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药形尺寸自动判读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23663阅读:6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火药药形尺寸自动判读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火药厂测试火药尺寸的仪器,特别是一种测试火药燃烧层厚度、孔径和长度的火药药形尺寸自动判读仪。

背景技术
火药的药形尺寸,特别是燃烧层厚度对装药的燃烧规律性和火炮膛压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它是火药生产验收中一个重要的检测参数。目前,对火药尺寸的测量都是人工进行的,操作人员利用各种标准工具如千分尺、带测微尺的显微镜等针对不同的装药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人工测量,该方法不仅繁琐,而且由于长期在显微镜下进行目测,会导致人眼的疲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药药形尺寸自动判读仪,它能将要测试的火药颗粒的图像经计算机图像处理后,得到火药的药形尺寸,并按要求对不同实验组的数据进行管理、存储、并自动进行数据统计,直接以表格形式输出。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火药药形尺寸自动判读仪,它由显微镜、CCD摄像头、图像转换装置、装有火药药形尺寸自动判读仪专业软件系统的计算机和图像输出装置组成,显微镜通过CCD摄像头与图像转换装置连接,图像转换装置设置在计算机内,图像输出装置与计算机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采用了CCD摄像、光路放大系统以及图像转换装置,该装置性能稳定、分辨率高;使用的专业软件人机界面好,操作方便,因此,本实用新型仅需简单操作,既能快速、准确地将测试结果按用户要求以报表形式输出,测量精度高于传统的人工进行测量的精度,而且可避免长期在显微镜下进行工作导致的人眼的疲劳以及目测导致的人工误差。
四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火药药形尺寸自动判读仪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火药药形尺寸自动判读仪的专业软件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将要测量的火药颗粒放到测量平台上,经显微镜显微放大后,再经过高清晰的CCD摄像,然后经过图像转换装置,即安装在计算机内的图像采集卡进行采集和转换,将摄到的图像转换成8比特的灰度图像,显示在计算机的显示器上,经过火药药形尺寸自动判读仪专业软件系统的处理,可得到火药的燃烧层厚度和孔径等药形尺寸参数,结果通过输出装置输出,可采用显示在监视器上,或经过打印机打印输出,或存入数据库中。火药尺寸判读仪软件系统实现以下功能A、标定,在显微摄像系统下,要得到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火药的清晰的图像,采用的缩小倍数是不相同的,故每批次火药测量前需标定一下整套系统的分辨率,这是火药弧厚、内外孔等参数测量精确的关键。B、设置,每进行一批试样前须建立该试样的一些属性,如批样号、是哪种类型的火药,用何种方法进行测量如一条线法、垂直两条线法和长短径三条线法,以便于日后管理。C、测量,分长度和弧厚两个方面的测量。长度测量有两种方法可选择,一是数字标尺、二是图像处理的方法。在长度测量中,对于大部分火药都可以采用数字标尺。对于弧厚、内外孔等参数的测量,采用了图像预处理和图像后期处理的方法。图像预处理包括灰度图像的二值化处理,然后对二值化图像进行膨胀和收缩,以去除内孔中的一些小孔或一些零散的点;接着通过面积阈值可把小区域和大区域去除,留下的是火药的内孔。由于火药加工中的问题,当出现畸形孔时,应能消除。本软件采用圆度的方法来去除畸形的内孔;然后通过八邻域法把火药的内外孔的轮廓抽取出来,得到了火药横界面的轮廓图。通过引入内外孔以及弧厚等各物理量的计算方法处理得到内外孔以及弧厚的真实大小。D、对测试数据进行存储、管理、计算。E、输出结果,如打印,可按用户要求选择打印的内容,如对测量得到的数据,从长度、或弧厚或内外孔的值中任意选择打印。F、查询,对测量得到的数据,可按批次、火药类型、火药来源、测量时间等进行分批查询。G、帮助,即Html格式的帮助文件可指导用户进行操作。
权利要求1.一种火药药形尺寸自动判读仪,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显微镜、CCD摄像头、图像转换装置、装有火药药形尺寸自动判读仪专业软件系统的计算机和图像输出装置组成,显微镜通过CCD摄像头与图像转换装置连接,图像转换装置设置在计算机内,图像输出装置与计算机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药药形尺寸自动判读仪。它由显微镜、CCD摄像头、图像转换装置、装有火药药形尺寸自动判读仪专业软件系统的计算机和图像输出装置组成,显微镜通过CCD摄像头与图像转换装置连接,图像转换装置设置在计算机内,图像输出装置与计算机相连。本实用新型不仅操作简单、方便,既能快速、准确地将测试结果按用户要求以报表形式输出,测量精度高于传统的人工进行测量的精度,而且可避免长期在显微镜下进行工作导致的人眼的疲劳以及目测导致的人工误差。
文档编号G01B11/06GK2709932SQ200420078050
公开日2005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7日
发明者张小兵, 杨均匀, 邹瑞荣, 袁亚雄 申请人:南京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