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针式多功能电表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94593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指针式多功能电表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指针式多功能电表的改进结构,涉及用以量测交直流电压、交直流电流、电阻等的多功能电表中的文件位切换构造改进,并在控制电路的回路当中,设有突波吸收器(OXIDE VARISTOR),旨在避免因为不当操作而引起的超负荷现象,并且防止内部电气组件受瞬间增加的突波击毁。
背景技术
在一般电工训练、电工作业中,必须先确定电气设备的电压、电流、功率、频率、功因、相位差、相序、电阻、电感、电容等物理量,以确保作业的安全,并且避免造成电气设备的毁损,在业界最常用到的量测设备有伏特计、安培计、瓦特计、乏时计和三用电表...等,其中尤以三用电表为量测时最常使用的工具,其可同时包括交直流电压、交直流电流和电阻的基本量测功能;甚至于,功能较佳的三用电表(以下统称多功能电表),可进一步用以量测电感值、电容值和半导体(晶体管)组件的接脚判定。
如图1-3所示,系为常用的多功能电表的电路切换结构图,其电表主要在一机体10的内部设有控制电路20,以及在机体10上设有与控制电路20构成联结的指针40、测试接头41、42、晶体管测试孔22,以及一切换旋钮30等组件;其中,其控制电路20系整合有用以测试电流、电压、电阻强度的相关电气组件,并依照各电气组件的配置而布设有特定的测试回路,各测试回路系在与切换旋钮30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电路接点组21。
其中,切换旋钮30则在正对各电路接点组21的相对盘面上固设有一接触弹片32,以利于转动切换旋钮30令接触弹片32与既定测试回路的电路接点组21接触,进而构成既定测试回路的通路,使达到切换电表功能(文件位)的目的。
由于常用的多功能电表的电路切换结构,在切换旋钮30正对各电路接点组21的盘面上仅设有一插槽31,而其插槽31仅设有一接触弹片32,其接触弹片32在侧边设有多个分枝状的接触点321(如图3所示),由各接触点321与各测试回路的电路接点组21接触,进而由接触弹片32构成各电路接点组21的连接,因此切换旋钮30必须在确实拨转至定位时,方能由单一接触弹片32构成既定各电气接点组21的导通,以及令其它电路接点组21形成断路的状态,故容易因为档位切换动作不确实,而造成测试回路的短路;甚至于在切换过程中未将测试接头自受测的电气设备移除,而在受电气设备的电压作用造成电表内部控制电路或电气组件的毁损;尤其,常用的多功能电表在量测电压时,电压值会连通至晶体管测试座,以致造成由晶体管测试孔22将电压输出,具有极高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缺陷的多功能电表的改进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电表具有如下结构,在一机体的内部设有控制电路,以及在机体上设有与控制电路构成联结的测试接头、晶体管测试孔、指针,以及切换旋钮的组件;其中,控制电路整合有用以测试电流、电压、电阻强度的相关电气组件,并依照各电气组件的配置而布设有特定的测试回路,各测试回路在与切换旋钮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电路接点组;其切换旋钮在正对各电路接点组的盘面上固设有接触弹片,以利转动切换旋钮令接触弹片与既定测试回路的电路接点组接触,进而构成既定测试回路的通路;其中,该切换旋钮正对控制电路的盘面上设有多个与各电路接点组相对应的插槽,并于各插槽中套设有相互区隔的接触弹片,通过各接触弹片构成各测试回路的电路接点组连接,由相互区隔的接触弹片设计避免造成各测试回路的短路;使其量测电压时,可隔绝防止电压值由晶体管测试孔窜出,且该控制电路的回路当中设有突波吸收器,防止内部电气组件受瞬间增加的突波击毁。
换言之,本实用新型的“指针式多功能电表的改进结构”,主要是在切换旋钮正对控制电路的盘面上设有多个与各测试回路对应的插槽,并在各插槽中套设有相互区隔接触弹片,通过各接触弹片构成各测试回路的电路接点组导通,并且在拨转切换旋钮的过程中,由相互区隔的接触弹片设计避免造成各测试回路的短路。
尤其,进一步在控制电路的回路当中设有突波吸收器(OXIDEVARISTOR),配合由相互区隔的接触弹片设计,使错误动作产生时,该误测的电压值,流过突破吸收器,使电流瞬间加大足以实时促使保险丝断路,而不致烧毁控制电路内的任一电子组件,防止内部电气组件受瞬间增加的突波击毁。


图1为常用的多功能电表的外观结构图。
图2为常用多功能电表的电路切换结构图。
图3为常用多功能电表的接触弹片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电表的外观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电表的电路切换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电表的接触弹片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接触弹片与测试回路的接触状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以及整体运作方式,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指针式多功能电表的改进结构”,其电表的基本结构组成诚如图4-6所示,同样在一机体50的内部设有控制电路60,以及在机体50上设有与控制电路60构成联结的指针80、测试接头81、82、晶体管测试孔62,以及切换旋钮70等组件。
且其控制电路60整合有用以测试电流、电压、电阻强度的相关电气组件,并依照各电气组件的配置而布设有特定的测试回路,各测试回路在与切换旋钮70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电路接点组61,其切换旋钮70则在正对各电路接点组61的盘面上相对应处设有多个接触弹片72,以利转动切换旋钮70令接触弹片72与既定测试回路的电路接点组61接触,进而构成既定测试回路的通路,使达到切换电表功能(文件位)的目的。
其中,本实用新型重点之一是在切换旋钮70正对控制电路的盘面上,设有多个与各电路接点组61相互对应的插槽71,并于各插槽71中套设有相互区隔的接触弹片72;这样,可由各接触弹片72构成各测试回路的电路接点组61连接,并且在拨转切换旋钮70的过程中,由相互区隔的接触弹片72设计避免造成各测试回路的短路;以及在电路接点组61与该接触弹片72有效区隔作用下,可避免因为不当操作而引起的电流短路现象,同时,使本实用新型在量测电压时,可完全隔绝任何电压值由晶体管测试孔62窜出,增加安全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另一改进重点为在控制电路60的回路当中设有突波吸收器63,其突波吸收器63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吸收异常突波(或脉冲)的作用,令保险丝在安全容许破坏临界值范围下,当异常突波产生时,可由突波吸收器63,使电流瞬间加大将异常突波防堵进入控制电路60,先行熔断保险丝使其控制电路的回路形成断路,而不致烧毁控制电路60内的任一电子组件以防止内部电气组件受瞬间增加的突波击毁,提高产品的实用价值。
再者,如图6及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各接触弹片72的两端系与插槽71相抵靠,并在接触弹片72的中段位置形成隆起,由该隆起的顶端作为与电路接点组接触的接触点721,如此不但可以获致一较佳的弹性接触作用,且在切换旋钮正/反向拨转时,较不具有方向限制,而使电表维持在更为妥善的运作状态。
以上的实施说明及所示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举凡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装置、特征等近似、雷同者,均应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指针式多功能电表的改进结构,该电表在一机体的内部设有控制电路,以及在机体上设有与控制电路构成联结的测试接头、晶体管测试孔、指针,以及切换旋钮的组件;其中,控制电路整合有用以测试电流、电压、电阻强度的相关电气组件,并依照各电气组件的配置而布设有特定的测试回路,各测试回路在与切换旋钮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电路接点组;其切换旋钮在正对各电路接点组的盘面上固设有接触弹片,以利转动切换旋钮令接触弹片与既定测试回路的电路接点组接触,进而构成既定测试回路的通路;其特征在于该切换旋钮正对控制电路的盘面上设有多个与各电路接点组相对应的插槽,并于各插槽中套设有相互区隔的接触弹片,通过各接触弹片构成各测试回路的电路接点组连接,由相互区隔的接触弹片设计避免造成各测试回路的短路;使其量测电压时,可隔绝防止电压值由晶体管测试孔窜出,且该控制电路的回路当中设有突波吸收器,防止内部电气组件受瞬间增加的突波击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指针式多功能电表的改进结构,主要是在该切换旋钮正对控制电路的盘面上设有多个与各电路接点组相对应的插槽,并于各插槽中套设有相互区隔的接触弹片,通过各接触弹片构成各测试回路的电路接点组连接,由相互区隔的接触弹片设计避免造成各测试回路的短路;使回路相互区隔,在量测电压时,可隔绝防止电压值由晶体管测试孔窜出,造成人体伤亡,且该控制电路的回路当中设有突波吸收器(OXIDE VARISTOR),防止控制电路及内部电气组件烧毁。
文档编号G01R15/12GK2692678SQ200420049709
公开日2005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2日
发明者陈嘉慧 申请人:陈嘉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