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源极性监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34386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流电源极性监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品,具体说是一种直流电源极性监测器。

背景技术
目前众多的超低压电子产品越来越丰富,而这些电子产品无一例外都需要电源供给,无论使用电池还是使用市电电源变换到直流电源,都面临一个直流电源供给的电源极性问题,有许多人都遇到过因为电池或电源极性接反而造成的电器损坏,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电脑的USB口如果装机时内部线路接反或外部接反并强行插入的话,瞬间就会造成电路短路,小小的失误却可能因此造成重大损失。如果能够统一电源接口并且自动正确识别电源极性,对于整个电子产品的消费群来说将会节省下巨大的资金浪费。
但是目前摆在此一简单问题前的障碍是,普通的作单向开关的二极管在超低压整流上因为其本身的压降就有将近或略超过1v,例如对于一个1.5V单电池供电的电子产品来说,显然是不合适的。对于两节电池供电的产品来说,此一整流二极管无法发挥效率并使负载电压过低。
随着半导体基础材料研究的飞速发展,目前已出现并成为市场化的超低内阻、低电平控制的专用场效应管大量呈现,使得上述技术成为可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率的、可用于超低压供电的直流电源极性监测器。
所述直流电源极性监测器,其电路结构是一种双端口网络电路,其特征是其输出端口4的负极性端接到N沟道专用场效应管3的漏极,输入端口1的负极性端接到N沟道专用场效应管3的源极,输出端口4的正极性端直接或通过电阻接到N沟道专用场效应管3的栅极;发光二极管2与电阻串联后并联到输入端口1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简单,可以使用在任何一种直流供电的电子产品的电源输入端口,保障低压电子产品在供电极性接反的情况下不被损坏,同时产生接反报警,且电路消耗极小,效率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入端口,2-发光二极管,3-专用场效应管,4-输出端口,5-负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中所示直流电源极性监测器,其电路结构是一种双端口网络电路,其特征是在输出端口4的负极性端接到N沟道专用场效应管3的漏极,输入端口1的负极性端接到N沟道专用场效应管3的源极,输出端口4的正极性端直接或通过电阻接到N沟道专用场效应管3的栅极;发光二极管2与电阻串联后并联到输入端口1的两端。
通常此种专用场效应管3被称为同步整流器。由图1中可见,当外部电源输入接法正确时,专用场效应管3的栅极获得高电平,使得专用场效应管3的漏、源极导通,由于专用场效应管3的漏、源极间的内阻极小,目前有多种产品的该内阻在10毫欧以下,在20安培大电流通过时仍然仅有0.2伏的压降,1安培以下的负载电流产生的压降更是小于0.01伏。如果发光二极管2的阳极接到输入端口1的负端时,发光二极管2不被点亮。
而当外部电源输入接反时,专用场效应管3的栅极为低电平,该专用场效应管3的漏、源极不导通,同时发光二极管2被点亮报警,从而也保护了负载5不被损坏。
此一简单电路可以串接到任一种直流电子产品的电源输入端口,或直接做到电路里,起到保护产品不因电源极性接反而损坏,同时对产品的正常使用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权利要求1.一种直流电源极性监测器,其电路结构是一种双端口网络电路,其特征是其输出端口(4)的负极性端接到N沟道专用场效应管(3)的漏极,输入端口(1)的负极性端接到N沟道专用场效应管(3)的源极,输出端口(4)的正极性端直接或通过电阻接到N沟道专用场效应管(3)的栅极;发光二极管(2)与电阻串联后并联到输入端口(1)的两端。
专利摘要一种直流电源极性监测器,其电路结构是一种双端口网络电路,其特征是在输出端口(4)的负极性端接到N沟道专用场效应管(3)的漏极,输入端口(1)的负极性端接到N沟道专用场效应管(3)的源极,输出端口(4)的正极性端直接或通过电阻接到N沟道专用场效应管(3)的栅极;发光二极管(2)与电阻串联后并联到输入端口(1)的两端。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简单,可以使用在任何一种直流供电的电子产品的电源输入端口,保障低压电子产品在供电极性接反的情况下不被损坏,同时产生接反报警,且电路消耗极小,效率高。
文档编号G01R31/06GK201184905SQ20082006671
公开日2009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8日
发明者勇 车 申请人:勇 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