐内部空气分子适时喷出外部。单向阀门设置在喷嘴结构上,用以配合充气结构将气体分子反复地填充入空气罐内部,以此达到可反复对空气罐充气的目的。
文档编号F17C13/04GK1991236SQ200510134196
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7日
发明者翁金生 申请人:柏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