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水取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16821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水取样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取样用的取样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钢水取样器。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ZL00218644.X公开了一种钢水取样器,其结构是在筒体上口设有顶盖,筒壁上焊接有提杆儿,筒体内腔为上大下小的倒圆锥台形空腔。这种类型的取样器所取样品脱模后,壁面为斜面,不适宜用夹具夹持。制样时还要将其加工成直面,延长了制样时间。在取样过程中,由于筒体外壁直接接触钢水,因此筒壁因升温快而出现热膨胀,并有部分内壁材料熔融于钢水样品中。在取样完毕提出取样器后,筒壁与大气接触,则会迅速遇冷收缩。这样,一方面会因此增加钢水样品脱模的难度;另一方面,熔解的筒壁材料渗入到所取钢水样品中,使得对钢水作成份的化验结果失准。另外,由于筒体外壁裸露,在取样器穿过钢渣层时,外壁会粘附有钢渣。在后续操作中,这些附着在外壁的钢渣可能会对操作人员造成划伤,从而影响操作安全。再者,这种取样器的加工工艺复杂,且采用实心钢材制作,制造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易于脱模、成份分析准确、操作安全、且制造工艺简便、成本低的钢水取样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筒体上口设有顶盖,筒壁上焊接提杆儿,筒体的外壁上粘接有保温护套。这种钢水取样器在进入钢水内部的过程中,由于保温护套的隔热作用,筒壁温度变化较小,因此,减少了因高温而熔融的内壁材料对钢水试样的污染,使得所制试样不仅可用来分析钢水的气体含量,还可以用来分析钢水的成份含量,而且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度明显提高。并可避免出现因筒壁剧烈的热涨冷缩而导致脱模困难的问题,脱模率达100%。由于保温护套的隔离作用,取样器的外壁不会被钢渣粘附,从而减少了试样制备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筒体1上口焊接有顶盖4,筒体外壁上焊接有提杆儿3,筒体1的外壁上粘接有保温护套2。保温护套2由耐高温的隔热材料制成。
本钢水取样器的筒体1的内腔最好制成为圆柱形。这种取样器所取样品脱模后,壁面为适宜用夹具夹持的直面,省去了再次切削加工的程序,缩短了制样时间,提高了分析速度,能有效满足炼钢快节奏生产的需要。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筒体内腔呈圆柱形,制造时只需将符合要求的钢管按长度断开,焊接底盖、顶盖及提杆儿,经打磨后,在外壁粘接保温护套即可。这样,不仅省去了对钢材内部的车削加工工序,而且,由于钢管的价格远低于实心钢材的价格,所以降低了制造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钢水取样器,在筒体(1)上口设有顶盖(4),筒壁上焊接提杆儿(3),其特征在于筒体(1)的外壁上粘接有保温护套(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水取样器,其特征在于筒体(1)内腔呈圆柱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水取样器,用于炼钢工序中对钢水取样。其结构是在筒体上口设有顶盖,筒壁上焊接提杆儿,筒体的外壁上粘接有保温护套。所述筒体的内腔呈圆柱形。本实用新型所制试样不仅容易脱模且可同时用于钢水的气体含量及成分含量的分析,制样时间缩短,分析速度提高。本实用新型还有制造工艺简便,制造成本低。
文档编号G01N1/10GK2653480SQ200320111190
公开日2004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7日
发明者王喜云, 陈建同, 齐兵, 陈树久, 郭金文, 陈俊芬, 黄永健 申请人:王喜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