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功率电感镇流器的载波智能化检测控制装置及检测方法

文档序号:6137705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功率电感镇流器的载波智能化检测控制装置及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电感镇流器的载波智能化检测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针对单个路灯照明节点的检测和控制的控制器,现有控制技术大多是通过中间级的路段控制设备对某条路段的多盏灯或全部灯的开关进行控制,同时进行线路级的状态检测,只有当一定数量的灯同时不亮或同时出现其它故障时,才能检测判断出路灯线路存在有故障,并且不能确定故障点的具体位置,即不能精确到对每一盏灯(即照明单元)的检测和控制,这将对整个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带来不便。最近国内市场上出现一些具有对单个路灯照明节点控制和检测功能的控制终端,但其中有的产品由于采用的数据传送方式需要额外架设通信线路,而增加了安装和施工的难度,提高了系统成本;还有的产品标有能对每一盏灯(即照明单元)进行检测和控制,但在实际使用中其检测方法并不能准确检测和判断出路灯照明节点的故障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单个路灯照明节点检测、控制终端,存在使用的数据传送方式需要额外架设通信线路、检测方法不能准确检测和判断出路灯照明节点故障状态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单功率电感镇流器的载波智能化检测控制装置及检测方法。它由光耦式电压过零点检测电路1、稳压电源电路2、继电器式控制电路3、电感式电流检测电路4、电力载波通信电路5、微处理器6组成;光耦式电压过零点检测电路1的一个输入端、稳压电源电路2的一个输入端、继电器式控制电路3的输入端连接电力载波通信电路5的一个输入端并接交流电源220V的一端,光耦式电压过零点检测电路1的另一个输入端、稳压电源电路2的另一个输入端、单功率电感镇流器及高压钠灯电路7的一个电源输入端连接电力载波通信电路5的另一个输入端并接交流电源220V的另一端,继电器式控制电路3的输出端连接电感式电流检测电路4的输入端,电感式电流检测电路4的输出端连接单功率电感镇流器及高压钠灯电路7的另一个电源输入端,光耦式电压过零点检测电路1的接地端、稳压电源电路2的接地端、继电器式控制电路3的接地端、电感式电流检测电路4的接地端、电力载波通信电路5的接地端、微处理器6的接地端都接地,光耦式电压过零点检测电路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6的电压过零点检测信号输入端,继电器式控制电路3的受控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6的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继电器式控制电路3的电源+VCC1输入端连接稳压电源电路2的+VCC1输出端,电感式电流检测电路4的电流信号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6的电流信号检测输入端,电力载波通信电路5的电源+VCC2输入端连接稳压电源电路2的+VCC2输出端,电力载波通信电路5的串行数据控制总线输出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6的串行数据控制总线输入输出端,电力载波通信电路5的电源+VCC3输入端、微处理器6的电源+VCC3输入端连接稳压电源电路2的+VCC3输出端。
它的检测方法步骤为第一步骤设定比较阈值Y1,通过光耦式电压过零点检测电路1把交流电源的每一个正弦波形分成四段,即第一段X1、第二段X2、第三端X3、第四段X4;第二步骤通过电感式电流检测电路4依次分别对电源中每个正弦波的第一段X1、第二段X2、第三端X3、第四段X4的电流值进行连续采样测量,其每段采样次数为30次~40次,将每次测得的电流值与比较阈值Y1进行比较,当大于比较阈值Y1时,记为1,当小于等于比较阈值Y1时,记为0;第三步骤设定第一求和比较阈值Ys1、第二求和比较阈值Ys2、第三求和比较阈值Ys3、第四求和比较阈值Ys4,分别对第二步骤中每段的比较结果进行累加求和,记结果为第一段Xs1、第二段Xs2、第三端Xs3、第四段Xs4,将第一段Xs1、第二段Xs2、第三端Xs3、第四段Xs4分别与第一求和比较阈值Ys1、第二求和比较阈值Ys2、第三求和比较阈值Ys3、第四求和比较阈值Ys4进行比较,当Xs1<Ys1、Xs2<Ys2、Xs3>Ys3、Xs4<Ys4时,则判断为正常开灯状态;当Xs1<Ys1、Xs2<Ys2、Xs3<Ys3、Xs4>Ys4时,则判断为短路故障状态;当Xs1>Ys1、Xs2<Ys2、Xs3<Ys3、Xs4<Ys4时,则判断为开路故障状态;当Xs1<Ys1、Xs2>Ys2、Xs3>Ys3、Xs4<Ys4时,则判断为老化状态;第四步骤将第一步骤至第三步骤连续循环运行20次,取大于等于15次相同的检测判断值作为真实检测结果,真实检测结果将通过电力载波通信电路5传送到监控中心中。
本发明能对每一盏灯(即照明单元)进行检测与控制,它的检测方法能准确的检测、判断出路灯照明节点的故障状态,并不需要额外架设通信线路,它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它能实现对正常亮灯、灭灯、开路、短路和老化故障进行准确检测,能根据不同的照明要求实现不同的照明组合方式,从而提高整个路灯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是电力载波通信电路5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是光耦式电压过零点检测电路1的整体电路结构示意图,图4是电感式电流检测电路4的整体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方式
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它由光耦式电压过零点检测电路1、稳压电源电路2、继电器式控制电路3、电感式电流检测电路4、电力载波通信电路5、微处理器6组成;光耦式电压过零点检测电路1的一个输入端、稳压电源电路2的一个输入端、继电器式控制电路3的输入端连接电力载波通信电路5的一个输入端并接交流电源220V的一端,光耦式电压过零点检测电路1的另一个输入端、稳压电源电路2的另一个输入端、单功率电感镇流器及高压钠灯电路7的一个电源输入端连接电力载波通信电路5的另一个输入端并接交流电源220V的另一端,继电器式控制电路3的输出端连接电感式电流检测电路4的输入端,电感式电流检测电路4的输出端连接单功率电感镇流器及高压钠灯电路7的另一个电源输入端,光耦式电压过零点检测电路1的接地端、稳压电源电路2的接地端、继电器式控制电路3的接地端、电感式电流检测电路4的接地端、电力载波通信电路5的接地端、微处理器6的接地端都接地,光耦式电压过零点检测电路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6的电压过零点检测信号输入端,继电器式控制电路3的受控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6的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继电器式控制电路3的电源+VCC1输入端连接稳压电源电路2的+VCC1输出端,电感式电流检测电路4的电流信号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6的电流信号检测输入端,电力载波通信电路5的电源+VCC2输入端连接稳压电源电路2的+VCC2输出端,电力载波通信电路5的串行数据控制总线输出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6的串行数据控制总线输入输出端,电力载波通信电路5的电源+VCC3输入端、微处理器6的电源+VCC3输入端连接稳压电源电路2的+VCC3输出端。微处理器6选用的型号为ATMEGA8L 8PI。
它的检测方法步骤为第一步骤设定比较阈值Y1,通过光耦式电压过零点检测电路1把交流电源的每一个正弦波形分成四段,即第一段X1、第二段X2、第三端X3、第四段X4;第二步骤通过电感式电流检测电路4依次分别对电源中每个正弦波的第一段X1、第二段X2、第三端X3、第四段X4的电流值进行连续采样测量,其每段采样次数为30次~40次,将每次测得的电流值与比较阈值Y1进行比较,当大于比较阈值Y1时,记为1,当小于等于比较阈值Y1时,记为0;第三步骤设定第一求和比较阈值Ys1、第二求和比较阈值Ys2、第三求和比较阈值Ys3、第四求和比较阈值Ys4,分别对第二步骤中每段的比较结果进行累加求和,记结果为第一段Xs1、第二段Xs2、第三端Xs3、第四段Xs4,将第一段Xs1、第二段Xs2、第三端Xs3、第四段Xs4分别与第一求和比较阈值Ys1、第二求和比较阈值Ys2、第三求和比较阈值Ys3、第四求和比较阈值Ys4进行比较,当Xs1<Ys1、Xs2<Ys2、Xs3>Ys3、Xs4<Ys4时,则判断为正常开灯状态;当Xs1<Ys1、Xs2<Ys2、Xs3<Ys3、Xs4>Ys4时,则判断为短路故障状态;当Xs1>Ys1、Xs2<Ys2、Xs3<Ys3、Xs4<Ys4时,则判断为开路故障状态;当Xs1<Ys1、Xs2>Ys2、Xs3>Ys3、Xs4<Ys4时,则判断为老化状态;第四步骤将第一步骤至第三步骤连续循环运行20次,取大于等于15次相同的检测判断值作为真实检测结果,真实检测结果将通过电力载波通信电路5传送到监控中心中。
具体实施方式
二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方式
一中所述的电力载波通信电路5由载波控制芯片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晶振B1、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四电感L4、第五电感L5、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继电器J1、耦合变压器T1组成;微处理器6的脚14、脚2、脚11、脚3、脚5、脚9端分别连接载波控制芯片U1的脚43、脚3、脚4、脚5、脚8、脚11端,载波控制芯片U1的脚44、脚41、脚39、脚38、脚35、脚34、脚13、脚17、脚18、脚20、脚2、脚6、脚30、脚25端都接地,载波控制芯片U1的脚10、脚16、脚37、脚33、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一电感L1的一端、继电器J1中线圈J1-1的一端、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端与稳压电源电路2的+VCC3输出端相连接,继电器J1中线圈J1-1的另一端连接微处理器6的脚26端,稳压电源电路2的+VCC2输出端连接载波控制芯片U1的脚22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载波控制芯片U1的脚32端、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端、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端,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端接地,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第五电感L5的一端、第十电容C10的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五电感L5的另一端连接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并接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第四电感L4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四电感L4的另一端接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第九电容C9的一端,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J1中常开接点J1-2的一端,载波控制芯片U1的脚29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二电感L2的一端连接载波控制芯片U1的脚19端,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第七电容C7的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端、耦合变压器T1初级的首端连接继电器J1中常开接点J1-2的另一端,耦合变压器T1初级的末端、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端、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第八电容C8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端、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端,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端接地,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连接载波控制芯片U1的脚21端,载波控制芯片U1的脚23端、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并接地,载波控制芯片U1的脚26端、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晶振B1的一端,载波控制芯片U1的脚27端、晶振B1的另一端连接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并接地,载波控制芯片U1的脚28端、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第六电容C6的一端,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耦合变压器T1次级的首端连接第三电感L3的一端,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一端,耦合变压器T1次级的末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交流电源220V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七电阻R7的两端。载波控制芯片U1选用的型号为st7538。
具体实施方式
三结合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方式
一中所述的光耦式电压过零点检测电路1由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六二极管D6、稳压二极管D7、光耦U2、第十三电容C13组成;交流电源220V的两端分别连接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九电阻R9的一端,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端、稳压二极管D7的阴极端连接光耦U2的脚1端,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端、稳压二极管D7的阳极端连接光耦U2的脚2端,光耦U2的脚3端连接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并接地,光耦U2的脚4端连接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并接微处理器6的脚4端。光耦U2选用的型号为p521-1。
具体实施方式
四结合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方式
一中所述的电感式电流检测电路4由电流互感器T2、第十电阻R10、第十四电容C14、第八二极管D8、稳压二极管D9、第十五电容C15、第十一电阻R11组成;继电器式控制电路3的输出端连接电流互感器T2初级的一端,单功率电感镇流器及高压钠灯电路7的一个电源输入端连接电流互感器T2初级的另一端,电流互感器T2次级的一端、第十电阻R10的一端、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连接第八二极管D8的阳极端,电流互感器T2次级的另一端、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第十四电容C14的另一端、稳压二极管D9的阳极端、第十五电容C15的一端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并接地,第八二极管D8的阴极端、稳压二极管D9的阴极端、第十五电容C15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并接微处理器6的脚27端。
权利要求
1.单功率电感镇流器的载波智能化检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光耦式电压过零点检测电路(1)、稳压电源电路(2)、继电器式控制电路(3)、电感式电流检测电路(4)、电力载波通信电路(5)、微处理器(6)组成;光耦式电压过零点检测电路(1)的一个输入端、稳压电源电路(2)的一个输入端、继电器式控制电路(3)的输入端连接电力载波通信电路(5)的一个输入端并接交流电源220V的一端,光耦式电压过零点检测电路(1)的另一个输入端、稳压电源电路(2)的另一个输入端、单功率电感镇流器及高压钠灯电路(7)的一个电源输入端连接电力载波通信电路(5)的另一个输入端并接交流电源220V的另一端,继电器式控制电路(3)的输出端连接电感式电流检测电路(4)的输入端,电感式电流检测电路(4)的输出端连接单功率电感镇流器及高压钠灯电路(7)的另一个电源输入端,光耦式电压过零点检测电路(1)的接地端、稳压电源电路(2)的接地端、继电器式控制电路(3)的接地端、电感式电流检测电路(4)的接地端、电力载波通信电路(5)的接地端、微处理器(6)的接地端都接地,光耦式电压过零点检测电路(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6)的电压过零点检测信号输入端,继电器式控制电路(3)的受控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6)的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继电器式控制电路(3)的电源(+VCC1)输入端连接稳压电源电路(2)的(+VCC1)输出端,电感式电流检测电路(4)的电流信号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6)的电流信号检测输入端,电力载波通信电路(5)的电源(+VCC2)输入端连接稳压电源电路(2)的(+VCC2)输出端,电力载波通信电路(5)的串行数据控制总线输出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6)的串行数据控制总线输入输出端,电力载波通信电路(5)的电源(+VCC3)输入端、微处理器(6)的电源(+VCC3)输入端连接稳压电源电路(2)的(+VCC3)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功率电感镇流器的载波智能化检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力载波通信电路(5)由载波控制芯片(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晶振(B1)、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四电感(L4)、第五电感(L5)、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继电器(J1)、耦合变压器(T1)组成;微处理器(6)的脚14、脚2、脚11、脚3、脚5、脚9端分别连接载波控制芯片(U1)的脚43、脚3、脚4、脚5、脚8、脚11端,载波控制芯片(U1)的脚44、脚41、脚39、脚38、脚35、脚34、脚13、脚17、脚18、脚20、脚2、脚6、脚30、脚25端都接地,载波控制芯片(U1)的脚10、脚16、脚37、脚33、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一电感(L1)的一端、继电器(J1)中线圈(J1-1)的一端、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端与稳压电源电路(2)的(+VCC3)输出端相连接,继电器(J1)中线圈(J1-1)的另一端连接微处理器(6)的脚26端,稳压电源电路(2)的(+VCC2)输出端连接载波控制芯片(U1)的脚22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载波控制芯片(U1)的脚32端、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端、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端,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端接地,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第五电感(L5)的一端、第十电容(C10)的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五电感(L5)的另一端连接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并接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第四电感(L4)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四电感(L4)的另一端接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第九电容(C9)的一端,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J1)中常开接点(J1-2)的一端,载波控制芯片(U1)的脚29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二电感(L2)的一端连接载波控制芯片(U1)的脚19端,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第七电容(C7)的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端、耦合变压器(T1)初级的首端连接继电器(J1)中常开接点(J1-2)的另一端,耦合变压器(T1)初级的末端、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端、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第八电容(C8)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端、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端,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端接地,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连接载波控制芯片(U1)的脚21端,载波控制芯片(U1)的脚23端、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并接地,载波控制芯片(U1)的脚26端、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晶振(B1)的一端,载波控制芯片(U1)的脚27端、晶振(B1)的另一端连接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并接地,载波控制芯片(U1)的脚28端、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第六电容(C6)的一端,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耦合变压器(T1)次级的首端连接第三电感(L3)的一端,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一端,耦合变压器(T1)次级的末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交流电源220V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七电阻(R7)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功率电感镇流器的载波智能化检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光耦式电压过零点检测电路(1)由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六二极管(D6)、稳压二极管(D7)、光耦(U2)、第十三电容(C13)组成;交流电源220V的两端分别连接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九电阻(R9)的一端,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端、稳压二极管(D7)的阴极端连接光耦(U2)的脚1端,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端、稳压二极管(D7)的阳极端连接光耦(U2)的脚2端,光耦(U2)的脚3端连接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并接地,光耦(U2)的脚4端连接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并接微处理器(6)的脚4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功率电感镇流器的载波智能化检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感式电流检测电路(4)由电流互感器(T2)、第十电阻(R10)、第十四电容(C14)、第八二极管(D8)、稳压二极管(D9)、第十五电容(C15)、第十一电阻(R11)组成;继电器式控制电路(3)的输出端连接电流互感器(T2)初级的一端,单功率电感镇流器及高压钠灯电路(7)的一个电源输入端连接电流互感器(T2)初级的另一端,电流互感器(T2)次级的一端、第十电阻(R10)的一端、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连接第八二极管(D8)的阳极端,电流互感器(T2)次级的另一端、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第十四电容(C14)的另一端、稳压二极管(D9)的阳极端、第十五电容(C15)的一端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并接地,第八二极管(D8)的阴极端、稳压二极管(D9)的阴极端、第十五电容(C15)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并接微处理器(6)的脚27端。
5.单功率电感镇流器的载波智能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检测方法步骤为第一步骤设定比较阈值Y1,通过光耦式电压过零点检测电路(1)把交流电源的每一个正弦波形分成四段,即第一段X1、第二段X2、第三端X3、第四段X4;第二步骤通过电感式电流检测电路(4)依次分别对电源中每个正弦波的第一段X1、第二段X2、第三端X3、第四段X4的电流值进行连续采样测量,其每段采样次数为30次~40次,将每次测得的电流值与比较阈值Y1进行比较,当大于比较阈值Y1时,记为1,当小于等于比较阈值Y1时,记为0;第三步骤设定第一求和比较阈值Ys1、第二求和比较阈值Ys2、第三求和比较阈值Ys3、第四求和比较阈值Ys4,分别对第二步骤中每段的比较结果进行累加求和,记结果为第一段Xs1、第二段Xs2、第三端Xs3、第四段Xs4,将第一段Xs1、第二段Xs2、第三端Xs3、第四段Xs4分别与第一求和比较阈值Ys1、第二求和比较阈值Ys2、第三求和比较阈值Ys3、第四求和比较阈值Ys4进行比较,当Xs1<Ys1、Xs2<Ys2、Xs3>Ys3、Xs4<Ys4时,则判断为正常开灯状态;当Xs1<Ys1、Xs2<Ys2、Xs3<Ys3、Xs4>Ys4时,则判断为短路故障状态;当Xs1>Ys1、Xs2<Ys2、Xs3<Ys3、Xs4<Ys4时,则判断为开路故障状态;当Xs1<Ys1、Xs2>Ys2、Xs3>Ys3、Xs4<Ys4时,则判断为老化状态;第四步骤将第一步骤至第三步骤连续循环运行20次,取大于等于15次相同的检测判断值作为真实检测结果,真实检测结果将通过电力载波通信电路(5)传送到监控中心中。
全文摘要
单功率电感镇流器的载波智能化检测控制装置及检测方法,它涉及的是电感镇流器的智能化控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单个路灯照明节点控制终端,存在使用的数据传送方式需要架设通信线路、其检测方法不能准确检测和判断出路灯照明节点故障状态的问题。7的一个输入端通过4、3接交流电源的一端,1、4的信号输出端分别接6的两个检测输入端,6的数据总线连接5的数据总线。它的方法为第一步骤1把交流电源的正弦波形分成4段;第二步骤4依次连续采样测量;第三步骤第二步骤中结果进行累加求和并比较;第四步骤结果通过5传送到监控中心中。本发明能对每一盏灯进行检测与控制,其检测方法能准确的检测、判断出照明节点的故障状态。
文档编号G01R31/00GK1700025SQ200510010128
公开日2005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9日
发明者刘晓胜, 徐殿国, 牟英峰, 孔伟, 李琰, 戚佳金 申请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