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水表用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31407阅读:24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水表用阀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具体说,是智能水表用浮动式阀门。
长期以来,自来水用户用水量的多少,是靠安装在供水系统终端即用户处的水表来进行计量的。采用这种计量方式,虽然也能准确计量用户的用水量。但由于自来水公司需定期派人去用户处察看水表并收取水费,工作量大,费时多。又由于这种供水方式为主动式,即先供水,后收费。不仅自来水公司无法宏观控制地区内的用水量,也给少数故意拖欠水费者以可趁之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水表用阀门。使用这种阀门,自来水公司不需去用户处察看水表并收取费用,工作量小、费时少,可宏观控制地区内的用水量,可避免拖欠水费的情况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水表用阀门,包括阀体。阀体的前、后端有进、出水口,其顶部有盖板。盖板之下的阀腔内有支撑环,支撑环内有活塞,活塞底部中心有小孔,支撑环的内圆与活塞的外圆间有密封圈。活塞内有弹簧,该弹簧的上、下端分别与盖板和活塞相抵。阀体内有L形隔板,支撑环后侧的阀体下壁上有支撑板。L形隔板的竖边端部与支撑环前侧的阀体上壁形成为一体,其横边端部则与支撑板形成为一体,其前、后两边均与阀体内壁形成为一体,其横边上有与活塞底相适应的主阀孔。与活塞中心相对应的盖板上安装有微型球阀,该微型球阀上的阀孔进口与支撑环的内腔相通,出口则与阀体的出水口相通。盖板上有微型电机,微型电机的输出轴和微型球阀的阀杆端部均安装有齿轮,该两齿轮间通过减速器相连接。
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水表用阀门在使用状态下,接在水表出水口一侧的管道中。水表中安装有计数脉冲发生器,该计数脉冲发生器和本实用新型中的微型电机均与单片机控制器相接。流过水表的水量通过计数脉冲发生器转变成脉冲信号后,由单片机控制器将该脉冲信号与用户IC卡中的预缴值信号进行比较。随着用户用水量的增加,该两信号的差会越来越小。当两信号的差为零时,单片机控制器会给微型电机发出一个指令信号,使微型电机转动,并带动盖板上的微型球阀旋转90°,使微型球阀的出口与盖板上的卸压口错开。这时,由于微型球阀的阀孔被关闭,使得由支撑环和活塞构成的主阀腔内的压力大于活塞之下的压力(因为主阀腔内的压力=主阀腔内的水压+弹簧的弹性力)。这样一来,活塞就会下移,直至L形隔板横边上的主阀孔被关闭,从而关闭进、出水口。这样,用户用水量的多少,可由其预缴款额的多少(即打到IC卡上的预缴款额)进行自动控制。自来水公司不需定期派人上门抄表、收费,即可宏观控制用水量,又可避免少数用户故意拖欠水费的情况发生。而且,费时少,可大大降低工作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水表用阀门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水表用阀门使用状态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水表用阀门包括一阀体18,阀体18的前、后端分别为进水口2和出水口14。阀体18的中间上壁上开有一大孔。该大孔上固定一盖板6,其内悬吊一圆筒形支撑环4。该支撑环的上端与阀体18上壁上表面平齐。支撑环4的下端处于阀体18内腔中心处,其内安装一活塞1。该活塞为圆桶形,其底部中心有小孔,底部外侧周向加工成倒边,其外圆上加工有周向凹槽,凹槽内嵌有O形密封圈5。由活塞1和支撑环4构成的主阀腔12内安装一弹簧16,该弹簧的上、下端分别与盖板6和活塞1的底相抵。
阀体18内设置一L形隔板3,支撑环4后侧的阀体18下壁上有与其形成为一体的支撑板15,该支撑板的上边处于阀体18内腔的一半处。其中,L形隔板3的竖边端部与支撑环4前侧的阀体18上壁形成为一体,其横边端部则与支撑板15的内侧面形成为一体。L形隔板3的横边上开有主阀孔17,该主阀孔与活塞1的底部相对应,其略小于活塞1的底。活塞1的底部外边沿加工有倒边,L形隔板3横边上的主阀孔17上沿亦加工成相应的倒边,以便于二者间的配合。
与活塞1中心相应的盖板6上安装有微型球阀8。该微型球阀的阀孔呈横向设置,其进、出口处于盖板6水平面的中心。相应地,在微型球阀8前、后侧的盖板6中心沿水平方向分别加工一导向孔7和卸压孔13。该导向孔和卸压孔分别与主阀腔12和阀体18的出水口14相通。
盖板6上还安装有微型电机11。微型电机11的输出轴端部和微型球阀8的阀杆10端部均安装有齿轮,该两齿轮间设置有减速机构9,减速机构9的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分别与微型电机11输出轴端部的齿轮和微型球阀8的阀杆10端部的齿轮相啮合。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水表用阀门在使用状态下,其进水口2与水表的出水口相连接。其中,水表的转盘23边沿处安装一磁铁21,转盘23之下的水表壁上安装一干簧管22,干簧管22上有一用于输出计数脉冲信号的输出线20,该输出线与单片机控制器19相接。当进入水表的自来水使其叶轮24和转盘23旋转时,干簧管22开始输出计数脉冲信号。该计数脉冲信号送给单片机控制器19,由单片机控制器19进行累加计数,并与预设值(即IC卡中的款额)进行对比。当累加计数值与预设值相等时,单片机控制器19发出指令信号,使微型电机11得电动作。由微型电机11带动微型球阀8旋转90°,使微型球阀8的阀孔与卸压孔13错开。这时,由于弹簧16的作用,由活塞1和支撑环4构成的主阀腔12内的压力会大于活塞1底之下的压力,使活塞1下移至L形隔板3横边上的主阀孔17处,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阀门进水口2与出水口14间隔开、关闭。
权利要求1.智能水表用阀门,包括阀体(18);阀体(18)的前、后端有进、出水口(2和14),其特征在于其顶部有盖板(6);盖板(6)之下的阀体(18)内有支撑环(4),支撑环(4)内有活塞(1),活塞(1)底部中心有小孔,支撑环(4)的内圆与活塞(1)的外圆间有密封圈(5);活塞(1)内有弹簧(16),该弹簧的上、下端分别与盖板(6)和活塞(1)的底相抵;阀体(18)内有L形隔板(3),支撑环(4)后侧的阀体(18)下壁上有支撑板(15);L形隔板(3)的竖边端部与支撑环(4)前侧的阀体(18)上壁形成为一体,其横边端部则与支撑板(15)形成为一体,其前、后两边均与阀体(18)内壁形成为一体,其横边上有与活塞(1)的底相适应的主阀孔(17);与活塞(1)中心相对应的盖板(6)上安装有微型球阀(8),该微型球阀上的阀孔进口与支撑环(4)的内腔相通,出口则与阀体(18)的出水口(14)相通;盖板(6)上有微型电机(11),微型电机(11)的输出轴和微型球阀(8)的阀杆(10)端部均安装有齿轮,该两齿轮间通过减速机构(9)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水表用阀门。其阀体上壁上有球阀,球阀的阀杆通过减速机构与电机输出轴相配合。阀体内壁上侧有支撑环及其活塞。支撑环之前的阀腔内有用于隔断进、出水口的L形隔板。该隔板的横边处于支撑环之下,其上的主阀孔与活塞底相对应。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与水表配合使用,并借助于单片机控制器对用户的用水量进行自动控制。自来水公司不需定期派人上门抄表、收费,费时少,工作量小。还可避免少数用户故意拖欠水费的情况发生。
文档编号G01F15/06GK2524222SQ0124602
公开日2002年12月4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17日
发明者张建东 申请人:张建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