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色皿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6156383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比色皿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对光学检测用比色皿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恒温功能的 比色皿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某些化学分析中,例如血液分析,要在恒温环境中检测,这就要求比 色皿具有恒温特性,能提供盛装被测液恒温环境。比色皿检测是透光检测, 因此现有技术恒温检测,基本都是通过加温装置,从底部对比色皿进行加 热,以维持比色皿内检测液体恒温。但此种利用对比色皿底部进行加温达 到恒温,有较多不足 一是底部加热,因比色皿长径比大,比色皿内液体 温度不易均匀,进而会影响测试结果;二是局部外加热,比色皿内温度控 制困难,也会影响测试结果;三是需对分析测试仪器进行改装,增加加热 装置,不仅复杂,而且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己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身具有恒温功 能,且恒温控制简单的比色皿。
本发明另 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比色皿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第一目的实现,主要改进是通过在比色皿非检测透光面设置供 热流体介质循环的中空夹层,通过对比色皿中空夹层通以连续流过的恒定 温度热流体介质,从而达到使比色皿具有恒温功能,使其内被检测介质得 到恒温,从而实现本发明目的。具体说,本发明比色皿,包括光学透光片 粘结组合放置检测液体的中空比色皿体,其特征在于比色皿非透光面有中 空夹层,中空夹层上有供热流体介质流过夹层面的循环进出通道。
本发明所说
比色皿体,与现有技术比色皿相同,例如可以是截面为矩形或正方形 的比色皿,也可以是截面为圆形或近似圆形的比色皿等。所用光学透光片, 也与现有技术相同,例如用于制作比色皿的光学玻璃片,或制作比色皿的 其他透光材料,例如透光塑料、氟化钙材料。
中空夹层的形成,可以是在比色皿设置夹层面的内或外增加一相间隔 片,例如光学透光片,可以是经制作tt色皿加工的透光光面,也可以是非
3透光的毛面。本发明较好为加工光面,可以减少毛面用于内侧造成对检测 液体的粘附。中空夹层宽度,视比色皿大小确定,以满足恒温要求均可。
供热流体介质循环的进出通道,可以是通孔,也可以是连接有短管的 接嘴,其作用是供向中空夹层通以循环热流体介质,以维持比色皿的恒温。 本发明较好采用接嘴结构,热流体介质接入连接更为方便。
为减少外连接进出液口,本发明一种较好为底部也设置中空夹层,并 使比色皿侧面中空夹层与底面中空夹层连通,这样整个比色皿就只需分别 设置各一个进/出口,例如进/出口设置在比色皿上端,而且连通后使得连通 夹层容积得到扩大,更有利于实现稳定恒温。
本发明比色皿的制备, 一种方式,可以采用通常比色皿制备方法,即 由加工单片平面透光片例如玻片,通过粘结(例如直角粘结)组成; 一种方式 为采用2个宽度相同、弯曲宽度大小不同、可以内外悬空套合的U形片, 两侧面再粘合有透光平片组成。本发明比色皿制备优选采用后者,具有制 备更为简单,并能简单实现夹层互通。具体说,本发明比色皿制备方法, 包括由加工的光学透光片相互粘结组成中空比色皿,其特征是分别将经加 工合格的同宽度条形光学透光片,加热弯制成弯曲宽度不同的2个U形, 将2个弯制U型内外悬空套合, 一侧面通过定位粘结于基板定型,研磨加 工套合U型定位对侧面至水平,粘结透光平片,与定位基板分离,研磨加 工原粘结侧面至光程尺寸,粘结另一透光平片,分别在中空夹层上端粘结 封板和制作接口。
本发明方法中 ' 2个U型内外悬空套合第一次粘结于基板,仅是为后续加工所作的临吋 定位(例如对另一侧面进行平整加工,形成有效密封),是一种非永久性粘结, 待对面透光平片粘结(此粘结为永久性粘结)后,可与基板分离。所用粘结剂, 例如可以是松香沥清混合粘结剂,或者其他与基板非永久性粘结的粘结剂。 所用基板无特别限定,只是从方便粘结定位及平整角度选择,例如一种最 简单为玻璃基板。
加工至水平,是保证内外套合U型侧面等平,达到与透光平片粘结后夹 层不漏液。
研磨加工另一侧至所需光程尺寸,粘结另一平行的透光平片,与通常制 作比色皿方法相同。
比色皿相对平行透光片粘结,为现有技术,例如可以采用粘结剂粘结、
4玻璃粉粘结, 一种较好为采用申请人在先申请200610038959.X专利所述, 无外加粘结剂非变形熔融粘结(简称光学粘接),不仅具有所得比色皿光 程精度高,而且粘结牢固,可以永久使用,特别是粘结面无粘结剂,可以 用于盛装比色皿光学透光材料能够承受的腐蚀性介质测试,具体详细方法 及优点在此专利中有描述,在此可以被引用。
为使比色皿外观更美观, 一种更好为在粘结组成带有中空夹层的比色皿 后,研磨加工上端开口至高度尺寸,分别在两相对夹缝开口端粘结封板, 这样不仅比色皿上端齐平,美观性好,而且夹层呈封闭,有利于热流体介 质快速循环。
为加工制作方便,其外连接接嘴或接口也可以直接设置在封板上。 本发明比色皿,较现有技术,通过在比色皿非透光检测面设有中空夹层, 特别是相互连通的中空夹层,从而形成可供热流体介质循环流过的夹层通 道,通过通入所需恒温温度的热流体介质例如热水,使比色皿具有恒温功 能,完全能满足恒温测试要求,并且恒温介质在比色皿纵向通过,具有内 测液体温度均匀,可以确保测量准确。恒温夹层是在非检测透光面,不会 影响正常测试通光,也不影响测试精度。是比色皿中一个新兴品种。
以下结合一个优化的具体实施例,示例性说明及帮助进一步理解本发 明,但实施例具体细节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并不代表本发明构思下全部 技术方案,因此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总的技术方案限定, 一些在技术人员 看来,不偏离本发明构思的非实质性增加和/或改动,例如以具有相同或相 似技术效果的技术特征简单改变或替换,均属本发明保护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l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参见附图,本发明玻璃比色皿(结构为截面矩形),光学加工两 平面宽度基本相等石英玻璃光学条形片,分别加热弯制成弯曲宽度不同的2
个U形1和2,将2个弯制U型玻片内外悬空套合,用松香沥清混合粘结 剂临时固定于玻璃基板表面,研磨加工套合U型粘结定位对侧面至等平, 粘结(永久粘结)透光平片,与定位基板分离,研磨加工原粘结侧面至光程尺 寸,粘结(永久粘结)另一透光平片,加工顶面至高度相同,将粘结有短管接 嘴4的封板粘结(永久粘结)于夹层开口顶端,形成连通的封闭夹层空间3,制作比色皿瓶塞5。
此外,上述永久性粘结,可以采用申请人在先申请专利 200610038959.X,无外加粘结剂非变形熔融粘结,即初步研磨加工套合U 型粘结定位对侧面至等平,再采用光整加工例如光学冷加工,将相互粘结 平面精加工至平面度误差0.00025mm,表面糊糙度Rz达到0.025 U m,将 透光平面对合使其自然粘合,与定位基板分离,加热至90(TC使其熔融粘结; 研磨加工原粘结侧面至光程尺寸(加工精度同前),自然粘合另一透光平 片,加热至900。C使其熔融粘结。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本专利构思及具体实施例启示下,能够 从本专利公开内容及常识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一些变形,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将意识到也可采用其他方法,或现有技术中常用公知技术的替代,以 及特征间的相互不同组合,例如粘结还可以采用常规的粘结剂,或玻璃粉 粘结,比色皿还可以是采用各平片相互粘结拼装代替U形,比色皿截面形 状的变化,例如圆形结构,比色皿材料还可以采用其他常用光学材料,省 略比色皿盖等等的非实质性改动,同样可以被应用,都能实现与上述实施 例基本相同功能和效果,不再一一举例展开细说,均属于本专利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比色皿,包括光学透光片粘结组合放置检测液体的中空比色皿体,其特征在于比色皿非透光面有中空夹层,中空夹层上有供热流体介质流过夹层面的循环进出通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比色皿,其特征在于热流体介质循环进出通道为 短管接嘴。
3、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比色皿,其特征在于中空夹层开口端有封板,接 嘴设置于封板。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比色皿,其特征在于形成夹层的内隔片为加工光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比色皿,其特征在于底部也有中空夹层,侧面中 空夹层与底面中空夹层连通。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比色皿,其特征在于比色皿截面呈矩形。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比色皿,其特征在于比色皿由2个弯曲宽度大小 不同、平面宽度相同的2个弯制U形内外悬空套合,两侧由透光平片粘合组 成。
8、 比色皿制备方法,包括由加工的光学透光片相互粘结组成中空比色皿, 其特征是分别将经加工合格的同宽度条形光学透光片,加热弯制成弯曲宽度 不同的2个U形,将2个弯制U型内外悬空套合, 一侧面通过定位粘结于基 板定型,研磨加工套合U型定位对侧面至水平,粘结透光平片,与定位基板 分离,研磨加工原粘结侧面至光程尺寸,粘结另一透光平片,分别在中空夹 层上端粘结封板和制作接口。
9、 根据要利要求8所述比色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比色皿由玻璃制作。
10、 根据要利要求9所述比色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玻璃片相互粘结 为无外加粘结剂粘结面无变形的熔融粘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对光学检测用比色皿的改进,其特征是比色皿非透光面有中空夹层,中空夹层上有供热流体介质流过夹层面的循环进出通道。该比色皿制备,分别将经加工合格的同宽度条形光学透光片,加热弯制成弯曲宽度不同的2个U形,将2个弯制U型内外悬空套合,一侧面通过粘结定位于基板定型,研磨加工套合U型定位对侧面至水平,粘结透光平片,与定位基板分离,研磨加工原粘结侧面至光程尺寸,粘结另一透光平片,分别在中空夹层上端粘结封板和制作接口。较现有技术,由于比色皿具有中空夹层,使之具有恒温功能,完全能满足恒温测试要求。
文档编号G01N21/03GK101625308SQ20091018209
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2日
发明者李建潮, 欧仕民 申请人:宜兴市晶科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